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蘋果汽車憋大招,手機與汽車融合真能1+1>2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智行駕道

汽車江湖只流傳蘋果汽車的聲音,卻一直未見身影。2014 年,蘋果內部批准和啟動了名為 Titan 的造車專案,但直到現在,蘋果汽車專案進度都只能用“悲觀”來形容。

在過去的八年裡,Titan專案經歷了四次領導層變動,每一位領導人都有不同的野心和抱負,具體是要專注完全自動駕駛軟體,還是打造整車,蘋果一直反覆搖擺。今年 3 月,著名分析師郭明錤爆料出蘋果造車團隊已解散,2025 恐難量產。

不利訊息一波接著一波,讓人不禁要問:蘋果造車到底怎麼了?

7月11日,蘋果汽車終於迎來實質性進展, The Information 的記者發表了一篇關於蘋果汽車的深入報告,據稱,

蘋果汽車的最新設計具有四個朝內的座椅

,允許乘客彼此面對面交談,除此之外,蘋果的目標是獲得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豁免,以推出

沒有方向盤和剎車踏板

的車輛。

從以上資訊可知,蘋果並不打算推出一款過渡期性質的汽車,而是打算“出道即巔峰”,直接推出一款完全自動駕駛汽車,這或許也是蘋果汽車鴿了這麼久的原因之一。

如果成真,

當全球賣得最好的智慧手機+全球首款完全自動駕駛智慧汽車,兩者聯合形成超級智慧終端,不管是車企還是手機廠商,都毫無招架之力

因此,蘋果汽車雖然尚未問世,但不少車企都將其視作競爭對手,一些車企更是將對蘋果的抵抗措施前置,最明顯的是今年開始,手機與汽車的融合,來得比我們想象的更快一些。

今年3月底,蔚來以準官方的方式,坐實了進軍手機業的坊間傳聞,關於做手機的意圖,李斌表示是為了對抗2025年即將問世的蘋果汽車。

除此之外,還有吉利、華為、小米,無數的跨界例子帶出了一個問題:

汽車+手機,是否就是未來“移動”網際網路的最終形態?真的能實現1+1>2嗎?

01 手機出擊VS汽車防禦

手機廠商與汽車行業的瘋狂聯動,目的只是為了打造一臺能讓我們聯動手機的汽車嗎?顯然不是,各家企業的跨界都帶著不同的目的,以手機廠商為例,代表企業是小米、蘋果。

手機廠商造車的邏輯不難理解,最近一則“年輕人不換手機”的話題被頂上熱搜,從這個話題中就能看到手機行業正面臨十年來最具危機感的時刻,據IDC資料分析,手機全球出貨量已經連跌5個季度,分析機構已經將2022年出貨量,由原來的增長1。6%調整為下跌3。5%。而國內出貨量在2019年就已見頂,今年1-4月更是跌了30%。

全球出貨量不斷減少的今天,手機廠商們已經意識到,以一己之力扭轉市場大勢幾乎不可能。在智慧手機革命性新技術出現之前,

手機出擊VS汽車防禦

,才是更明智的選擇。

在這場手機巨頭生存戰中,國內外手機廠商們除了砍單、調低市場預期,還對手機產品進行了降低規格和降低配置的操作,頭部手機廠商尚且如此,腰部及尾部廠商更是乾脆退出市場競爭或者直接被併購。

手握現金和龐大研發團隊的手機企業,必須尋求第二增長點。而技術流差不多的平板、桌面辦公電腦、智慧穿戴裝置、智慧家電等,都只是小打小鬧,

一邊透過高階化維持住手機產業的“基本盤”,一邊尋找下一個萬億級的市場

,它們只是手機生態的衍生;

一個原因是這些智慧裝置的市場規模,賽道寬度遠不如手機

,只能補充手機缺失的功能,無法產生劃時代的體驗。

手機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哪,許多一線手機廠商都還搞不明白。直到智慧汽車的出現,手機廠商們才稍微明確了點方向。智慧一詞以前是歸屬手機,現在開始來到汽車,國產智慧汽車的突圍,讓手機廠商們看到了希望。

自從網際網路產業開始介入汽車以來,汽車已經被視為潛在的新智慧終端。實際上,它既是智慧化平臺,也是終端。

更重要的是,車機智慧化剛剛開始,技術遠未定型,產業上還有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汽車雖然涵蓋了越來越多的手機技術,但它本質上不是更復雜的手機。

造車畢竟不像手機,手機廠商如果不經歷脫胎換骨地改造,憑藉線性技術積累,是很難造出符合市場要求的汽車產品來的。更何況,華為的“不造車”宣言有效期即將到期,這個大佬在與賽力斯問界的合作中積攢了無數的經驗和資料,假若華為想造車,留給其他手機廠商們的挑戰將升級為地獄級難度。

反過來,車企也在佈局手機市場,

二是這些智慧終端並不具備決策屬性

那麼

如果說手機廠商造車是為了尋求更大的增長空間,透過“自我革命”消除不安,而進行的一種主動出擊,

,其中代表企業是——蔚來、特斯拉。

華為鴻蒙上車之後,問界M5上市87天銷量破萬,其中6月份單月交付了7021輛,M7釋出後,同樣實現了4小時訂單量2萬臺的成績。據《財經天下》報道,多名問界車主購買問界M5,都是因為正好在華為手機店裡看見展車,試駕和了解之後被吸引下定的。

由此可見,這部分使用者就是基於手機生態而選擇的問界,這給各大手機廠商與車企一個啟發,手機使用者是可以轉移成汽車使用者的,這也是小米敢拿100億殺入汽車行業的原因,米粉就是小米的基本盤,蘋果汽車也是同樣的道理,果粉的存在就幾乎可以擔保蘋果汽車銷量不會差。

目前新勢力擔心的就是這個,蔚來李斌觀察到蔚來使用者使用蘋果手機的約佔60%,“想想2025年,蘋果車出來了,我們的六成使用者甚至更高都是用蘋果,我們一點防禦都沒有,今天還不做點準備到時不好辦。”

所以,蔚來造手機其實就是一種基於未來市場競爭的防禦行為,那麼,車企造出來的手機,跟我們現在的手機有何不同?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李斌話裡的話: “給我們車主一款車機互聯體驗最好的手機。”、“是打造以車為中心的智慧終端裝置。”和 “不會從商業成功的角度去思考。”

很顯然,以李斌為代表的車企所打造的手機,首先是能和車聯網,且以汽車為中心;其次是不走商業化,不參與手機廠商之間的激烈廝殺。以上兩點連起來,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汽

車企造手機則更像是一種被動防禦行為

因此,手機廠商造車,和車企造手機,表面看起來都是將汽車與手機相融合,實際上做的並不是同一件事,手機廠商出擊,汽車廠商防禦。

車廠商做手機,就是“鑄劍”行動,賺不賺錢是小事,把客戶黏住是王道。

除了“親自造”之外,融合汽車與手機,行業還有另一種做法——

02 服務與內容才是核心

未來,智慧汽車將是一門事關服務和內容的生意,這才是智慧移動終端的完整體。在此基礎上,想“統領”汽車市場,自己造車並不是唯一解,華為“幫車企造好車”的商業模式,也能讓華為即便一輛車的沒有,依然在汽車行業叱吒風雲,華為負責服務,鴻蒙負責內容,以生態留住使用者。

這種模式在手機行業已經證明可行,蘋果正在逐步從一家硬體公司,轉變為一家軟體服務商,從新角度吸引使用者駐留在蘋果的應用、遊戲、影片內容一系列服務上——比如TV+邀請明星班底發展原創影視內容,到Apple Music自立音樂出版部門和音樂榜單,再到收購電子雜誌發行商Texture等等。

服務與內容才是核心

。當這個趨勢延伸到汽車行業上,我們會發現,在智慧汽車時代,汽車硬體反而是最無法打出差異化的存在,服務與內容才是王道,“幫車企造好車”的合作模式,從服務與內容層面來說反而比造整車要難得多。

類似的案例屢見不鮮:華為和問界、極狐、阿維塔,百度和吉利,當華為或問界使用者習慣了鴻蒙的生態,想換其他車還真就不是有錢就行的了。

就連“老頑固”索尼,也在2022年一改往日在戰略上的猶豫不決,成為“幫車企造好車”的一份子,年初CES上,索尼宣佈成立獨立的“索尼移動公司”,專門負責造車業務。不過,索尼並不是想自己造車,而是與本田合作。

索尼負責影像感測、通訊、網路技術、以及車機的內容服務等,而本田則負責“在成本有限情況下造出一款效能成熟的汽車產品”。對索尼來說,既有利於發展又有人分擔壓力,再好不過;對本田來說,電氣化、智慧化轉型亟需加速,僅靠自己實在是道阻且長。

吉田憲一郎曾這樣描述汽車的未來——汽車正在向“智慧移動影院”、“智慧聽歌裝置”和“智慧移動空間”演變,宅男歡樂屋從房間轉移到了車上,顯然,

幫車企造好車

基於服務與內容,手機廠商,軟體服務商、消費電子等全部湧入汽車行業,共同為使用者提供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融合體驗。

正如李書福所說:“我相信,

服務與內容兩手抓,將所有內容生態服務整合在一起,使用者想跑都得自己掂量一下

索尼也看到了未來汽車競爭點就是服務與內容,而服務與內容的完善,才能讓一輛四個輪的交通工具,變成智慧移動終端。

手機從移動通訊工具,到娛樂、辦公功能集大成的超級終端的發展過程中,讓喬布斯實現了改變世界的夢想。汽車也將成為手機之後,再一次改變世界的終端產品。

未來不是單品競爭,而是多終端、全場景、沉浸式融合體驗的競爭

事實上,汽車與手機的融合,只是這場“萬物互聯”的前菜。未來的跨界行為將會更多,在此之前,各品類各自為營,互不干擾,但在接下來的市場環境中,不管是智慧家居、數碼、汽車、可穿戴裝置等等,本質上都是同類型的,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智慧終端。

我們得先打破自己的認知,不用管它是沙發、手機甚至其他看似無關的產品,我們先別把它們看做是同一物種。如何理解呢?

舉個例子,在早期黑白螢幕手機時代,遊戲機是遊戲機,手機是手機,MP4是MP4,MP3是MP3,這是四種不同型別的終端裝置,那時的消費市場沒人會將這幾類裝置混為一談,而如今,這幾類就是一種產品,即智慧手機。

現在各大終端裝置,已經來到了融合前期,為什麼要這麼做?OPPO副總裁、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總裁劉波認為,

智慧汽車和智慧手機的技術創新和生態融合勢在必行。

。在未來,用單一技術和服務,難以帶來革命性的產品和體驗。

那麼,萬物融合的第一站為什麼是汽車+手機,而不是手機+其他?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智慧汽車擁有兩個核心屬性:

03 當汽車失去名字

圍繞這兩個屬性,智慧汽車將擁有區別於其他終端新商業模式,所有終端中,只有汽車具備這兩大屬性,出行屬性是終端場景的變換,而空間屬性將成為個人專屬數字空間,具有高度差異化的屬性,也是最大的內容入口和服務入口,遷移手機產業的優勢,放大汽車行業的價值。

除此之外,智慧汽車擁有四大關鍵技術——

當汽車失去名字

,一個習慣的改變就有可能誕生新的市場機會。

在於PC或手機時代,機器只能被動去接收人的輸入來執行,而智慧汽車可以做自主決策,在不依賴人的干預情況下去行動,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自動駕駛。這個邏輯的變化,只要智慧汽車在自動駕駛領域打穿之後,延伸出來完全可以用於更多的機器人場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是一個時代開啟的序幕。

特斯拉AI日展出的人形機器,其實就是在告訴大家,特斯拉的技術已經足以讓機器擁有自主感知和自主決策的能力。7月12日,小鵬也拿下了仿生機器人融資大單,更加證實了未來汽車也跟機器人一樣,

在萬物互融時代,連線只是基礎,融合才是趨勢

一臺可走可停,擁有大空間,能自己感知與決策,同時還具備內容與服務的汽車機器人,作為萬物融合的入口再適合不過了,補足了移動網際網路遺留的歷史問題,所以,萬物融合的前提,手機與汽車兩者相結合,才是“移動”互聯的最終形態,做到1+1>2。

只不過到那時候,

出行屬性和空間屬性,

感知、規劃、決策、控制,這改變了人與機器互動的方式

未來,智慧汽車不僅能驅動速度,更能驅動我們的智慧生活,說白了,智慧生活就是人-車-家三大場景,科技巨頭佈局人車家全棧智慧化產品,手機廠商與汽車的融合,補齊了最後一環,實現智慧生活全場景貫通,個人資料可以無縫銜接,這將為我們的生活還有商業環境開啟無限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