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李煜詞中的“夢”“花”“月”意象,分析李煜其人

從李煜詞中的“夢”“花”“月”意象,分析李煜其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開篇一首《虞美人》清新、自然、流暢又飽含無限傷感,這是南唐李後主李煜的絕筆。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風格,詞作前期多以宮廷奢靡的生活以及男女情長為主題,詞風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

在投降北宋之後遭到幽禁,人生巨大的反差改變了李煜,這個時期的作品以懷念故國,傾訴愁腸為主,詞風也趨向沉重、婉轉多變。下面就以李煜詞中引用最多的寄情之物—“花”、“月”、“夢”為探究物件,談談它們在詞中的意象表達。

一。 李煜簡介

1.李煜的背景

欲賞其文,先識其人,我們首先要簡單瞭解李煜。晚唐之後中國進入亂世,朱溫篡唐以來,中原地區先是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等政權更替,再加上南方地區出現的前蜀、後蜀、南漢、南楚、南平、南吳、吳越、南唐、閩國以及北方的遼國等大大小小的政權統稱為五代十國。

在這些朝代更迭,殺伐吞併的過程中,華夏大地處處征戰不休,民不聊生。而我們的主人公李煜,就是生於這樣一個亂世之中,並且還是一個帝王之家。公元937年李煜的祖父李昪以養子的身份篡奪了南吳國的王位,改國號為南唐。也正是這一年的七夕,李煜降生,一出世就是王孫公子的顯赫身份。

從李煜詞中的“夢”“花”“月”意象,分析李煜其人

烈祖李昪去世後,傳位於元宗李璟,也就是李煜的父親。元宗即位後不久就對周邊大舉用兵,接連滅了南楚和閩國,使得南唐的疆土與國力盛極一時,成為南方最強的王國。

但好景不長,北面的後周在穩固了中原局勢之後開始大舉向南唐進兵,連破江北十四州。迫於北軍的強大攻勢,元宗無奈割地議和,遷都南昌,並削去帝號,對後周稱臣。遷都後不久,元宗辭世,傳位於後主李煜。

2.李煜的繼位與繼位

李煜性格柔弱,胸無大志,雖仁愛親民卻無治國方略,只想偏安一隅,不思進取,平日裡流連於後宮,盡情享受紙醉金迷的生活。此時後周已為北宋所篡,李煜照例向大邦稱臣進貢,希望能夠苟且富貴。

然而遇上宋太祖這樣的一代雄主,李煜的柔弱無疑加速了南唐的滅亡,一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乎!”讓李煜幼稚的願望徹底破碎。最後,在宋兵對西都金陵城的圍困壓力下,李煜不得已選擇出降,並被俘至汴京。

宋太祖倒是善待這位後主,封官爵,賜府邸,實則是將他軟禁。來到汴京後的李煜鬱鬱寡歡,終日沉浸在亡國的痛楚之中,就這樣度日如年地煎熬著,終於在三年後的七夕夜晚寫下開篇那首《虞美人》之後便與世長辭。

從李煜詞中的“夢”“花”“月”意象,分析李煜其人

二.花前月下—前期的李煜詞

1.花間派對李煜詞的影響

李煜生養在深宮之中,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受過良好的教育。然而這位小王爺對王室的權力爭鬥沒有興趣,靜默退守,從不幹政。平日裡不是埋頭讀書就是吟詩填詞、醉情於歌舞笙簫,另外對畫作鑑賞也相當在行,真可謂是多才多藝。《南唐書·鍾鏌傳》稱他“器輕自放,無人君之度”。

在諸多才藝裡頭,李煜最擅長的是填詞,特別是受花間派的影響很深。當時後蜀趙崇祚選錄唐末及五代詞人18家的詞作500首編成《花間集》,內容多為歌詠旅愁閨怨、合歡離恨,男女燕婉之私。這些詞集,就像當今的流行歌曲一樣,被教坊按詞牌配以曲調,在各國的煙柳地和宮廷裡廣為傳唱。

從李煜詞中的“夢”“花”“月”意象,分析李煜其人

從小對這些曲調耳濡目染的李煜,其作品之中也頗有花間的風韻。例如他在《子夜歌》填有“縹色玉柔擎,醅浮盞面清。”一句,當中描寫女子潔白柔軟之手的“玉柔”便是出自後蜀歐陽炯的詞作《浣溪沙》中的“落絮殘鶯半日天,玉柔花醉只思眠”。兩詞兼有細膩柔情的風格。

2.詞作對後庭沉迷酒色、夜夜笙歌之描述

作為南方最大的國度,南唐的後庭必然是滿園春色、繁花似錦,當然也包括獨有的宮廷奢靡的習氣。《子夜歌》“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何妨頻笑粲,禁苑春歸晚。同醉與閒評,詩隨羯鼓成。”該詞以花喻人,兼有詩酒擊鼓作樂,描繪了一幅御花園春遊行樂圖。

《浣溪沙》下闋“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中的醉酒拈花,與美人舞、蕭鼓樂相應,反映南唐後庭笙歌不絕的生活景象。《玉樓春》下闋“臨風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干情味切。

歸時休照燭花紅,待放馬蹄清夜月。”形象地描述了夜宴歸來的情形,作者以清朗的月色下縱馬,抒發心中得意之情。後主的詞,前期多有花間詞風格,同時又加入了大量的宮廷元素。

3.詞作的對深宮的兒女情長的描述

南唐深宮中佳麗雖多,但讓李煜鍾情的卻是大小周後兩姐妹。大周后不僅容顏出眾,而且精通音律,這與天生文藝控的後主一拍即合,在世時得到專寵。

《一斛珠》中李煜這樣描寫大周后:“曉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以櫻桃和丁香形容大周后的唇舌雖然過於親暱,但難掩其夫妻恩愛之情。

大周后早逝,後主專為她填了輓詞《謝新恩》,上闋“秦樓不見吹簫女,空餘上苑風光。粉英金蕊自低昂。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吹簫女指的是大周后,粉英金蕊指眾后妃,周後不在了,皇家庭苑的風光皆成空,也無心理會一眾妃子。由此可見大周后在李煜心中的地位。

從李煜詞中的“夢”“花”“月”意象,分析李煜其人

小周後是大周后的親妹,大周后入宮的時候,她還是個孩子。因為姐姐在宮中的地位,這位小妹得以常常入宮玩耍。由於她容貌美麗,才思敏捷,頗得太后喜愛,故常留於宮中。大周后辭世後,這小姨子和姐夫也不知什麼時候好上了,填補了李煜的情感空虛。

使得李煜不顧眾人反對立她為後,繼承了姐姐的專寵。有後主《菩薩蠻》為證“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劃襪步香階,手提金鏤鞋。”好一個花明月暗,令二人超越倫理偷偷幽會的氣氛躍然紙上。和大多花間詞一樣,李煜的詞也善於描寫男女思情,因他用情至真,故其作品可視為花間上品。

三.夢碎月殘時—後期的李煜詞

1.前路茫茫獨彷徨

李煜在溫柔鄉的好夢不長,北宋的大軍很快就要兵臨城下,他接連派去求和的使者都沒帶回好訊息,就連他的親弟弟都被扣押在汴京。想要進行抵禦外敵入侵,但朝中的主戰派不是被打壓就是已經殉國,留下的都是明哲保身之輩。

從李煜詞中的“夢”“花”“月”意象,分析李煜其人

就在金陵城被困一年即將告破之際,進退兩難的李煜填寫了這首《臨江仙》,其上闋“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畫簾珠箔,惆悵卷金泥。”。這裡頭對彷徨的心情的表達和溫庭筠在《菩薩蠻》中的“花落子規啼”有異曲同工之妙。子規即杜鵑鳥,溫庭筠寓意的是離別,而李煜卻用月夜下悽慘的杜鵑啼叫,援引望帝的典故表達自己此刻的心情,較溫八叉的意境更為貼切。

2.幽居寂寞無人知

李煜最後投降被幽禁於汴京。從九五至尊到階下囚,巨大的心理反差令這位精通辭工的後主性情大變,反映在詞作方面則是悲觀感慨和對往昔的追憶。

《搗練子令》下闋“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以及《烏夜啼》上闋“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此時的月光不再柔情浪漫,而是成為不眠人的伴侶,在漫漫長夜中消磨無盡的寂寞。《浪淘沙》下闋“金鎖已沉埋,壯氣蒿萊。晚涼天淨月華開。想得玉樓瑤殿影,空照秦淮。”

此間所描繪的月色如此美麗,天空又是如此的清朗,卻與作者失去自由的幽怨形成鮮明的對比。也許只有身處故國樓臺之中,內心才會如皓月一般明靜。

從李煜詞中的“夢”“花”“月”意象,分析李煜其人

3.從前種種隨夢去

幽禁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李煜的悔恨和對故國的眷戀也一天天在加深,明知道復國無望,他只能將家國情懷化做一個個夢,編織在自己的詞作裡頭。

如在《望江南》中“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在夢中,他又像回到了當年那個熟悉的皇家園林,享受著花好月圓,和睦的春風。

在《喜遷鶯》上闋“曉月墮,宿雲微,無語枕頻欹。夢迴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現實的落月和夢中的芳草,帶給李煜的思緒截然不同,也許在夢中他的心才能得到安寧。然而夢雖好,卻終究不是現實。《子夜歌》下闋“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每當夢醒時分,作者都會多添一份惆悵、一份苦楚。

4。 恨水東流萬事休

逆境中的苦楚最能成就人,李煜身處終身幽禁,承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他沒有選擇反抗,而是開始對人生進行反思。以他釋學的根基,逐漸有了感悟。《烏夜啼》下闋“世事漫隨流水,算來夢裡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是李煜參透“人生如夢”的境界之例證。

從李煜詞中的“夢”“花”“月”意象,分析李煜其人

《浪淘沙令》下闋“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前述對故國的依戀之情,結尾亦滲透出落花流水的般若智慧。

從這裡可以看出,李煜的作品在最後的時期突破了花間詞單純對景緻人物的單純描寫,對男歡女愛、情感離合的細膩刻畫,而是將個人情感和對天道的感悟恰如其分地融入到詞作當中,讓讀者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的內心世界。這就是李煜之所以不朽的原因。

結語

同樣是亡國君主,李煜沒有選擇像勾踐那樣臥薪嚐膽,光復故土;也不像劉禪那樣樂不思蜀,明哲保身。很顯然,李煜作為一位君主而言只能算是平庸無能。但作為一位詞人,一位藝術家,那卻是才華橫溢,冠絕古今。

王國維評李煜的詞道:“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李煜將人的感情與詞相結合,上承花間派,下啟婉約派。為“詞”達到“詩”的文學地位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故此,他獲得了“千古詞帝”的美譽。

參考文獻

1、《李煜詞》

2、《花間詞賞析》

3、《人間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