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幣圈驚魂:90後小夥還沒搞清規則 3天成為“新韭菜”

半島全媒體記者 呂華

“那些妄想著一夜暴富的人,最後都成了韭菜。”

幣圈又一次爆雷之後,半島全媒體·風口財經記者採訪了幾位“炒幣人”。在這些被幣圈洪流裹挾的人群之中,有因幻想財富自由,匆匆入場被割韭菜的“幣圈小白”;也有不惜搭上全部身家拼了個“血本無歸”的“激進派”;還有經歷了數個週期,看透幣圈本質的“資深老韭菜”……對於炒幣人來說,從億萬富豪,到傾家蕩產,可能僅僅需要兩個月時間。

跌漲浮沉,週期來去,唯有經驗與教訓不可篡改。

規則還沒弄懂

入場即被割韭菜

楊濤所在的幣圈交流群最近冷清了不少,157位群友已經陸陸續續退了近一半,偶爾也會有幾位挖礦的群友在群裡推薦礦機,提醒著留下的人們該群存在的最後意義。

從今年5月初進群以來,楊濤眼見幣圈形勢從一騎絕塵到急轉直下,猶如過山車般的波折體驗使他明白:一夜暴富,終究不過是夢一場。

楊濤是一位來自二線城市的普通職員,本科畢業第一年,每月固定工資5000元。收入雖穩定,但身為家中獨子,楊濤左手是買車買房的壓力,右手又是養老結婚生娃的負擔,拿這點工資委實寒酸了些。對此,楊濤坦言,“很多人不懂‘90後’的壓力,我們必須要更快、更多地賺錢。”

今年4月,楊濤身邊的一位朋友透過炒狗狗幣,3天時間賺了1萬元,該朋友聲稱,區區1萬元算不了什麼,在幣圈,一夜之間翻幾倍都是常態。

來自熟人的誘惑幾乎讓楊濤失去了最起碼的理智判斷,本著“他是我朋友,他不能騙我”的認知,楊濤當即取出了手頭的5萬元存款,咬咬牙投上了15000元。

在朋友的步步引導下,楊濤沒幾天就賺回了本,嚐到甜頭後,他又開始嘗試加倉,把投入加碼到了3萬元。

可惜這一次好景不長,5月9日晚,馬斯克在美國節目《週六夜現場》中承認狗狗幣是個騙局,寥寥幾句話,害慘了楊濤一眾炒幣者,狗狗幣應聲下跌。

3天時間,楊濤眼看著自己一路血虧,最後賬面的錢只剩下7000元。“現在回想起來連自己都覺得可笑,我甚至連規則都還沒弄明白,就趕著下場當了被割的韭菜。”

其實那段時間,楊濤也曾在午夜夢迴時提醒過自己:不要貪,小賺一筆就趕緊收手。可是每當再次面對那些跳躍的數字時,滿眼的紅色又會讓他瞬間“殺”紅了眼,楊濤慚愧道:“賺了一筆還想再賺下一筆,這玩意兒比吸毒還上癮,想要抵擋住誘惑實在太難。”

兩個月鋼絲起舞

從身家億萬到傾家蕩產

孟超一腳踏入幣圈的那年,恰逢幣圈熊市。那一年,身為區塊鏈工程師的孟超與幾個朋友一起參與了一個新幣種的專案,並承包了西北地區的許可權,成為西北地區大代理。

“在我看來,只有三種人炒幣能賺錢,一是天賦型人才,二是技術型人才,三是有資訊優勢的人。”孟超認為,幣圈對技術型人才相當友好,擁有專業技術的加持,他的整個團隊從一開始就自命不凡。孟超回憶,當年他們在各國宣講,前後只用了3個月時間,就在海內外募資近4億元。

“我當時手裡大大小小的虛擬貨幣加起來差不多有50多種,按照當時的價格計算大概能達到1。2億市值。”一夜暴富的神話落在了自己頭上,直到如今孟超還會發出感嘆:“幣圈就是一個容易讓人沉迷的地方。”

其實,這話他還有下半句沒說完:幣圈也是一個讓人分分鐘懷疑人生的地方。

就在當年他喜提500萬元賓利後第二個月,幣圈迎來了可以載人史冊的“2018大暴跌”,兩個月不到,孟超手裡的1。2億元就只剩了1000萬元。

“這個圈子,玩的就是一種賭徒心理。”作為一個標準的“激進派”,從小就喜歡刺激冒險的孟超不甘心,又將剩下的1000萬元全部購買了合約。

在幣圈,相較於現貨交易,合約則來得更加刺激。開75倍,漲1%,就相當於漲了75%,每天動輒幾十倍的漲幅,會時刻刺激著人的腎上腺素。

然而遺憾的是,在孟超這裡,刺激他的不是漲幅,而是跌幅。在幾十倍槓桿的作用下,幾天不到的時間,最後的1000萬元也蕩然無存。兩個月,從億萬富翁到傾家蕩產。

“鋼絲上起舞,玩的就是心跳。”這句話對像孟超這樣的幣圈玩家而言,正是真實寫照。

朋友炒幣獲刑

他從此只敢“挖礦”

“有命掙沒命花的錢我不賺。”說這話的張章正經營著三家“礦場”,分別位於四川雅安、陝西西安和山東濟南,總共4300個“礦機”,挖的全是主流虛擬幣。“主流幣風險小,我們就想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資風險。”

也許在外人看來,這個“只挖幣不炒幣”的老闆有些不夠魄力,但只有張章自己清楚,他的這個決定來得多麼殘忍又沉重。

2017年7月的一天,遠在西安的朋友向彼時還在做ICO的張章推薦了一款新型虛擬貨幣,朋友聲稱,拉人頭髮展下線會有1%的回報,並且該幣還只漲不跌。

“朋友當時講得很神,但是拉人頭得分紅的方式聽著很不靠譜。”於是張章開始嘗試用專業知識提醒朋友:比特幣等數字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而是依據特定演算法,透過計算產生。而由某個機構發行,並且每新拉一個人加入就能收到部分獎勵的貨幣很像“傳銷幣”。“我國針對這一塊定性準確,超過兩層就認定是傳銷,量刑很重,並且沒有假釋。”

好話重話都說了一通,張章還是沒能勸動這位被洗腦的朋友,那一次的談話不歡而散。然而,張章沒有想到,那也成了他們的最後一次爭吵。

不久後,朋友因為“非法集資,協助網路詐騙”被判刑兩年,同案中,刑罰最高者被判無期徒刑。

“今天還約在一起吃飯,明天就找不到人了。”朋友的遭遇對張章打擊很深,幣圈就像是一個巨型賭場,身陷其中後沒有幾人能做到全身而退,最好的辦法或許是從一開始就別去碰它。

此後幾年,張章在老家專心搞起了“礦場”,挖的幣種也都是一些小成本、低風險的主流幣,“挖多少我就賣多少,漲得高我多賺點,漲得少我少賺點。”

本著在“礦場”躺平的原則,張章成了這次幣圈崩盤事件中少有的倖存者之一,但他仍然將這一切歸功於自己的運氣。他說:“這一行靠的是運氣,玩的是人心。”

幣圈大跌莊家樂山寨幣坐莊成常態?

“幣圈的本質就是‘割韭菜’,一旦入局,操盤者有一千種方式收割你。”一入幣圈深似海,時至今日,張楠終於明白。

在幣圈,炒家走的每一步都是操盤者的套路。莊家坐莊操控幣價、手機挖礦疑似傳銷騙局……虛假繁榮被輪番炮製,暴漲暴跌早司空見慣。

“幣圈大跌,某些‘莊家’該高興了。”經歷了“大屠殺”的至暗時刻,幣圈處處哀嚎,資深炒家張楠卻表達了截然相反的態度。擁有10年炒幣經歷的他,已來來回回與“死神”擦肩了好幾回,對幣圈的暴漲暴跌早已見怪不怪。

“如果你被幣價的漲跌帶了節奏,說明你還不夠了解‘虛擬貨幣’和‘莊家’的本質。”在張楠的認知裡,市面上的虛擬貨幣可大致分為三類:主流幣、山寨幣和傳銷幣。除了大眾熟知的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幣和以詐騙為主的傳銷幣以外,市場很大一部分被山寨幣所佔據著。“大家都認可的主流幣一共不超過10個,價值是被大眾所認同,一般體量非常龐大,不易操控,而山寨幣種類雜多,體量小且易操控。”

張楠透過舉例進一步說明兩幣之間的體量差距,“現在挖出來的比特幣數量能達到1800萬,以單枚價格6萬美元計算,那麼它的規模已達到萬億美元,而山寨幣的體量卻在幾百萬到幾千萬之間。”張楠表示,這就直接導致了一種結局:種類雜、體量小、易操控的山寨幣成了“莊家坐莊”的好選擇。

張楠透露,利用山寨幣“坐莊”的過程其實很簡單,“先找人做一個數字代幣系統,將程式碼簡單一改就是一種山寨幣,然後再找一些客戶捧場,這個‘局’基本就做成了。”

至於後期如何交易,張楠表示,很多“莊家”會自掏腰包先讓幣價來一波上漲,然後再在適當時機控制價格下跌,“我們就曾花7000萬購買過自己的幣種,籌碼都在我們手上,想漲多少就漲多少,想跌多少就跌多少。”這一漲一跌之間,那些耐不住性子追漲殺跌的人自然也就成了“韭菜”。“無論是基金、股票還是虛擬貨幣,都是同樣的道理。”

5月19日以來,虛擬貨幣市場持續暴跌,據幣coin資料顯示,19日當天最大爆倉單發生在Huobi-BTC,價值4。3億元。

幣圈“血流成河”,但張楠卻表現淡定,“不排除有操盤方利用這次政策面的打壓刻意製造暴跌的可能,畢竟如果山寨幣都跌了,主流幣又怎能倖免呢?”按照張楠的邏輯,操盤方真正的“獵物”是主流幣,“這是幣圈的老套路了,透過操控山寨幣收割主流幣,馬斯克發明狗狗幣就是用的這套路。”

日活使用者2000萬 手機“挖礦”似傳銷?

“每天點一點,手機就能挖礦,拉的人頭越多,挖到的幣越多,不花一分錢,不佔記憶體、不耗流量,頭三天每天挖3枚,三天後每天可挖5到6枚。”最近沉迷於挖派幣的賴浩成告訴記者,在他所發展的“派幣交流群”裡,一週之內新加入的“礦友”已經超過百人。

據賴浩成介紹,Pi來自斯坦福大學頂尖區塊鏈專家團隊,是首個可以在手機上獲取的數字資產,目前有200多個國家超1000萬人參與,2021年將進入第三階段(區塊鏈主網,獨立公鏈),如今日活“礦工”已快接近2000萬。用賴浩成的話說,這是一份0元投資就可以日進斗金的“財富密碼”。

為了提高算力、增加挖幣數量,賴浩成讓記者多邀請朋友加入挖幣。“每邀請一人,你就增加了0。05算力,挖的幣就更多。”派幣APP的註冊頁面也赫然寫著:成為貢獻者並建立安全圈能以更高的速率賺取Pi。

那麼問題來了,用手機真的能“挖礦”嗎?

對此,區塊鏈專家劉棟表示,區塊鏈、數字貨幣等新興技術視算力為核心競爭力,加密貨幣“挖礦”需要消耗大量算力,佔用大量儲存。為了“挖礦”,許多區塊鏈專案開始搭建超級計算機,“很多主流幣的程式碼動輒超過幾百萬行,都是靠超大算力的礦機維持,就算是用手機能‘挖礦’,那這個專案的演算法底層也是比較簡單的。”

劉棟進一步否認了派幣的應用價值,“挖一枚比特幣需要消耗很大電力,至少要付出電力成本,而派幣聲稱不耗電、不耗流量、不佔記憶體,付出的成本幾乎忽略不計,那註定它的市場價值是極低的。”

在與賴浩成的對話中,當記者進一步追問派幣何時交易、如何交易時,得到的回答卻是“不清楚”“不知道”。也就是說,如今日活接近2000萬的派幣,實則還處於“畫餅”階段。

“每天‘挖礦’就是在給專案方貢獻流量,後期等時機成熟,專案方就可以將流量變現了。”礦老闆許飛跟記者分析,“目前來看,派幣專案方唯一的獲利就是流量,而這筆流量一定需要變現,具體怎麼變現?無非就是‘硬著陸’(獲得融資後跑路)和‘軟著陸’(交易割韭菜)兩種方式。”

許飛表示,如果派幣將來能夠上主網後正常交易,那也就無異於幣圈的其他幣種,“只不過多加了手機一個環節,稍微換了點花樣,但套路還是那些套路。”

儘管派幣專案方最終的套路還未塵埃落定,但在許多幣圈人士看來,派幣“拉人頭”擴張的模式卻和傳銷類似。對此,北京元甲律所律師李孟陽表示,要判斷一個專案是不是屬於傳銷行為,通常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牟取非法利益和發展超過兩層的上下級關係。“目前來看,由於派幣還未涉及到利益關係,所以還不能算作傳銷。”

顯示卡硬碟都被炒成稀罕物

想知道顯示卡是什麼價格,關注以太幣的幣價走勢就行。”經營電腦裝機店17年之久的郭勇表示,受“挖礦”熱潮影響,幣價走勢已經間接成為了顯示卡生意的晴雨表。“每一次虛擬貨幣的漲跌都會反饋到顯示卡、硬碟等相關配置的價格上來,顯示卡市場已經被那群‘挖礦’的‘礦主’們所控制。”

為了“挖礦”,大量“礦主”跑到市場上瘋狂搶購硬體配置,造成了顯示卡、硬碟等的供不應求。官方定價5499元的RTX3080顯示卡最高漲至18000多元,官方定價300多元的500G固態硬碟也漲到了近600元。

“從去年11月份開始,顯示卡出現陸續缺貨,而從今年4月份開始,硬碟又開始緊張了。”在青島頤高數碼廣場,記者隨機走訪的四個商家均如此表示。

去年年底,幣圈走勢迎來一波大高漲,平常被用來玩遊戲、搞設計的顯示卡卻在某些虛擬幣種領域發揮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華碩裝機店老闆張先生解釋:“比特幣需要用專業的礦機去挖,而某些幣種,像以太幣,只要用普通電腦加顯示卡就可以挖到,奇亞幣也只需硬碟就能挖到。”這樣一來,那些原本用來辦公或者家用的顯示卡和硬碟,很大一部分都會流入“礦主”手中。

“由於全球晶片短缺,顯示卡的產能本身就不高,現在又加上成倍增加的購買量,缺貨是很正常的事情。”張先生記得,他的店裡最後一次擺放RTX30系列顯示卡,還是在今年春節之前,“廠家生產出的產品只要一到總代理手裡就被人高價搶走,我們根本見不著貨。”

在某種程度上,顯示卡已經成為了一種理財產品。記者從多個顯示卡商家瞭解到,目前能提到貨的RTX30系列顯示卡價格普遍在5500元至18000元。“今年春節期間我曾經賣出過一張RTX3080系列的顯示卡,當時是以9800元的價格賣出的,緊接著過完年後這個系列就漲到了14000元。”那次與財富的擦肩而過,郭勇至今意難平,他向記者調侃,“如果當時我把那張顯示卡多留在手裡幾天,估計能多賣不少錢。”

眼見顯示卡炒得火熱,很多人動起了發一筆橫財的心思,紛紛透過各種渠道倒騰顯示卡。記者在鹹魚平臺瞭解到,黃牛黨普遍以12000元的價格收購RTX3080系列顯示卡,轉手又以15000元左右的價格出售。相關資料顯示,過去一年,各大顯示卡廠家向中國內地供貨的50萬張30系列顯示卡只有8%流入市場,另外46萬張都被投機者半路截胡。“很多顯示卡和硬碟,出廠後根本到不了市場,直接流向了我們內部的圈子。”經營著三家“礦場”的業內人士張章向記者透露。

“不只是中國市場,現在全球都在倒騰硬體。”張章進一步透露,eBay、StockX、亞馬遜等國際化電商平臺,都是黃牛黨玩轉得風生水起的地方。有資料統計,僅在eBay和StockX這兩個平臺上,RTX 30系列顯示卡的倒賣就給黃牛黨們帶來了6150萬美元的收入,利潤大機率是15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億元。“這已經不是發一筆橫財了這麼簡單了,這簡直相當於一夜暴富。”張章評價道。

“最新一批3060鎖算力的顯示卡本週都會陸續到貨。”最近,在郭勇所在的商家內部群裡,流傳著這樣一則振奮人心的訊息。

為避免顯示卡市場被“礦主”壟斷,保證普通遊戲玩家和辦公人員都能購買到正常價格的顯示卡,顯示卡巨頭英偉達為最新批次的30系列顯示卡更換了核心GPU,在其餘效能不變的情況下,取消了新版顯示卡的“挖礦”功能。至此,苦苦等待顯示卡降價的“等等黨”們總算守得雲開見月明。“看到了希望,但我還可以再等等。”資深遊戲玩家王傑表示,不管怎樣,對於市場和機友們來說,這都是一個值得慶祝的好訊息,“顯示卡市場是時候迴歸理性了,玩家們也應該買到真正物有所值的產品。”

[來源:半島都市報編輯:亞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