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養心殿外個八龍壁,有人說這是在拍皇帝的馬屁,其實大家都想錯了

在紫禁城養心殿外,矗立著一尊八龍壁,不少人都宣稱,它的出現完全是由於臣子對君王的奉承。可事實並非如此,八龍壁本身存在特殊的意義,只是太多人對其產生了誤解而已。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養心殿外個八龍壁,有人說這是在拍皇帝的馬屁,其實大家都想錯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紫禁城是明清兩朝帝王的重要居所,也是我國古代燦爛輝煌的國寶級建築。紫禁城內宮殿林立,頗有皇家威嚴氣勢,每一座大殿都具備實用功能。明朝嘉靖年間,紫禁城內破土動工修建養心殿一座,其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是皇帝本人專門用於居住休息的場所。清朝初年時,順治皇帝病逝於此殿,後來又被康熙皇帝改為宮中造辦處的作坊,專門製作宮廷御用物品。

養心殿外個八龍壁,有人說這是在拍皇帝的馬屁,其實大家都想錯了

自從雍正皇帝正是移駕養心殿之後,養心殿的地位開始逐年攀升,再次成為專供皇帝休息的場所。至乾隆年時,好大喜功且窮奢極欲的乾隆皇帝,覺得養心殿的陳設老舊,故此派人對其加以改造、添建,令養心殿成為一組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皇帝讀書、學習及居住為一體的多功能建築群。

養心殿的形制為工字形殿,其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36m,進深3間,通進深12m。上有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明間、西次間接捲棚抱廈。前簷簷柱位,每間各加方柱兩根,外觀似9間。皇帝的寶座設在明間正中,上懸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

明間東側的“東暖閣”內設寶座,向西,這裡曾經是慈禧、慈安兩太后垂簾聽政處。明間西側的西暖閣則分隔為數室,有皇帝看閱奏摺、與大臣秘談的小室,曰“勤政親賢”殿,有乾隆皇帝的讀書處三希堂,還有小佛堂、梅塢,是專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養心殿的後殿是皇帝的寢宮,共有五間,東西稍間為寢室,各設有床,皇帝可隨意居住。後殿兩側各有耳房五間,東五間為皇后隨居之處,西五間為貴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間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時,慈安住在東側的“體順堂”,慈禧住在西側的“燕禧堂”,隨時登臨前堂,處理政務,確是十分方便。寢宮兩側各設有圍房十餘間,房間矮小,陳設簡單,是供妃嬪等人隨侍時臨時居住的地方。

在養心殿之外,矗立著一尊八龍壁,它是一尊琉璃影壁牆,其上盤踞著八條張牙舞爪的飛龍,彰顯著帝王的威儀。可奇怪的是,古代帝王號稱“九五之尊”,為何崇尚數字“九”的帝王會允許八龍壁的存在呢?對此有人猜測稱,一定是有一些臣子試圖拍皇帝的馬屁,因為養心殿影壁牆上存在八條龍,而在龍椅上還坐著一條“真龍天子”,二者相加便是真正的“九龍”。可該種說法似乎不太靠譜,因為清朝帝王似乎對恭維奉承不太敏感,畢竟清朝十二帝之中,只有庸君而沒有昏君,所以大機率不會接受此種低階的奉承之法。

也有人認為,八龍壁的出現,其實是約束皇帝的一種柔和手段,皇帝在養心殿休息時,必然會面對八龍壁,如此一來,皇帝便要每時每刻都“面壁思過”,反思自己施政之得失,保持一顆愛國愛民之心。可一些專家卻也認為該說法並不靠譜,畢竟皇帝也是人,整日面壁思過完全是強人所難,一旦時間過長,皇帝勢必會心煩意亂,對其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直至後來,才有專家提出了較為中肯的意見,認為八龍壁的出現,實則是皇帝對於自我本身精神的進階。八龍壁代表著與外界隔離的屏障,在養心殿之中,皇帝可以修身養性,不受外界干擾,不與外界溝通,以自己的精神昇華來領悟治國之道,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主動行為,絕非是“面壁思過”般的思想束縛。

不得不說,紫禁城絕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館,在它的內部,存在著太多的人文智慧,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揭開埋藏在其內部的所有謎團。

參考資料:《大清往事》黃建著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