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聚焦北京冬殘奧會|張家口頒獎廣場:讓運動員盡享榮光時刻

聚焦北京冬殘奧會|張家口頒獎廣場:讓運動員盡享榮光時刻

3月6日晚,北京冬殘奧會張家口賽區首場獎牌頒發儀式在張家口頒獎廣場舉行。河北日報記者 賈恆攝

3月6日,張家口頒獎廣場迎來北京冬殘奧會首個頒獎日。8場頒獎典禮,讓運動員盡享榮光。“很享受,很感恩,感謝完美的頒獎儀式讓我享受這榮耀的時刻。”冬殘奧會河北首金獲得者郭雨潔在頒獎儀式後感慨地說。

北京冬殘奧會期間,張家口頒獎廣場有7天要舉行頒獎儀式,最少的一天要舉行6場,最多的一天能達到10場。時間緊、任務量大,為了讓每場頒獎儀式做到完美,各相關領域做了充分的準備。

時間撥回四個小時之前,張家口頒獎廣場獲獎運動員交通服務團隊經理李楊帆正忙著排程車輛。作為頒獎儀式的前端環節,他們需要在儀式前將獲獎運動員準時、安全送達儀式現場。

晚上7時半開始的頒獎典禮,下午5時40分交通保障組就已經“上崗”了,核查接站人員姓名、確定車輛和線路、陪同人員上車出發……

“運動員乘坐的車輛座椅可以移動和上下調整,確保運動員可以便捷上下車。上下輪椅不方便的運動員,車輛自帶平臺可以將運動員和輪椅繫上安全帶後統一收進車廂。”李

帆說,冬殘奧會期間頒獎廣場有30多輛專門為殘疾人服務的保障車。

到達冬殘奧村後接送運動員的等待時間也從冬奧會的十分鐘延長到二十分鐘。“我們多等一會兒沒關係,希望運動員能更從容一些、舒適一些。”李

帆說。

第一時間詢問運動員是否需要幫助,尊重運動員的意願;保持車輛車速平穩,讓輪椅運動員不受顛簸;時刻陪伴在運動員左前方,並確保所有無障礙通道順暢;用簡單、規範的話語為視障運動員提供服務……

“這些服務禮儀、話語、中英文表達等,我們都在轉換期進行了專門的培訓。”李

帆說。

與冬奧會相比,冬殘奧會需要更貼心、更周到的服務。在與李

帆交流的過程中,記者不時被他們處處為殘疾運動員著想,並平等、尊重對待每一位獲獎運動員的細節感動。

與此同時,在儀式現場,張家口頒獎廣場獲獎證書及頒獎臺主管李碩也正在為晚上的頒獎儀式做最後的檢查。根據冬殘奧會的特點,頒獎臺長度由1米增長到2米,兩側都增加了坡道,以方便乘坐輪椅的運動員輕鬆上下臺。

而這些組成領獎臺的模組因為長度過長,需要李碩和同事們人工搬運。當頒獎時出現並列名次時,他們需要在短短2分鐘內,增加模組,並把頒獎臺調整好、標識牌安裝好。同時將放置獎牌和花束托盤的小桌子換成更合適的大桌子。

儀式的頒獎臺是平整的,但冠軍位置前的面板要比頒獎臺高出一塊,為了固定牢固,李碩和志願者們在已有固定裝置的基礎上,額外增加了卡扣的設計。“這樣是為了確保運動員的輪椅碰到標識牌也不會掉落。”“細節控”的李碩力求完美,“這些都是很微小的點,但卻需要我們考慮周到,保證運動員們享受一個完美的頒獎儀式。”

頒獎儀式上,細心的觀眾可以發現,引導員的步伐比冬奧會時慢了一些,並根據運動員的前進速度進行及時調整,同時,也減去了冬奧會時運動員繞場一週的環節。

“冬殘奧會的頒獎儀式考慮的是最大限度便利運動員。”張家口頒獎廣場頒獎儀式經理楊寧介紹說,雖然流程與冬奧會基本一致,但針對運動員的特點,引導員對步數、引導路線和引導點位等都進行了調整,並在之前對所有禮儀人員進行了培訓和演練。

頒獎嘉賓需要乘坐輪椅、如何引導視障頒獎嘉賓進行頒獎、頒獎嘉賓是否需要托盤員的協助……楊寧和團隊根據能想到的各種問題“難為自己”,並制定解決方案,在3月3日和5日進行了全要素、全流程演練,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調整和完善。

“今天的頒獎儀式很順利,我們期待將冬奧會的零失誤,延續到冬殘奧會結束,讓殘疾運動員更完美享受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楊寧說,這也是張家口頒獎廣場所有工作人員努力的目標。 (河北日報記者 楊明靜 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