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醫五運六氣 辯證治療疾病

  目錄:

第一章:五運六氣 臨床應用一得

第二章:用五運六氣 解讀陽明病

  編者按:

五運六氣簡稱運氣。這個運氣可不是你認為的那個運氣哦!是指天時氣候變化及其與生物、人體生理、病理、發病關係的學說之間的關係。

  五運六氣 臨床應用一得

五運六氣,簡稱運氣,是我國古代研究天體執行、天時氣候變化及其與生物、人體生理、病理、發病關係的學說,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千年來,歷代醫學家對運氣學說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預測疾病的流行,並指導臨床用藥。筆者在臨床實踐中運用五運六氣理論,微有心得,茲舉病例如下:

  病例一:暴聾

王某,男,43歲,某中等城市銀行行長,2008年3月10日初診。

患者因近來工作壓力較大,加之家庭變故(兒子手術),心理負擔過重,夜不能寐,3日前兩耳聽力驟降,以左耳為重,間有耳鳴。其人面色黃白微灰,較胖,聲音濁重。素有吸菸嗜好,因工作緣故,每餐必飲酒、食肉。大便稀溏。脈弦細,舌苔薄白。診為膽經火鬱所致,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味治療。

處方:柴胡12克,黃芩12克,桂枝10克,茯苓20克,酒軍8克,清半夏10克,生龍骨、生牡蠣各30克,石莒蒲10克,生薑10片,紅棗12枚,7劑。

二診:2008年3月17日。患者服藥後聽力恢復大半,唯遇尖銳聲音感覺刺痛,伴有耳鳴。診為兼有血瘀,以小柴胡湯佐以活血藥物治療。

擬方:柴胡18克,黃芩10克,法半夏10克,石莒蒲10克,鬱金10克,胡黃連6克,川芎1 0克,磁石12克,血竭8克,蘇木8克,桃仁9克,紅花8克,生薑10片,紅棗12枚,5劑。水煎服,一日三次,飯後一小時服用。另加蘇合香丸兩盒,服湯藥時送服半丸。

之後再未聯絡,一月後追訪,言其服藥後諸證悉除,恢復如常人。

按:2008年為戊子年,戊癸化火,中運火運太過;子午少陰君火司天,全年火氣較盛。3月10日在大寒後春分前為戊子年初之氣,主氣厥陰風木,客氣太陽寒水,本來初之氣為木氣生髮之時,然則客氣太陽寒水加臨,寒水主封藏,將本欲借初之氣生髮的火氣封藏,容易造成全年太過之火氣在初之氣時內鬱。生髮為木,在人體為肝膽,對應到人體疾病,則體現為肝膽火氣內鬱。耳為膽經所過之處,(靈樞·經脈>中說:“膽足少陽之脈……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膽氣鬱滯則會造成耳竅突然閉塞之病機,甚則導致暴聾。正如《素問·厥論篇>中說:“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面熱。”膽為甲木,以條達暢疏為德,甲木之氣生髮不暢,鬱於膽經則成內火,火性上炎,鬱阻上竅則暴為耳聾。

結合該病人具體情況,此人較胖,面色黃白微灰,大便稀溏,判斷素體脾胃虛弱,加之喝酒吃肉為常事,體內必右溼熱內留。此為內岡:近來精神壓力較大,家庭又有變故,導致精神緊張,休息不良,此為誘發因素。在這種素體體質和誘發因素下,患者如在其他運氣條件下,即使發病,或許不會如此急劇與嚴重,而僅僅表現為聽力下降或耳鳴等。然而正如前文所述,患者遇到精神刺激的誘發因素之時正逢天地火氣內鬱的運氣環境,內外相合,主生髮之甲木膽經火氣內鬱,外現則為耳竅驟然聽力下降。

本病起手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加味,藥用柴胡疏肝利膽以解鬱,黃芩清熱,酒軍清洩裡熱兼活血化瘀,清半夏降氣,茯苓安神健脾,桂枝溫陽化氣舒展木氣,龍骨、牡蠣重鎮安神,生薑、紅棗調養脾胃,石菖蒲開竅化溼,全方以疏利肝膽,清熱瀉火為立法,取得初步效果。二診因其聞尖銳聲音而感覺刺痛,慮其兼有血瘀,因此在原方基礎上加入活血化瘀之品,繼服五劑以收功。

  病例二:面板瘙癢

王某,女,32歲,北京某公司文員,2007年7月1 0日初診。

患者自一年前(2006年7月)無明顯誘因而顏面、頸項、胸背、手足等部位起丘疹,嚴重時散佈全身,片狀如雲,色淡紅,瘙癢不已,且易感冒。西醫診斷為過敏性蕁麻疹。曾抗過敏治療,服藥不出,不服印發,反覆發作,痛苦不堪。亦經中醫治療,效果不顯。就診時全身散在性丘疹,狀如五片,色淡紅,多處有搔痕,劇癢難耐,夜不能眠,神情煩躁,體倦乏力,食少納呆,面色白,手足涼,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查前醫所用方藥為清熱涼血、疏風潤燥之品,患者自述服用後效果不顯。參考其發病時間並結合患者體質,診為太陽傷寒,兼有裡虛,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合桂枝湯加味治療。

處方:麻黃8克,黑附子9克(先煎1小時),細辛3克,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乾薑10克,炙甘草10克。黨參10克,焦山楂、焦麥芽、焦神曲各6克,可能走表而瘙癢症狀加重,並伴隨類似感冒的症狀——發熱、惡寒、流涕等,此為排病反應,切勿生怪,及時電話告知醫者。

患者服藥三劑後,電話告雲:“從即日起全身畏寒,低熱,鼻流清涕,渾身痠痛,請假在家不能上班,面板瘙癢劇烈,幾不能耐。”餘告知雲:“此為正邪交爭之關鍵,切勿服用抗過敏藥或塗抹含有激素成分的藥膏,只需服用所開藥方,日進兩劑,服藥後喝粥覆被髮汗,汗出後病情必然大減。”患者遵從醫囑,服用中藥,繼而啜粥覆被而汗,果如所言,第二日瘙癢大減,服盡餘劑後複診。

二診:2007年7月1 6日。患者面板瘙癢症狀大減,唯胸背處略有瘙癢,微惡寒,時作噴嚏,流清涕。納可,二便調o舌苔薄白,脈細。效不更方,原方不變,繼服三劑。

三診:2007年7月18日o患者面板瘙癢基本消除,惡寒、噴嚏等表徵消失,體力較前增加,食慾增進,舌苔薄白,脈細o此寒邪已解,唯有體虛,予桂枝湯加味調和脾胃,益氣扶陽以收功。

處方:桂枝10克,炒白芍10克,炙甘草8克,黨參10克,生黃芪15克,乾薑10克,生薑10片,紅棗12枚,7劑,水煎服o

之後,患者未複診,一年後介紹其他朋友就診時晤面,言及服藥後面板騷癢至今未作,恢復如常人。

按:2006年為丙成年,丙辛化水,中運水運太過:辰戌太陽寒水司天,全年寒水之氣太盛。患者體質本為虛寒,正逢寒水太過之運氣,該病夏季得之,夏季為裡虛表開之時,最易為寒所中。因此診為太陽傷寒,兼有裡虛。該患者雖然得病一年有餘,但其所傷為當年之寒氣,該隱伏之寒邪不除,病必不愈。因而主方用麻黃附子細辛湯,甩以開太陽,溫少陰,散寒氣:合入桂枝湯以調和營衛,充養氣血,佐以乾薑、黨參溫煦中焦,全方內外合參,標本兼治。據臨床用藥經驗,附子、乾薑、桂枝、細辛等純陽藥品合用,從少陰直驅太陽,勢同接力,掃蕩寒邪最速。寒邪

從表而出,極易使病情加重,伴隨出現表徵,患者服藥三劑後瘙癢加重,面板為表,寒氣必然從皮而解,是以瘙癢加重:伴隨惡寒、流涕、發熱等表現,此等表徵正應“髒邪還腑,陰病出陽”之侯,恰恰是疾病轉機之關鍵,務必除惡務盡,因進餘劑以蕩除寒邪。俟汗出後寒邪大洩,尚餘體虛,乃予桂枝湯加黨參、黃芪、乾薑以充養氣血、溫煦脾胃以收功。

《素問·生氣通天論》日:“夫自古通天者,生於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天地為一大宇宙,人體為一小宇宙,大小宇宙息息相通,人與自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人體必須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保持內外環境動態平衡。因此,天時、氣象變化與人體生理、病理乃至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等都有密切的關係。透過對每年五運六氣的分析,可瞭解天地自然的盛衰虛實,進而為醫者辨證施治提供重要的參考。《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日:“先立其年,以名其氣,金木水火土,執行之數:寒暑躁溼風火,臨御之化,則天道可見,民氣可調。”意思是,瞭解年之運氣狀況,就可明白此年病氣之五行六氣屬性,據此治病即可得到調治。日:“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矣。”這更強調了掌握五運六氣對於醫家的重要性。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河間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序中說:“識病之法,以其病氣歸於五運六氣之化,明可見矣。”又說:“不知運氣而求醫無失者,鮮矣。”他認為五運六氣理論對中醫臨床有非常切實的參考意義。臨床上充分考慮當時的運氣情況,在望、聞、問、切四診的基礎上增加天地自然運氣情況這樣一個重要參考系,對於病因、病機的分析和認識上就多了一面鏡子,能夠幫助醫者更加精準地確定治則、治法,制定處方、用藥,進而提高診療水平,取得滿意的療效。

  用五運六氣 解讀陽明病

現行的教材以及各家註解都是用臟腑經絡思維模式註釋《傷寒論》,它是以人為本的方法,完全脫離了四時外感病的基本規律,是不妥當的違背張仲景原旨的註釋。匹時外感病全部概括在五運六氣範圍內,所以我們就用五運六氣髒氣法時思維模式解讀《傷寒論》,它是天人臺一的方法‘大有柳暗花明之感,真是別有洞天。現以陽明病解讀為例說明如下。

現在注家從臟腑經絡思維模式都把“陽明”解釋為胃和大腸,認為陽明就是陽氣極盛之意,此說一出,便失去了“陽明病的真面目。但從五運六氣髒氣法時思維模式來認識,《素問·天元紀大論》說:“陽明之上,躁氣主之。”燥是秋天的主氣,是應對肺金的。

  一、陽明病本義:燥

陽明本義:《紊問,天元紀大論》說:“明之上,燥氣主之。或雲:“明之上,燥氣治之。可知陽明是以燥為本氣而燥氣是由肺和大腸系統所主。肺系統的生理功能是主氣、主毛皮、主宣發、主肅降。

釋燥:燥為陽明本氣,性涼,屬於次寒,是秋天之氣,本性屬陰而主肅降。燥甚則寒。燥金克殺肝木系統。《素問·至真要大論>說:“陽明司天,燥淫所勝……筋骨內變。民病左胠脅痛,寒清於中,感而瘧……咳,腹中鳴,注洩騖溏…… 心協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麵塵,腰痛,丈夫頹疝,婦人少腹痛,目昧 呲瘍,瘡痤癰,蟄蟲來見,病本於肝。太沖絕,死不治。”燥涼本性主肅降,一旦受寒或受熱都能失去肅降功能。秋氣燥金來臨,克殺肝木系統,故草木枯 槁,水泉涸竭,是為燥金用事之驗。經 雲:天人合一,有驗於天者,必有驗於人。人體也如斯也。

唐容川說:“燥氣太過……必賴太陰脾溼以濟之。《內經》言陽明不從標本,從中見之氣化,正是賴中見太陰溼氣,以濟其燥之義,仲景存津液亦是此義。”

關於燥氣,吳鞠通中的

陽明病定義:陽明肺金主皮毛,所以外感六淫,悉從肺入。《素問·五臟生成》說:“諸氣者,皆屬於肺。“肺主呼吸之氣,其生理功能是主一身之氣的升降出入運動,並主宰著室發和肅降。一旦肺氣失調,就會發生一系列病理變化,如肺氣失宣或肺失肅降等。如《素問·髒氣法時論》中說“肺苦氣上逆”,《素問·至真要大論》中說‘諸氣胰鬱,皆屬於肺”,就是肺失宣發和肅降的病理反應。不僅如此,它還會影響到六腑的通降。《素問·五臟別論》說:“夫胃、大腸、小腸、三焦、 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五腑都具有出納轉輸、傳化水谷的功能。而《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天氣通於肺。”所以是肺的宣發與肅降在決定著腑道德通、降生理功能,一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常,就會發生胃家實(注意是“胃家實”包 括上面的五,不獨指胃)的病變。無 論是傷於寒,還是傷於熱,都能使肺之宣發、肅降功能失常而發病。

王孟英最得《內經》真髓,而善調氣機。王孟英,“肺主一身之氣,氣雍不行”,“一身之氣,皆失其順降之機”。肺胃一氣相貫,肺氣塑降有權,則胃氣也順流而下。有形之汙垢,必借胃腑為出路,且肺金清肅,能平鎮肝木。所以,王氏獨重治肺來撥動氣機。他說:以大劑輕淡之品,肅清氣道。啤一身治節之令,肝胃逆升之火,胃腑逗留之濁,樞機鬱遏之熱,水飲凝滯之痰,成得下趨,自可向愈。”治肺常用宣、降、清、肅等法。藥用枇杷葉、杏仁、紫苑、竹茹、旋復花、瓜蔞、薤白、白虎湯、葦莖湯等。這對於輕症新病來說,“但與舒展氣機”,“伸其治節,俾濁氣下趨,乃為宣達之機”,則諸恙自瘳矣。可是對於重症痼疾,“欲清氣道之邪,必先去其邪所依附”的有形之物,“使邪無依附而病自去”。對於邪氣“挾身中有形之垢濁”的治療,“最忌補澀 壅滯之品。設誤用之,則邪得補而愈熾,濁被壅而愈塞,耗其真液之灌溉 阻其正氣之流行”。“樞機窒滯,滋膩難投”。祛除有形之物,王氏常用小陷胸湯、溫膽湯、涼膈散、雪羹湯、承氣湯、礞石滾痰丸、萊菔子、桃仁、丹皮、丹參、茺蔚子等方藥。

王孟英為溫病大家,自然重於溫熱而用白虎湯、葦莖湯、承氣湯等,這些不正是最重視寒邪,故常用麻黃瀝等方劑宣降肺氣。後世的杏蘇散、通宣理肺丸、宣白承氣湯都可以應用o吳鞠通在中焦篇第十七條中說:“喘促不寧,痰涎壅滯,右寸實大,肺氣不降者,宣白承氣湯主之(由生石膏、生大黃、杏仁、瓜萎皮組成)。”吳鞠通自己注說:“其因肺氣不降,而裡證又實者,必喘促寸實,則以杏仁、石膏宣肺氣之痺,以大黃逐腸胃之結,此臟腑合治法也。”肺臟被痰熱邪壅,滯閉不得宣降,大腸裡實不下,宣降肺氣與通大腸結熱合而治之,故稱臟腑合治。

陽明肺金與胃的統一問題。我們說,風寒傷人陽氣,開始於太陽;風熱傷人陰氣,開始於陽明肺金。陳平伯在中說:“風溫外薄,肺胃內應:風溫內襲,肺胃受病,其溫邪之內外有異形,而肺胃之專司無二致……風溫為燥熱之邪,燥令從金化,燥熱歸陽明,故肺胃為溫邪必犯之地。”“風涅本留腑胃。‘王孟英在葉天士(外感溫熱篇’注中說:”夫溫熱之邪遇異風寒,其感人也,自口鼻入,先犯於肺,不從外解,則裡結而順傳於胃。胃為陽土,宜降宜通,所謂腑以通為補也。”至此,大家應該清楚陽明肺金與胃腑的關係了吧。

陽明肺系本氣為涼燥,主陰氣,其性肅降,肅降則胃腸通下。風熱傷肺,變為熱燥,失其肅降之性而逆上,胃腸也失降而出現大小便不調,故治法多用辛苦通降法,辛涼宣肺恢復其肅降功能,可用麻杏石甘湯、白虎湯等;苦 寒通下去其結滯,可用承氣湯等;合之 有宣白承氣湯等。承者,從上往下之謂,承接其氣,既肅降也,順下也。

陽明既然是以涼燥為本性,那麼 就不能單純把陽明病解釋成“陽明病是氣分熱盛,是腸胃熱盛”,而要按陽明病分類論之。

  二、陽明病分類:寒燥與熱燥

《傷寒論》第179條,問日,“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己,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陽明肺主皮毛在表,表徵不可能不涉及到陽明肺金,故與主陽氣而在表的太陽同為上焦部,而為太陽陽明病,是太陽陽明同病。陽明肺金既然主表,所以陽明病自然就會有第234條的桂枝湯證和第235條的麻黃湯證。為什麼有的人要把它們當作陽明病兼證處理呢,太陽之上,寒氣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所以,太陽陽明病是寒燥為邪,是陽明本氣涼燥氣與寒氣合邪,故《傷寒論》說“太陽陽明合病,麻黃湯主之。燥淫為害,肺就不能宣發,不能肅降”,所以要用麻黃湯之杏仁、麻黃苦溫潤降之,桂枝、甘草之辛甘溫以宣通之。後世有杏蘇散、通宣理肺丸等。

少陽三焦主相火,三焦相火亢盛的主方是白虎湯相火克肺金,而為少陽陽明病。少陽相火為病在氣分,不可發汗和利小便。少陽陽明病,燥火為害,故大便難。只有少陽陽明病才能說陽明病是氣分熱盛”,輕者可用麻杏石甘湯,重者則用白虎湯、竹葉石膏湯、承氣湯等。

肺感受寒邪或感受火熱之邪,都能導致肺主氣的升降出入功能失調,從而使肺失宣發或肅降功能,使胃腸的通降功能失常,從而出現胃家實的病狀,謂之正陽陽明病。胃家實可以涵蓋太陽陽明病和少陽陽明病在內,所以陽明病有寒燥和熱燥之分,不可不知。

對於這類陽明病的治法,石壽概括為。開通”,他說:“開字橫看,是由肺達皮毛,與升降之向上行者不同。通宇豎看,是由肺下達胃腸,通潤、通和,皆謂之通,非專指攻下言也。”抓住一個“肺”宇不放,精明。可參看石壽棠所著《醫原》、吳鞠通《溫病條辨》的補秋燥勝氣論。

少陽陽明 :

1。白虎湯證 燥火

2。桂枝湯證表虛

3。麻黃湯證 寒燥

太陽陽明:

1。葛根湯證 水溼

2。脾約證 燥熱

太陽陽明

少陽陽明:

1。三陽病 2。胃家實3。燥、熱、實、結、水溼、食

  正陽陽明

太陽陽明病的另一個型別是葛根湯證,見《傷寒論》第31~ 33條。由於肺失宣發和肅降,使得肺通調水道功能也失常。風寒外束,肺失宣發,經氣不利,阻滯津液執行,筋脈肌肉失於濡養,而導致項背強几几或剛痙(《金匱要略·痙溼褐病脈證並治第二》:“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衝胸,口禁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肺失肅降,不能通調水道,水涅停滯腸 胃,在腸則“自下利。(即洩瀉),在胃則 嘔。此種胃家實屬千津液不四布的水溼,而非大便不通,是一種自我排病現象。由上述可知,《傷寒論》在此論述了肺的主氣、主宣發肅降、主通調水道及主治節四大功能失調的病理反應,豈能只把陽明解釋為胃和大腸?

  三、脾約證:麻子仁丸

少陽陽明病是白虎湯證,正陽陽明病是承氣湯證,大家都好理解,只有太陽陽明病N約證不好理解,故解說於下。

《傷寒論》第247條: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麻子仁丸方:麻子仁500克,芍藥250克,枳實(炙)250克,大黃(去皮)500克,厚朴(炙,去皮)250克,杏仁(去皮尖,熬,別作脂)250克,將上六味藥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10丸,日3服,漸加,以知為度。

《傷寒論》注家都以脾陰不足解讀,不妥。太陽陽明病,肺不肅降而胃家實,故脈浮而胃氣強 不布津液則脈澀而小便數、大便難。燥氣盛,是克肝木,肝木鬱則橫克脾土,而使脾約:二是肺病及母脾土不能佈散津液,而使脾約。經雲:“燥氣勝,平以苦溫,佐以酸辛,以苦下之。”子仁丸,用杏仁、麻子仁、厚朴苦溫平燥潤燥,芍、枳實、大黃小承氣湯苦以通降下之,《芍藥枳實酸寒瀉肝,厚朴、 小承氣湯苦以通降下之,此本是《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小瀉肺湯中之藥 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日:“陶雲:肺德在收。故經雲:以酸補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開月理以通氣也, 小瀉肺湯:治咳喘上氣,胸中迫滿,不可臥者方滿,不可臥者方。將葶藶子熬黑,搗如泥;大黃、枳實(一方為芍藥)各3兩。上三味,以水3升,煮取2升,溫分再服,喘定止後服。胸中滿者,加厚朴2兩;喉中有水雞聲者,加射干2兩; 食咽者,加生薑2兩,喘而汗出者,加麻黃2兩;矢氣芍藥、枳實是酸的補之,大黃是苦成的瀉之,麻黃苦辛平燥開腠理以通氣。再者,葶藶、大黃、枳實、厚朴、生薑又是(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大騰蛇湯的主要藥物,大騰蛇湯主治天行熱病(外感)導致的腹滿腑閉。

 四、病例

秦某,女,50歲,1960年7月(農曆)出生,庚子年。發病時間:2010年10月20日。

主訴:便秘,伴面部面板瘙癢、乾燥、起紅斑3天。

現病史:近半月來常感口乾,面板乾燥,時有便秘,曾服防風通聖丸,效果不明顯。三天前因便秘致痔瘡脫出,面板乾燥敏感、起紅斑,伴口乾欲飲、乏力、煩躁失眠,舌尖紅,苔薄白,脈左右寸部浮大,兩尺脈較弱。

分析:1960年是庚子年,2010年是庚寅年,2010年10月是五之氣,主氣是陽明燥金,客氣是太陽寒水,三個燥金與太陽寒水合氣。燥寒氣盛,必有心火內部。面板乾燥,常感口乾,伴口乾欲飲、乏力,苔薄白,脈左右寸部浮大,這是燥寒傷肺。起紅斑、煩躁失眠、舌尖紅,是心火內鬱致。便秘是腑實。

診斷為太陽陽明病,證屬寒燥傷肺,肺失宣發和肅降,而心火內鬱。治宣平爆散寒,宣肺通腑。方用麻黃湯加味:麻黃20克,杏仁20克,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生地15克,麥冬15克,厚朴10克,大黃10。克【後下),3劑,水煎服。上方服3劑後,其症狀全部消失。

吳鞠通有宣白承氣湯,我們秉承昊鞠通之意,稱此為麻黃承氣湯。吳鞠通因肺熱而創宣白承氣湯,我們因肺燥寒創麻黃承氣湯。服後並沒有發汗。所謂發汗,要“溫覆”才能出汗,否則不會出汗o麻黃、杏仁、厚朴苦溫平燥,佐以桂枝、炙甘草之辛甘,用大黃、生地、麥冬苦鹹寒下之。

 結語

:雖然說中醫有時候看起來有點像是算命的,但是不管怎麼說,大家都不能否認中醫的治病效果確實不是一般。(文章原載於《養生閱刊》,刊期:2012。06,作者:彭鑫,田和祿,秦毅,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