愛伊米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前兩天晚上十點半,朋友突然打了個電話過來說:你要不要幫我?

我一頭霧水,一向不愛麻煩別人的朋友,有什麼事情配得上晚上十點半的急call?

她激動地跟我說:我受不了啦!xx的數學我是沒辦法教了,你哪天有空能來幫我輔導一下嗎?

上門輔導時,我是有點驚訝的,平時很機靈的一個孩子在做數學題時像變了個人一樣,眼神呆滯,發呆走神,50以上的加減乘除全靠蒙,急起來還直接上手,10根手指數到天荒地老。

朋友說,以前我逼著女兒又是掰手指又是珠心算,她幼小銜接的時候加減法算得那叫一個溜,我還以為孩子很有數學有天賦,可才上三年級,之前學的知識好像突然間失效了,學得特別吃力。

朋友嘆口氣繼續說:之前的學習方法既影響了她的學習興趣,又破壞親子關係,重點是還一點用都沒有。如果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數學啟蒙不只是會從1數到100這麼簡單,也不是掰著手指學加減法。那麼學齡前孩子的數學啟蒙應該怎麼做,才能在高年級時保持後勁呢,成功跨過“三年級”的坎兒呢?

今天,我就來說一下學齡前須掌握的五大數學能力,打造孩子的底層數學思維。

數感

數感是未來數學學習的核心基礎,它是大腦對數量的一種本能反應,對數字的敏感意識。有數感的孩子,見到一堆花生,就能感覺到大概的數量;見到前面的隧道洞口,就能感覺那輛想要透過的卡車可能會過不去;還有對速度、長度、大小的各種感覺。

培養數感的第一步是認識數字,媽媽可以多提供視覺感受和動手操作的遊戲,讓孩子感知數字,而不是枯燥地強迫孩子學習數字。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接著是學習點數,跟實物結合是學習點數最好的方法。比如家裡餐桌上擺放的蘋果就可以用來教學,大人提問“這裡有幾個蘋果呢”,然後用手指一個一個地點數,邊數邊念出數字,讓孩子將實物與數字概念聯絡起來,並明白數完的最後一個數字,就是這群物品的總數。

等式計算是數感啟蒙的一道大坎,朋友的孩子花了大量的時間學習等式,到了二年級難度增加時就發現學習很吃力了。

因為家長沒有意識到,學齡前的孩子還沒有形成抽象思維能力,需要用數形結合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等式的概念,比如可以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理解:6可以拆分為3+3,2+4,6+0,1+5。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空間意識

有研究顯示兒童早期表現出來的空間意識即可推測出他今後的數學能力,而空間意識的兩個關鍵概念是圖形和空間。

認識形狀是培養空間意識的第一步,不過,我們千萬不要用成人思維對著孩子說“你看,這就是三角形”,而可以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對圖形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學習方位是最省錢省事的,生活場景就是最好的練習。媽媽在生活中可以大量有意識地向孩子灌輸方位詞,越自然越好,比如:

你幫我把桌上的杯子拿過來,好嗎?

桌子下面有什麼?

你看看爸爸在房間裡面幹什麼?

空間轉換是空間意識最高階的能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拼圖來鍛鍊。

一歲半左右媽媽就可以引導孩子拼兩塊的拼圖了,拿到兩塊拼圖之後,可以先把其中一塊放在桌子上或地板上 ,然後引導孩子將另一塊拼圖放在右邊,如果沒有成功 ,可以引導孩子“旋轉一下試試?”

還有七巧板、積木、樂高以及一些立體拼搭玩具,都可以在潛移默化中鍛鍊孩子的空間思維。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測量

學習測量的第一步是認識事物的屬性,

比如識別事物的長度、容積、重量和溫度。測量概念在生活中無處不在,當孩子在探索的時候,媽媽可以引導孩子認識物體的屬性,打下測量思維的基礎。

孩子把沙子從一個小容器倒進另一個大容器裡,他在體驗容積。

| 媽媽:你的大容器可以裝好多沙子啊。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接著是學會比較和排序。

有一個階段,孩子熱衷於要“最大”的餅乾,要“更多”的飯菜,喜歡和其他孩子比誰“更高更壯”,比誰的車子開得“更快”,比誰的飛機飛得“更遠”。這時候,孩子就有了比較的概念。

這時,媽媽需要給孩子捋順“公平比較”和“同一屬性”兩個概念,比如孩子和媽媽誰比較高,必須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較。

孩子在比較的階段,他們只知道物體有大小之分,並不知道“多大”、“大多少”,這時可以引入測量的非標準單位,用手作為測量單位是很常見的,還可以拿用積木、紐扣、吸管等工具作為測量單位。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最後才是引入標準測量單位,一把量尺一把稱,都是孩子學習標準測量的好幫手。

中國奧數第一人孫路弘在分享童年趣事時,就寫到家裡有一杆稱,所以家裡10斤以內的小東西都被他稱過,

後來他只需要用手掂量一下,就知道東西的重量,這個數學能力讓他突然間“開竅”了,從此開啟了他的學霸之路。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規律

規律,是指一個序列按照一定規則不斷重複出現,

可以根據這樣的邏輯預測下一個出現的是什麼。

一開始,我們可以在生活和遊戲中教學,永遠記住,學齡前的啟蒙,應該把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接著才是將規律抽象化,

學齡前常見的模式有:ABAB、ABCABC、AABBAABB。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生活中的規律包括理解事件發生的時間順序,比如睡前程式、毛毛蟲變成蝴蝶的過程,還有日曆正是以“7”為週期的迴圈,對月曆的熟悉及使用,是孩子大腦對於時間感知範圍的延伸,形成“度過”的過程感和時間感,在此基礎上達成了對於時間規律的理解。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分類

數學中的分類能力所涉及的思維分析、比較、觀察、判斷等,是日後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的關鍵。

分類可以分為具象分類和抽象分類。

有些屬性很具體,屬於具象分類,比如:顏色、形狀、大小、材質、花紋圖案、觸感等。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有些屬性很抽象,屬於抽象分類。對於抽象事物的分類,可以在生活中多加引導:

按照物品的功能分類:

有些東西是用來吃的,有些東西是用來玩遊戲的,有些東西是用來穿的,有些東西是用來打掃衛生的……

按照物品的關聯性分類:

有些東西是配套使用的,手套是戴在手上的、靴子是穿在腳上的、圍巾是戴在脖子上的;有些東西是特殊人群使用的,警車、手銬、警服是警察使用的,消防栓、滅火器、消防車是消防員使用的;有些東西是廁所專用的,有些東西是客廳專用的……

按照類別分類:

按照動物和植物分類、按照水果和蔬菜分類、按照肉食動物和植食動物分類……

按照事物的共同特徵分類:

將有把手的碗歸為一類,將沒有把手的歸為一類、將厚的衣物歸為一類,將薄的歸為一類……

三年級現象 |“假如時光倒流,我一定換種方式教數學”

將不同的樂高零件進行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