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河南製造業究竟該如何從大到強?聽聽在德國讀書多年的“僑”聲音

大河報·豫影片記者 侯冰玉

如何破解河南製造業“大而不強”的現實困境,作為國內五個工業大省,河南如何在工業、製造業領域實現優勢再造,繼續領跑?

在2022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大河僑音海外傳播服務中心推出的“河南推薦官”(第二季)活動將圍繞“河南如何突破自我,實現優勢再造”這一話題,對僑屆業內大咖進行採訪。

本期節目,我們有幸請到了在老牌兒工業強國德國讀書多年的洛陽歐美同學會理事、洛陽百克特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家旖,聽他以業內人、海歸人的特殊視角,對河南工業優勢再造建言獻策。

●河南製造業有優勢,優勢來源於有基礎、有企業

“說起河南,絕大多數人還是覺得是農業大省。但其實河南的工業總量多年排進全國前五,在中西部地區排第一,也是工業大省。”張家旖稱,能擁有這樣的成績,主要因為河南製造業有優勢,優勢就來源於有大企業的集聚。“洛陽的中國一拖、中信重工,鄭州的鄭煤機、中鐵裝備等,都是我國工業行業中的排頭兵企業。這些大企業給河南帶來了產業鏈配套企業,製造業發展不斷完善,也就形成了河南製造業的根本優勢。”

確實如此。2月19日,當記者跟隨“奮進新徵程 建功新時代”集中採訪團隊的步伐,來到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總裝車間時,就看到一臺名為“中鐵1006號”的盾構機正在拆機運輸,即將運往韓國,這也是中鐵裝備盾構機產品首次進入韓國市場。

河南製造業究竟該如何從大到強?聽聽在德國讀書多年的“僑”聲音

圖:2月19日,記者在中鐵裝備車間看到,中鐵1006號正在拆機運輸,即將運往韓國

這是中鐵裝備不斷走向海外市場的一個縮影。就在2021年底,中鐵裝備兩臺TITAN25智慧化水平運輸機車正式從新鄉基地發運至美國內華達,用於當地礦山開採,這是中鐵裝備產品首次出口美國,也為中國盾構全球佈局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目前,中鐵裝備盾構年產能280臺以上,產品遍佈國內40多個省市地區,並遠銷新加坡、以色列、阿聯酋等30個國家和地區,市場佔有率連續十年保持國內第一,產銷量連續五年世界第一,真正成為了盾構產業的“領軍者”。

●想要由大到強,需要從“量到質”,從“聚到合”

“在製造業發展上,河南企業的‘聚’已經做得很好了,量已經很多了,但創新能力還是差一些,在價值鏈環節的高階要素還是少一些。”張家旖稱,接下來,河南製造業發展想要由大到強,先要從“量到質”。

從“量到質”,其實就是要提升產業的價值鏈,形成產業的生態化。這其中,就包括基礎製造業的轉型升級,“三化”融合、“三大改造”等,都是助推河南製造業從量變到質變的重要手段。

同時,還要從“聚到合”。張家旖稱,目前河南製造業企業處在一個“你幹你的、我幹我的”的狀態,沒有產生協同效應,也沒有相互融合。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從市場端發力,瞄準更加高階的技術和產品,倒逼企業做一些高階技術的突破。同時,河南當地的高校和企業等資源要相互合作、互相聯合。“例如可以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把高校的技術拿出來給企業賦能,企業遇到問題也可以反饋給高校,讓高校有更多的研發方向。還可以企企合作,共同開發產品,共享資源,獲取整體市場優勢。”

●數字化是河南邁進製造業強省的必由之路

在現在的河南,不少製造業企業開始利用數字化手段,開啟了智慧化製造的步伐。2021年,國內首套搭載“礦鴻”作業系統的鄭煤機ZMOS智採作業系統在神東布林臺煤礦成功應用,實現了煤礦綜採工作面智慧化系統關鍵技術自主可控;在中鐵裝備集團,全國首個5G盾構實驗室在這揭牌,並在鄭州地鐵三號線司莊站—南曹站區間完成了世界首個5G技術保障下盾構法掘進地鐵隧道專案的貫通,標誌著盾構機的5G時代正式開啟……河南製造業,正在匯入數字技術,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張家旖看來,河南想要從製造大省到製造強省,數字化是一個必由之路。“甚至可以說,我們是沒得選的。”他稱,河南走數字化賦能製造業之路本身有良好的基礎。“數字化是一個工具,必須要用在‘物料’上才能產生價值,而河南這麼多的製造業企業,就是數字非常好的‘物料’。”

河南製造業究竟該如何從大到強?聽聽在德國讀書多年的“僑”聲音

圖片來自網路

說到這兒,張家旖提到了一家德國的工業企業—德國通快公司。據悉,通快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床供應商之一,擁有用於柔性金屬板和管加工的機床,還可以提供多種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及一系列用於數字連線生產解決方案的軟體。

“通快透過數字化技術對機床賦能,使得機床可以不接觸工人,在數字化引領下實現對零件的柔性生產、規模化定製,達到高質量高效率的生產。”在張家旖看來,這家公司,就是數字賦能製造業的最好體現。

●擺正思想、培育人才、做專做精,是河南能從通快上學到的經驗

那麼,河南究竟能從這家公司上學到什麼?張家旖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就是企業必須要真正認識到,數字化是製造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現在很多製造業企業不是不能擁抱數字化,是不想擁抱數字化。他們本身有擁抱數字化的基礎,但害怕改革帶來的困難,害怕‘陣痛’。”張家旖稱,企業要克服這種“畏難”情緒,明白利用數字化賦能剛開始會有“陣痛”,但陣痛過後,將會幫助企業壓低成本、提升品質,對下一步的發展起到強引領作用。

第二,就是要加大對專業技能人才的培育。“德國的雙元制大學教育模式,會將在高等院校或職業學院的大學學習與企業的職業培訓或者實踐融合在一起,讓學生一入學就成長在企業的氛圍中,畢業時一上崗,就能成為企業所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張家旖表示,河南下一步也需要在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方面繼續發力,透過校企聯合形成良性互動,讓學生在“技術氛圍裡學技術”。

河南製造業究竟該如何從大到強?聽聽在德國讀書多年的“僑”聲音

圖片來自網路

第三,就是企業不要做“大而全”,而要做“專而精”。“現在很多企業為了佔領市場份額,喜歡做多元化,其實這是逆工業化的。工業化講究的是專注,講究的是在某一個領域裡做到極致。”張家旖告訴記者,下一步,企業應該更加專注於自己所在技術的小眾領域或者細分領域,不要求大而要求精,不要求寬而要求鑽,成為行業的“隱形冠軍”,才能對整個河南包括中國的工業進步起到促進作用。

張家旖所在的洛陽百克特公司,也是“專而精”的代表。據瞭解,這家公司聚焦鋼絲繩無損檢測裝置,成功研發出鋼絲繩智慧視覺檢測裝置和磁檢測裝置,能夠真正實現高速檢測、多形式檢測、檢測結果精確、遠端智慧操控、自動出報告且評估鋼絲繩狀態,打破了煤礦長期存在的安全隱患排查機制非智慧化落後局面,目前佔領了國內一半的市場份額。

“接下來我們還將在鋼絲繩無損檢測裝置領域繼續發力,繼續做專做精,深化科技創新,為河南製造業從大到強貢獻力量。”張家旖這樣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