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假如沒有此人單鞭救主恐怕就沒有後來的千古一帝唐太宗

大唐武德三年七月,唐軍在李世民的率領下,出關進攻王世充。王在劉武周、宋金剛被殲滅時就已預料到唐將以鄭為下一個目標,因此早已做好了動員準備。按照當時唐鄭的軍事對比,鄭雖然稍弱,但勝在本土作戰,又採守勢,原本應該會出現比較慘烈的拉鋸場面,不料才一開戰,王世充的局面就迅速惡化,鄭國各地守將竟然紛紛不戰而降。七月,張公瑾降;八月,鄧州降;九月,田瓚以所部25州降(25州啊!),時德睿以所部7州降;十月,大將張鎮周降,郭慶以管州降,魏陸以滎陽降,王要漢以汴州降。才三個月的時間,洛陽周圍郡縣全部落入李世民手中,洛陽成了一座孤城。

在隋末各家反王裡,手下將領最熱衷於投降的就是王世充了,其實,在唐大舉進攻之前,王的部下就已經有不少降了唐。下面介紹幾個最著名的例子,也許可以說明王世充的人才為什麼會迅速流失。秦叔寶、程知節,原為李密部下,李密敗後歸降王世充,於武德二年閏二月降唐,該二人對王世充的評價是“多詐”二字,程知節更評論王世充“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詛誓,此乃老巫嫗耳”,如果下級認為上級的為人好比老巫婆,那當然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忠心可言。羅士信,武德二年七月降唐,羅是當時屈指可數的勇將,王給他的待遇與無名之輩邴元真之流相同;王的侄子看上了羅的坐騎,羅不肯獻上,王強奪了羅的馬送給了自己的侄子,羅終於怒而降唐。古人崇尚“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王世充“徒為兒女之態,以悅下愚”,當然得不到人心。

假如沒有此人單鞭救主恐怕就沒有後來的千古一帝唐太宗

眼看局勢不利,王世充親自出面向李世民求和,雙方在洛陽城外隔著洛水談判,王發言道,唐帝關中,鄭帝河南,我沒有去進攻你的關中,你為什麼要進攻我的河南?(井水不犯河水,我是無辜的)李世民答道,我大唐志在四海,你擋了我的路,我為此而來。(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你覺悟吧)王又提議說,讓我們罷兵講和,“不亦善乎”?(你看我已經在苦苦哀求了)李答道,我爸爸只命令我來滅了你,沒有授權我和你講和。(我就是不講理了,你能把我怎麼樣?)於是和談破裂了。

既然無法求和,王世充只得全力迎戰,無奈人心已失,連戰皆敗,正面打不過,那隻好用偷襲了。李世民作為主帥有個很不好的習慣,喜歡只帶少數手下到最前線去看地形或偵察敵情。王世充早就知道李世民的這個愛好,一直都在等待合適的機會。機會在九月辛巳這天出現了,李世民只帶了五百騎兵到魏宣武陵看地形,王世充立即率步騎兵萬餘人前往突擊,將李世民重重圍困,唐軍主力這時也已得知情況危急,屈突通領援兵拼命來救,但都被王部攔住。王的大將單雄信殺散李世民的衛士,直衝到李世民馬前,眼看李世民就要當不成唐太宗,突然出現了一個叫尉遲敬德的奇蹟,在單雄信舉槊刺向李世民的一剎那從側面把單雄信挑落馬下。隨後,尉遲敬德護著李世民殺出重圍,終於和來接應的唐軍主力會合,尉遲隨即回身向王世充發起反衝擊,出入王軍如無人之境,士氣大振的唐軍跟隨其後,結果反倒是王世充全軍覆沒,僅以身免。

這傳奇的一戰後來被改編為棗園奪槊、單鞭救主的說唐故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假如沒有此人單鞭救主恐怕就沒有後來的千古一帝唐太宗

介紹一下尉遲敬德(他的名字大家一定很熟,門神爺啊),他其實不是李世民的嫡系人馬,而是太原李家的死敵劉武周的手下大將,當年與唐作戰時曾造成唐軍重大損失(死了一個王),劉武周失敗時,他奮戰到最後才投降。他歸順後一直也沒什麼出色表現,正好不少劉武周的降將逃跑了,軍法部門懷疑他也有異心,索性先下手為強,把他關了起來,還向李世民打報告請求處死他。李世民大怒,說如果敬德要叛變我,早就第一個跑掉了,怎麼可能留到現在?李不但立即放了人,還把尉遲請到自己的帳中,賜他金銀,安慰他說,大丈夫結交以意氣相投,我絕不信你會謀反,也請你不要因為我手下曾冤枉你就要離開,如果你一定要走的話,就用此金作為送別的禮物,來紀念我們共事一場。

士為知己者死,碰到這樣難得的領導,尉遲敬德當然死心塌地,甘為李世民而死。看看李世民如何對尉遲敬德,再看看王世充如何對羅士信,也難怪最後天下姓李而不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