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患癌等於死亡?專家:癌症可防可治

3月2日,香港演員、主持人祝文君因肺癌離世,享年55歲。演員斯琴高娃的丈夫、著名指揮家、作曲家陳亮聲,著名媒體人曹景行,央視財經頻道主持人趙赫……短短2個月,多位知名人士患癌離世,不竟讓人產生疑問,癌症到底是怎麼來的?癌症是不治之症嗎?怎樣才能預防癌症?

為此,記者專訪了青島市中心醫院腫瘤防治中心主任張小濤,他表示,癌症是可防可治的,前提是癌症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早發現

問:

致癌因素有哪些?

如何預防癌症?

張小濤:癌症又被稱為“生活方式病”,就是老百姓平時一些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及生活方式引起的。比如,抽菸或者被動吸菸者要警惕肺癌;嗜酒或常常喜歡喝點酒的人患口腔癌、咽癌和喉癌的風險就比較高;鹽的攝入量長期超標,就容易患胃癌;過多食用碳水化合物,愛喝帶糖的飲料就很容易導致肥胖,而肥胖也是癌症的重要誘發因素之一。

“早發現”可增大治癒的可能性,並降低死亡機率,預防癌症,張小濤建議,1、不吸菸,並及時戒菸;2、定期地進行身體檢查,尤其是癌症篩查,比如老年人得病率較高的結腸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等,並嚴格遵守醫生要求的複檢時間間隔。3、控制飲酒或者戒酒;4、保護面板免遭太陽長時間照射;夏天外出時刻使用防曬油,或戴著寬邊太陽帽和太陽鏡;5、積極參加身體鍛鍊,依據身高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內;6、避免暴露於致癌物質的不良環境中,比如一些輻射暴露和一些化學物質可以導致癌症;7、日常多吃一些預防癌症的食物,多種非澱粉類蔬菜和水果,儘可能降低飲用糖水飲料、果汁、餐後甜點和糖果,少吃精煉麵包及油炸食品。

早診斷

問:

哪些症狀要警惕癌

症?如何早診斷?

張小濤: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關鍵。癌症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時間與癌症發現的早晚密切相關,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生存時間越長。如果一個人的身體出現以下症狀,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1、身體淺表部位出現腫塊;體表黑痣和疣等在短期內色澤加深或迅速增大;3、身體出現的異常感覺如哽咽感、疼痛等;4、面板或粘膜經久不愈的潰瘍;5、持續性消化不良和食慾減退。6、大便性狀改變或帶血;7、乾咳,痰中帶血;8、聽力異常,鼻血等;9、血尿,排尿不暢;10、不明原因的發熱、乏力、體重減輕等。

張小濤介紹,一旦發現癌症,一定要選擇正規醫院接受規範化治療,不要輕信偏方或虛假廣告,以免貽誤治療時機。癌症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兩大類,非手術治療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內分泌治療、中醫治療等。“每種癌症、每個病人個體的情況都不相同,病人一定不能按照別人口中所謂的‘經驗’指導醫生治療,應該因人而治。”張小濤說。

慢病防治

早治療

問:

為什麼說癌症

能治癒?

張小濤:腫瘤晚期治療相對困難,但是在早期的食慾率非常高,戰勝癌症的關鍵在於早發現,早治療。

大部分癌症是人體細胞在外界環境因素長期負面影響下,導致基因損傷和改變,長期積累的結果,是多因素、多階段、複雜漸進的過程,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通常需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大量臨床研究表明,有相當一部分腫瘤在早期,甚至還為惡化到癌的的時候,如果患者能夠足夠重視,早點診斷,經過正規醫院科學的治療,是完全可以被治癒的。以肺癌為例,如果肺癌患者,在肺部發生結節的時候能夠遵醫囑及時觀察、複檢,在結節達到0。8毫米以上及時遵醫囑接受切除治療,是完全可以避免肺癌發展到晚期的。所以一定要培養早診早治的意識,提高病人癌症防控能力。

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肺部結節都需要切除。有資料表明:直徑小於5毫米的肺結節,檢出肺癌的發生率小於1%。而直徑在1。1公分到2公分之間的肺結節,肺癌的發生率處在36%到64%之間。如果肺結節直徑超過2公分,那麼肺癌的發生率可能會達到64%~80%這個區間。因此,早發現肺部結節,要定期複查,並及時向醫生尋求幫助,綜合判斷肺結節的惡性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