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奶奶日曆簿”走紅之思

“奶奶日曆簿”走紅之思

“佳慧高考”“佳慧的錄取通知書來了(西南科技大學)”“佳慧上大學去了”“佳慧放學回家了”“佳慧回西寧”“我和佳慧擦玻璃”“下午2點20分,佳慧拿上駕駛證了”……這是一個奶奶在日曆簿上的記錄,在孫女人生的每一個特殊日子,她都會記下孫女的點點滴滴。當這些日曆被孫女釋出在網上後,感動了眾多網友:“奶奶記錄在日曆中的文字,沒提一個愛字,卻滿篇都是愛!”(9月1日《成都商報》)

如今,生活節奏逐漸加快。數字技術的發展,讓不少青年人透過社交媒體維繫情感。日常交流,“朋友圈”點贊,分享身邊故事……社交媒體看似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朋友圈的“點贊之交”、備忘錄的生日提醒,過度的數字化生活,也讓情感維繫少了幾分發自內心的真誠。

小小日曆簿,濃濃祖孫情。

對於老年人來說,儘管通訊技術更加便利,但在與親人的聯絡過程中,他們總是處於被動地位。

一頁頁的日曆紙,就是他們的“朋友圈”,用以記錄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孫女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成了奶奶日曆中倍加珍視的內容。

對於奶奶來說,生活最重要的,莫過於孫女的成長,將這些事件一字一句地記錄下來,頁頁翻過,就是她陪伴孫女一起度過的歲歲年年。這樣的記錄,奶奶堅持了很多年。這份濃濃的祖孫情,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對於不少異地求學、就業的人來說,那些被家人關愛著的回憶,是異鄉遊子難忘的溫情,支撐他們度過最難熬的時光。

除此之外,“奶奶日曆簿”也引發不少人對文字記錄的懷念。如今,資料儲存看似為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但也讓情感表達多了幾分隨意。青年群體情感維繫的保質期正在逐漸縮短。奶奶長長的日曆簿,與青年群體“快餐式”的情感發展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群發簡訊、隨處可借鑑的情感小作文包圍之下,這份跨過了歲月的“長情”,感動大眾的同時,也引發了很多人對於數字時代快餐文化的反思。

畢竟,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人們在書寫和等待中留存的情感,總是更加真摯。

免責宣告: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資訊僅為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有侵權請聯絡(0531) 8519 6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