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胃痛“一忍再忍”致罕見惡性腫瘤逼得專家放大招

“能忍就忍”彷彿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金科定律,在生活中往往會覺得凡事睡一覺就行,睡一覺不行就隨便吃點藥,要真不行了才會去醫院,可往往等到這時候已經大事不妙了。

年輕人胃痛一忍再忍

忍無可忍才前往就醫

鄭女士(化名)剛剛三十而立,沒結婚也沒孩子,正處於事業上升期,一心一意忙工作,卻老是有一頓沒一頓的吃喝不定時。大概在2019年年底,鄭女士的左上腹開始出現了疼痛,她以為只是普通的腸胃炎,就隨便吃了藥處理,卻一直反反覆覆,時好時壞。到了2020年中,疼痛頻率越來越密,還陸陸續續出現拉稀、便秘及食慾下降現象,但是,她還是“心存僥倖”,自己當起了“醫生”:覺得還年輕身體還不錯,只是近段時間工作壓力大,飲食作息不規律,身體免疫力下降而已,認為就是胃腸應激反應,就在當地開了點中藥調理腸胃。

胃痛“一忍再忍”致罕見惡性腫瘤逼得專家放大招

到了2020年9月,鄭女士發現肚子大了很多,像懷孕5-6個月的樣子,並且疼痛愈加強烈,翻身都很困難。實在是忍無可忍,她終於肯去求助醫生,輾轉北京、上海等多家醫院,雖診斷為腫瘤,但都因為瘤體太大,手術風險太高,沒有實施後續治療。一次偶然的網上搜索後,她來到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求助胃腸外科崔冀教授。

確診罕見惡性疾病

多學科協作“放手一搏”

崔冀教授詢問了鄭小姐病史等相關情況後,立刻安排了檢查,其中腹部CT檢查發現鄭小姐左上腹有一個巨大的軟組織腫塊,大小約為125×124×164mm,相當於四個月大的胎兒,密度不均,內見片狀低密度影,部分與脾邊界欠清,脾向左上方移位,而胃受壓向右側移位,胰腺向右後上方移位等,結合其他檢查,崔冀教授團隊再三分析,將鄭女士病情初步診斷為胰腺腺泡細胞癌,甚至可能存在轉移。

胃痛“一忍再忍”致罕見惡性腫瘤逼得專家放大招

“這是一種極為少見的侵襲性惡性疾病,由於與胰母細胞瘤和混合性腺泡內分泌腫瘤摻雜在一起,很複雜也很變化也很大,雖然發病率不高,但一旦得了的話複發率很高,據研究資料表明可達57%,最高几乎是100%,而且50%的患者一發現即出現肝轉移,目前,該癌症放化療的效果與獲益在臨床暫未達成共識,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中位生存期僅19個月”崔冀教授介紹。

雖然手術難度巨大,但考慮到鄭女士還很年輕,身體底子不錯,求生意志強烈,崔教授認為還可以“搏一搏”,立刻邀請了腫瘤科、放射科等相關科室進行多學科會診,經過多次慎重評估討論,最終確定了手術+化療的組合治療方案。

積極治療迴歸生活

教授提醒病向淺中醫

“腹腔巨大腫瘤切除+脾切除+結腸部分手術”由崔冀教授團隊、楊世斌教授團隊共同順利實施,切除術中出血量少,術後恢復非常良好,僅僅2天就下床活動。此時,另外一個難題又出現了,那就是該如何實施化療,鞏固治療效果呢?透過崔冀教授團隊以及腫瘤科李鶴平教授團隊等多次反覆會診後,制定了靶向藥加免疫治療的化療方案並實施化療。經過多次化療並反覆檢查顯示,腫瘤及周邊淋巴縮小,預後效果非常好。目前鄭女士已經順利迴歸生活,行動自如,照常上班。近日,鄭女士回到醫院複診時候說道“不說出去,別人都不知道我得過惡性腫瘤。除了會更加註重飲食作息,加強運動,定期複查以外,我的生活還是照舊,我覺得還是保持樂觀的心態吧,不過經過這次經歷,讓我更相信中山一院醫療技術,是他們給了我一次重生的機會。”

崔冀教授提醒,遇到腹部疼痛,持續一段時間仍舊不能緩解的,一定要去醫院就診,不要自行服藥,等到表現很明顯了,往往是情況已經比較嚴重了。現在很多疾病都有年輕化趨勢,年輕人不要仗著自己年輕,不舒服了就要及時就醫,避免錯過治療最佳時期。另外,胰腺腺泡細胞癌雖然是罕見惡性疾病,但隨著醫學發展,聯合化療、放療和手術的多模式治療目前已經取得了成效,希望患者們還是保持樂觀,珍惜現在,但也相信醫學的未來。

採寫 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何旭鵬 鄭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