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農村老話“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一個人沒事的時候,應該屬於自己的時間,只要不影響別人,想怎麼哼就怎麼哼,想怎麼做就怎麼做,為什麼農村老話說:“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呢?這樣的農村老話確實讓現在的年輕人難以理解。

農村老話“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開啟APP,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這句老話中,比較難懂的是“哼一聲”到底指什麼,為什麼“哼一聲”就會讓財氣失去三分呢?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農村風俗不一樣,說法上是有差別的,主要有三種說法。下面就一一給讀者朋友解讀一下。

1、“哼一聲”是指對別人的輕蔑、不信任和不滿

在一些農村,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哼一聲”的內涵非常豐富,既可以表示輕蔑、厭惡、憤怒或驚訝,也可以表示不滿意、不信任,或者表示懷疑。到底是什麼意思,主要看當時的環境、說法的語境,以及發出“哼一聲”之人與在場人的關係。通常來說,“哼一聲”的人是用鼻子發出的聲音,而不是用嘴說出來的話,人們只能根據這個人平時的為人、現場的表情等綜合因素,來猜測此人的內心的意思。

在農村,“哼一聲”與讚美是兩回事,讚美是一種肯定,是心裡由衷發出的聲音。人都喜歡聽好話,讚美別人不會躲躲閃閃,都是當面稱讚。而對別人的輕蔑、不信任、不滿意等,如果性子不是很直爽的人,一般不會用語言表達出來的,而是用鼻子“哼一聲”,這就是一種委婉的表達方式,顯示了一個人的態度。因此,人們容易把“哼一聲”理解成對某人或某事的輕蔑、不信任、不滿、厭惡等。

農村老話“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你想想看,如果平時你在村裡公眾場合說話,或者做事,有人在旁邊用鼻子發出哼的一聲後,就不再說話,這種“哼一聲”就顯示了此人的態度。而這種態度雖然像是謎語一樣,還得要你去猜,但你心裡其實已經明白八九分,他的內心對你說的話,或者做的事,是一種輕蔑的否定的態度,用農村的話說,就是“瞧不起”你說的話或做的事,或者還有別的 不滿意的地方。碰到這種情況,你心裡肯定不會舒服,比那些口直心快的人當面指責你,心裡更難受。再說,那些口直心快的人,把話說完了,事也就過去了,而對那些平時嘴上不說,只打哼哼的人,還得多長几個心眼提防。

別看只是簡單地“哼一聲”,留給別人想象的空間實在太大了,且這種空間不是往好的方面去想,還是往壞的方面去想。也就是因為如此,過去農村人家教育孩子的時候,對那些平時有話不說出來,只有鼻子哼的孩子,要重點“關照”,加重處罰力度,以免從小就養成這種臭毛病。

比如說,過去,父母在教訓孩子時,如果孩子不作聲,或者受了委屈哇哇哭幾聲,哪怕是當面爭辯幾聲,作為父母的,能夠過去也就讓他們過去了。但是,如果孩子面對你父母的教訓,用鼻子哼一聲,就會激怒父母。本來父母只訓斥一下就可以了,孩子用鼻子哼那麼一聲,父母認為孩子是對自己的輕蔑和不滿,要麼就是棍棒上身,要麼就是加重別的處罰方式。

按農村說法,喜歡用鼻子哼一聲,是一種壞毛病,最容易得罪人,給自己樹敵,而且得罪了別人自己還不知覺,自我感覺良好。

農村老話“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無事哼一聲”中的“無事”,在農村,一般指沒有幹農活,閒著沒有事的時候。幹農活時,大多是體力活,人在幹活時發力,習慣嘴和鼻發出嗨、哼之聲,是一種正常現象,針對的是所幹的活兒,不是針對人,無可厚非。無事哼一聲,著重指在人前,也就是指在與人交往的時候。無事在家裡待著,不管哼多少聲,得罪不了人,也不會招來別人的猜忌,只有在人與人的交往之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就會引起別人的不快,從而得罪人,被人怨恨。這樣,旁邊的人就會覺得這種人不能深交,平時頻繁來往的人就會變得越來越疏遠,在人緣方面就會變得越來越差。

我國有一句成語“和氣生財”,是一句古老的生意經,先人經驗的積累,可以說這種經驗之談百試不爽。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說,待人和善能招財進寶。過去農村人,並不都開店做生意,但是,小農經濟之中,除了自給自足外,多多少少要發生一些商業性的交易,或者做一些小生意,以增加自己的財富。還有一些人,在農閒時,不免用自己的力氣換取錢財,以補貼家用。

個人的人緣好,別人提供的賺錢門路就要多一些,賺錢的機會就多,否則,別人提供的賺錢門路就要少一些,賺錢的機會就少。老話“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之中的“財氣”,獲得錢財的運氣,也就是賺錢的機會,“財氣去三分”,意思是說,賺錢的機會十分之中失去了三分,也就是說失去了部分機會。

事實上,這裡所說的“哼一聲”,就是說在人與人的正常交往之中,要與人和善,不要自以為是,凡事雞蛋裡挑骨頭,這也看不慣,那也看瞧不起,總是帶有一種輕蔑、懷疑、厭惡別人的神情來對待別人,如此就不會有好的人緣,失去一些賺錢的機會。

農村老話“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哼一聲”是指唱歌

在一些農村,“哼一聲”一般指唱歌。那麼唱歌與“財氣”的得失又有什麼關係呢?

過去農村不像現在歌曲非常豐富,一個人沒事的時候,想唱什麼就唱什麼歌,想怎麼唱就怎麼唱,想在哪裡唱就在哪裡唱,只有唱得好聽與不好聽的區別。過去農村唱什麼歌,只有民間小調和山歌之類的民間歌曲,就是這些歌曲,在唱的時候還是很有講究的,不是想在哪裡唱就在哪裡唱,想怎麼唱就怎麼唱。

比如說,民間俗語有“到哪座山唱哪支歌”,現在比喻說話做事要符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過去卻是一種真實的情況的反映。

舊時,山裡人沒有什麼歌可唱,一般到了山上就唱山歌,曲子是相同的,歌詞不同,因此,上面俗語的“哪支歌”,指的是歌詞,而不是指那個曲子。在這座山上,傳統上可以唱情歌,或者說“野歌”(指歌詞內容低俗的歌曲),那就唱情歌和“野歌”;到了另一座山上,傳統中不能唱情歌和“野歌”,那就只能唱“正歌”(歌詞是文雅的,且具有社會教化意義的歌曲)。

民間小調大多也是如此,也有“正歌”和“野歌”之分,哼唱的時候,既要看場合,也要注意旁邊的人。有些歌不能當著女人的面唱,有些歌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唱,還有一些歌不能當著長輩的面唱。最重要的是有一些歌禁止在家裡唱,只能在野外唱。

農村老話“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裡以古代山歌為例來說明一下。

我國古代朝清時期,尤其在清朝中期,地方官員為了教化“蠻荒之地”的山野之民,曾經發布禁令封禁民間的山歌。比如在湖南西部和西南部、湖北西部、貴州、廣西等地,官府曾經大規模封禁歌場(地方群眾唱山歌聚會場所)。當地群眾也對封建統治進行了抗爭,當時地方流傳一首山歌:

“新官上任禁山歌,

笑死山中老太婆,

若是山歌禁得住,

狗頭生花馬生角。”

這是歷史上一場山野之民與官府在山歌中的博弈,時間長達上百年,最後,官府和山野之民各讓了一步。民間取消了大型山歌場聚會,禁止在民宅內唱山歌,但山民依然保留了在田野之間唱山歌的權利。由此,山歌真正成為只能在山野裡哼唱的歌曲,在村莊內及附近,只能在規定場所才能哼唱,其它地方一律禁止。

也就是因為有這段歷史的插曲,之後就形成了山歌的相關民間風俗。“無事哼一聲”,在這些喜歡唱山歌和民間小調的農村,“哼一聲”就是指唱山歌和民間小調之中的“野歌”。舊時農村,一個人在沒有事的時候,如果在家裡,或者別人面前哼唱“野歌”,通常被人們認為是行為不端,不正經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被人們時時提防著。也就因為如此,人們認為農村生活中人們失去了這種人的部分信任,從而失去了部分“財運”,這也就是老話中所說的“財氣去三分”。

不過,這種說法只是在過去的農村,隨著時代的發展,封建思想的破除,舊時一些不能在村裡和民宅哼唱的山歌和民間小調,再也不受限制,這種說法也隨之消失了。

農村老話“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3、“哼一聲”是指嘆氣

在一些農村,人們把“哼一聲”與嘆氣看成是一回事。通常一個人嘆氣有三種形式:一種當人處在悲傷之中,或者處在無奈困境,受到挫折和打擊,心裡感到困惑、傷感、鬱悶等不愉快情緒,情不自禁地發出嘆氣聲。第二種當人經過一段艱辛的勞作後,歇息的時候,不由自主地發出嘆氣聲,也就是平時所說的長長地舒一口氣,以驅除疲勞。第三種是一些人平時養成的不良習慣,形成的一種生活毛病,不管有事還是沒事,總喜歡唉聲嘆氣。

第一種和第二種,按農村人的說法,是屬於“有事”,是允許嘆氣的,而第三種屬於“無事”,不能有嘆氣的壞毛病。一般來說,屬於“有事”的嘆氣,通常從口裡撥出來,而平時沒事的嘆氣,因不是發自內心,嘆氣時,撥出的氣大多從鼻子裡出來,人們也就把這種嘆氣稱為“哼一聲”,或者“哼氣”。

過去農村,平時小孩沒事時發出嘆息聲,通常要被父母斥責。很多父母掛在嘴邊的話是:“受了哪個的氣呢?是誰借了你的米,還了你的糠呢?”一些脾氣不太好的父母,當小孩無事嘆氣的時候,往往一巴掌打在小孩的屁股上,或者用中指關節敲在頭上,不允許小孩養成無事唉聲嘆氣的習慣。

在農村,無事的時候總是嘆氣,人們認為好的運氣給嘆沒了,會給人帶來黴運,這樣的人遲早要倒黴。這當然是過去農村人一種迷信的說法,不足為信。然而,人“無事”時總是唉聲嘆氣,讓人覺得這種人沒有精氣神,跟這種人在一起,心裡感到壓抑、難受,因情緒受到這種人的感染,連自己的精氣神也給消磨了一部分。因此,在農村,人們通常要遠遠地躲開這種人,免得自己受到影響,如此,這種人的朋友就越來越少,他們自然而然就失去了一些發財的機會,其“財氣”也就失去了一部分。

農村老話“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總而言之,以上“無事哼一聲,財氣去三分”的三種說法,其實都與人們在生活中的人緣有關,人緣好的人,發財的機會就會增多,人緣差的人,發財機會就要減少。事實上,這句農村老話,就是要告誡人們,從小就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不要生活在自以為是的自我空間內,要主動融入社會,在會社中尋找發展的機會。從這方面來看,這句農村老話,直到今天依然有一定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