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它的下半句更有意義,身為父母要牢記

在民間有很多俗語,

“兒孫自有兒孫福”

就是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這句話在告誡人們不要為自己兒女的事太過操心,更不要更多管束,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道路,如果約束太多,

反而會限制他們的思維和聰明才智。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它的下半句更有意義,身為父母要牢記

無論在什麼樣的社會,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比自己好,

可是一旦方法不當,則會起到反作用,可以說這句話流傳了上千年,有非常深刻的道理。然而兒孫自有兒孫福,還有後半句卻鮮為人知,這句話則更經典,

也是整句話中的精華所在,卻被人們忽略了。

這後半句

就是“

莫與兒孫作遠憂”,

相傳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在封建社會窮人家的孩子要想謀得一條出路,最重要的就是科舉考試,這是他們實現命運轉變的重要機會。一個姓羅的秀才卻連續好幾年都沒有考上,無奈之下,

他只能當起了教書先生,

否則一家人都要跟著他捱餓了。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它的下半句更有意義,身為父母要牢記

後來他娶了一個妻子,

兩個人共同生育了一個兒子,

因為家裡非常貧困,所以他的兒子格外懂事,經常幫助母親幹活,減輕母親的負擔。後來為了有更好的收入,這個秀才跑到了別的地方去教書,

有時候經常兩三年都回不了家。

有一次等他回來的時候,孩子已經長大了,

他看到兒子五頭虎腦的樣子,

非常懂事而且能幹,讓他心裡面格外高興。可孩子最大的缺點就是缺少正規的教育,回到家中,

秀才便開始教自己的孩子認字讀書。

有一天,秀才想要考究一下自己孩子的學識,

透過對對子的方式來考驗他

。羅秀才手指了指天,讓孩子做對,可是他的孩子並不明白父親的意思,急的抓耳撓腮,

一旁的母親趕緊提醒他,

用手指了指

地面。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它的下半句更有意義,身為父母要牢記

可是這個孩子依舊沒有沒明白母親的意思,

看到地面上有一堆雞屎,便脫口而出說了雞屎兩個字。孩子的愚笨氣得羅秀才七竅生煙,後來又接連出了幾個對子讓他的孩子對,孩子說的都是驢唇不對馬嘴。

原本對自己孩子寄予厚望的羅秀才徹底絕望了

,一怒之下竟然出家當了和尚。

羅秀才氣的走了極端,

然而他的妻子卻不相信孩子是個天生的笨孩子,

只是之前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在丈夫上山出家當和尚之後,妻子不再讓孩子幹農活了,而是親自輔導他,等到孩子到了十幾歲的時候,

她還給孩子找了一個私塾老師。

實際上羅秀才的孩子是非常有天分的,

經過10來年的努力,最終他一飛沖天,實現了自己父親沒有實現的夢想,考上了狀元。當得知這訊息之後,他飛快的跑回家裡向母親報喜。上百年裡,他們所在的村子裡都沒有出過一個狀元,

可以說羅秀才的孩子是全村人的驕傲,一時間村子裡沸騰了。

此時還在寺廟裡唸經的羅秀才也知道了這一訊息,

馬不停蹄的趕回家裡祝賀自己的孩子

。沒想到因為離家出走已經很多年,村裡的人都不認識他了,而他的孩子已經成了狀元,有朝廷的人在保護著。當他來到家門口時,別人卻把他當做了化齋的和尚,

所以給了他點銀子就

想讓

他走。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它的下半句更有意義,身為父母要牢記

直到羅秀才的妻子迎出來才放和尚進院,

他們一家得以團聚

。從那之後和尚親筆寫下了一首詩,來表達自己對當初錯誤極端做法的悔恨,這首詩裡就包含“兒孫自有兒孫福,

莫與兒孫作遠憂”這句話。

羅秀再怎麼也不會想到以前那個

在自己眼裡又傻又笨的孩子會考上狀元。

之前他沒有看到孩子身上的天賦,竟然隨意放棄了對孩子的希望,

選擇出家當了和尚。

從那之後這句話就流傳了下來,

用來告誡為人父母者,

不用替自己的孩子過分擔心,更不能用強制手段來約束他們的言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做父母的最重要的就是去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毫無條件的去支援他們。

俗語“兒孫自有兒孫福”,它的下半句更有意義,身為父母要牢記

同時也是在告誡我們,

不能因為孩子身上的某個缺點就全面否定孩子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不可能奢求每個孩子都能考上狀元,他們能發揮自己的天賦為社會做貢獻,

不枉

來世上走一遭。

作為父母,

該放手時就要放手

,要充分相信他們,一定能夠在之後的人生路上實現自己的突破和發展,

過於嚴格的管束都會把孩子帶往另一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