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歷史上的霍元甲類似今天帶貨網紅,幕後操盤人對霍元甲評價非常低

歷史上的霍元甲類似今天帶貨網紅,幕後操盤人對霍元甲評價非常低

霍元甲

作者蘭臺

霍元甲是民國著名武術家,是精武體育會的創始人。他身懷迷蹤拳絕技,嚇退在中國設擂叫囂的外國大力士,後來被日本醫生毒死。這些對霍元甲的認知,絕大部分是二十世紀以還開始層累疊加的;霍元甲在文字領域被建構,從短故事到長篇小說,附加了越來越多細節與民族主義情緒。

可以說,霍元甲的“神化”是20世紀中國近代民族主義勃興的產物,因為民族主義的需要,霍元甲從一個普通“帶貨”武師逐步在其死後被有意無意塑造成了一個“憂國憂民的武術家”形象。

關於霍元甲的“神化”主要由精武體操會由來以及霍元甲打擂兩部分組成。

要還原真實的霍元甲,就要逐步還原這兩者的歷史。

先說精武體操會。

目前流行觀點是精武體操會是由陳其美提議,農勁蓀、陳公哲等人與霍元甲一塊創辦的武術團體,目的是為了推翻清朝儲備軍事人才。

但是,目前沒有任何可信的史料能證明陳其美與農勁蓀、陳公哲這些精武體操會創始人認識;另外一點,關於農勁蓀的史料很少,就連他是哪裡人都有河北人說、湖北人說、安徽人說以及滿人說好幾種,到目前就連農勁蓀先生的生卒年都搞不清楚,百度百科那個是生卒年是假的。

歷史上的霍元甲類似今天帶貨網紅,幕後操盤人對霍元甲評價非常低

趙文卓曾扮演霍元甲

還有,歷史上陳其美真正的好友張群、黃郛、邵元衝、吳忠信這些人日後都在蔣介石政府擔任高官,但是農勁蓀、陳公哲作為受陳其美指派到上海創辦精武會的人居然連一官半職都沒有,豈非咄咄怪事?

事實上精武會之所以能在上海成立,和當時上海流行民間組織自治風潮分不開;1905年“大鬧會審公堂案”外籍警察罷崗導致法租界治安大壞之後,不管是清政府還是租界當局都開始扶持上海民間準軍事團體,最早成立的帶有半軍事組織意味的團體是有外國銀行華人買辦創辦的“中華體操會”,“中華體操會”其實走的比精武體育會更遠,因為創辦人都是銀行華人買辦,所以租界當局都很扶持,不但批給資金,甚至還給予槍械,組織“中華體操會”成員進行軍事訓練。

租界是在用這些華人半軍事自治團體來作為自己警備力量的補充,同時也制衡越來越強大的外籍警察勢力。

而清政府反正沒資格干涉租界,巴不得看到華人準軍事組織在租界遍地開花。

這才是精武體操會成立的真正背景:受租界與清政府鼓勵,上海各種以“練武強身,教育國民,強健國人體魄”為宗旨的武術團體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精武體操會其實屬於後來跟風者,而且和陳其美以及同盟會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精武體操會是誰創辦的?

結合1916年《新青年》雜誌刊登的《大力士霍元甲傳》和《述精武體育會事》兩篇最早系統介紹霍元甲以及精武體育會的文章以及陳公哲撰寫的《精武會五十年武術發展史》一書,大概可以明確精武會創辦者是商人農勁蓀,後來陳公哲一年後加入將其正規化、公司化運營;而霍元甲只是農勁蓀從天津請到上海的武師,用現在網際網路話術說,農勁蓀是創始人,霍元甲是第一個程式設計師員工,陳公哲則是CEO。

目前在上海關於霍元甲最早記載出自1909年。

歷史上的霍元甲類似今天帶貨網紅,幕後操盤人對霍元甲評價非常低

精武會也練健美,右邊為陳公哲

內容是關於霍元甲在上海張園出口協會展覽上的設定擂臺的事情。

當時報紙是這麼報道的:

霍君元甲直隸人,精拳術,為北省之冠,此次偶來滬上,頗覺技癢。久仰南方多剛強之士,順道訪友,特設臺於上海靜安寺路張園出品協會大會場音樂廳內大戲臺上比較拳力,如能勝霍力士者,贈以貴重之彩物。滬上中西人士願 來比試者請於念一念二念三日下午二點鐘起至五點鐘止入內掛號可也。

這裡的“張園”指的就是當時上海租界裡舉辦演講、賽會、遊藝、運動會的主要場所,大家可以理解為那個年代的會展中心。

張園經營者為了吸引遊人聚集人氣,所以經常舉辦各種活動,“大力士比武”就是當時張園最受歡迎的活動之一,類似於今天“某某愛樂樂團演出”。

報道里提到的的出品協會展覽,是上海一幫商界聞人創辦的,展覽會上除了展示商品、振興實業的目的外,又兼顧有宣傳兵操訓練與武備建設的活動。同時期國內的其他展覽都有類似的做法。

換言之,農勁蓀1909年到了上海創辦精武體操會,然後想利用霍元甲在上海打響名氣,才在張園登臺比武。

歷史上的霍元甲類似今天帶貨網紅,幕後操盤人對霍元甲評價非常低

霍元甲雕像

而霍元甲有了名氣才能保住農勁蓀招攬更多的人到精武體操會學武。

而根據後來加入的陳公哲《精武會五十年武術發展史》記載,精武體操會原本簡陋不堪的小作坊,是他加入後經過整頓,才成為後來赫赫有名的“精武體育會”:

睹該校之裝置簡陋不堪……學徒方面,來者自來,去者自去,學費束脩,無一定客,乃至各教練之生活,更無著落,名為學校,實則毫無組織之習武館耳。先生 ( 此處指陳公哲) 有見及此, 其始乃作人情上之幫助,然覺終非久計,乃與元甲及其徒眾商議,將為之改組。 先生倡之,元甲和之,先生一秉其對於社團組織之經驗,乃作具體改組之計劃 ……自先生接管之後,於是釐定宗旨,刊印會章,不以個人為標榜,乃以已故霍元甲為宗師,所以避免政治上利用也。其實霍先生使今日尚居人世,亦不外一北方之拳術名家而已,既未受時代學問之薰陶,更不知三育之宗旨,與推行會務之法。

綜合《大力士霍元甲傳》以及陳公哲自述來看,精武會實際情況應該是農勁蓀看到上海民間帶有武術性質的自組織勃興,於是起了在上海開辦武校掙錢的念頭,於是與自己交好的武師霍元甲一塊南下上海;到了上海後,農勁蓀又是花錢打廣告,又是炒作霍元甲,但是看樣子都並不成功。

一年之後,上海五金行老闆之子陳公哲加入精武會之後,他出錢出思路,並且把自己家的豪宅拿出來做精武會的總部,這才讓精武會逐漸在上海站穩腳跟,成為了後來赫赫有名的精武會。

陳公哲對霍元甲評價其實很低,認為沒有自己,霍元甲不過是“亦不外一北方之拳術名家而已,既未受時代學問之薰陶,更不知三育之宗旨,與推行會務之法”。

不知不覺2000多字了,我知道大家不願意看這麼多字,至於霍元甲武功高低,我們下一期再講。

END

參考資料:

《精武會社會網路之研究——“1909-1941年”》、《清末民初直隸武術發展狀況研究》、《“精武元祖”霍元甲考略》、《百年霍元甲的真實與影像》、《為近代俠義英雄傳中霍元甲之事追根》、《從武師到民族英雄———霍元甲形象在二十世紀初的演化》、《精武體育會成立年代考》、《精武體育會創始人考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