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拜占庭悲歌:復活資源已無,蓋世豪俠科穆寧徒留一聲嘆息

上文“綿延無敵之東羅馬帝國,被塞爾柱1071虐、奧斯曼1453滅”,我們著重談了東羅馬帝國悠遠的千年歷史,11個世紀的拜占庭幾起幾落。該帝國徹底衰落之始即1071年的曼齊刻爾特戰役,拜占庭帝國被塞爾柱帝國擊敗,皇帝被生擒。在交了贖金後,皇帝被放回,但等待他的卻是拜占庭內部黑紅色的權力鬥爭。

拜占庭悲歌:復活資源已無,蓋世豪俠科穆寧徒留一聲嘆息

拜占庭長達11個世紀的歷史充分說明一個簡單的道理:在一個朝代內部,一個皇帝的失敗乃至政權的失敗算不得什麼。只要有“復活的資源”在一個能人的率領下就可以再度勃發。可惜,1071年的後拜占庭帝國空有不斷地“能人間的內鬥”,卻不再有“復活的資源”。

在內鬥中,拜占庭的復活資源越來越少

羅曼努斯四世被弄瞎了眼睛後,在流放的孤島上悲慘地死去。與他一同作為“共治皇帝”米海爾七世(又稱米哈伊爾七世。邁克爾七世·杜卡斯)成為“唯一的皇帝”。因為其母親和羅曼努斯四世結婚,為了防止二人串聯,將其送入修道院。在自己的叔叔、財政大臣、軍事貴族的“慫恿”下,杜卡斯打敗了他的“繼父”,成為了“眾人的傀儡”。

拜占庭悲歌:復活資源已無,蓋世豪俠科穆寧徒留一聲嘆息

海米爾七世對帝位並不感興趣,在內部叛亂、僱傭兵叛亂、軍事貴族覬覦皇位的情況下,他在1078年選擇了和平退位,進入修道院後又活了12年。

從個人說,如果沒有當皇帝的能力就不要有這個野心,他這樣生活其實很明智。

我對其抱有深刻的同情,但在拜占庭帝國歷史上,他卻以昏君形象留在史冊內。在其統治期間,拜占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復活資源”——小亞細亞地區,被塞爾柱突厥佔領並建立了羅姆(又稱魯姆)蘇丹國,日後的奧斯曼帝國因此也就有了胚胎形態。

1078年,安納托利亞(小亞細亞)軍區將軍、軍事貴族尼基弗魯斯在塞爾柱支援下進入君士坦丁堡成為皇帝。為了讓自己的皇位更具合法性,他強娶了海米爾七世的皇后。當時的尼基弗魯斯已經77歲,皇后不過二十一二歲。

拜占庭悲歌:復活資源已無,蓋世豪俠科穆寧徒留一聲嘆息

拜占庭帝國的“復活資源”日漸縮小、矮化,即使“橫空出世一位蓋世豪俠”也沒有辦法扭轉衰落的趨勢。

拜占庭帝國後期的蓋世豪俠

尼基弗魯斯在位3年後,被阿萊克修斯一世·科穆寧武力推翻。他就是一位“蓋世豪俠”,當然,有些人未必同意對他的評價。但是,我只是從能力角度站在拜占庭後期的皇帝們角度去評價他。

拜占庭帝國內部的另一個“王朝”——科穆寧王朝再現(1081-1185),杜卡斯王朝滅亡。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三個問題:

其一:東羅馬帝國的最高層統治基礎不穩定,共治皇帝的出現應了我們的一句古話“一山不容二虎”。但東羅馬帝國乃至整個羅馬帝國都有這一問題。

其二:東羅馬帝國乃至西方的帝王君主傳承不以血緣為基礎,只要有姻親關係就可以形成自己的朝代。這其實對政權的穩定性並不利,更多的勢力強大者往往會有非分之想。

拜占庭悲歌:復活資源已無,蓋世豪俠科穆寧徒留一聲嘆息

其三:這一時期的拜占庭“軍區將軍”在某種程度上和我國的唐朝時期的節度使很類似,往往操控著皇權的更迭。

曼齊刻爾特戰役的嚴重後果

以上三大問題正是1071年羅曼努斯四世失敗的根本原因。在羅曼努斯四世根基未穩,他只是作為一個軍事貴族的基礎上,在科穆寧等一大批擁有更強大實力的家族面前,皇帝的個人失敗並不代表所有人的失敗。為此,拜占庭大戰之際,其軍隊中相當一部分部隊隨即調轉身形撤離戰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場戰役失敗後,拜占庭帝國政權內部進入“激烈權力鬥爭時期”,直到1081年科穆寧王朝再次重現,帝國的政治才開始穩定。但這時的塞爾柱帝國已經奪取小亞細亞地區的大部分,並建立羅姆蘇丹國。

拜占庭其實也很幸運,最強大的敵人塞爾柱帝國的君主們勵精圖治的時間並不長,其內部權力鬥爭也很激烈。而且,它還趕上東西方都在“大盤整的時期”。

拜占庭悲歌:復活資源已無,蓋世豪俠科穆寧徒留一聲嘆息

如果放在更大的背景去考慮,此時正是伊斯蘭世界“改天換地”時期,也是基督教世界“改天換地”時期,雙方更多的是考慮內部整合。

面對塞爾柱帝國和其他伊斯蘭教政權的威脅,拜占庭帝國的科穆寧家族在1092年開始遊說天主教的教廷,為了整個基督教的未來,對於阿拉伯帝國旗下的各個割據力量應該進行總決戰、收復曾經的失地。為此,羅馬教廷發出了“十字軍”的東征。而這一切都是在“蓋世豪俠”科穆寧的計劃下實現的,由此,他給了拜占庭三百年的喘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