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武漢好人|一聲“園長媽媽”讓她撐起特殊託管班,左腿殘疾的她照顧6位智力障礙者7年

極目新聞記者 孫婷婷

影片剪輯 孫婷婷

攝影:極目新聞記者 鄒斌

通訊員 曾穎琦

實習生 祁玥鑫 魏鑫 陳玉萱

9月17日晚9時許,60歲的朱明霞邁著不便的左腿,步履蹣跚走向書桌,準備上課的教學內容,時不時在一些作業本上謄寫詩歌,不經意間被燈光映出幾許新添的銀絲。這一沓作業本來自6位智力殘障患者,他們是一群平均年齡32歲左右,實際平均心理年齡10歲左右的“小朋友”,跟著朱明霞學習、上課。

武漢好人|一聲“園長媽媽”讓她撐起特殊託管班,左腿殘疾的她照顧6位智力障礙者7年

朱明霞給孩子們上課

朱明霞是武漢市青山區紅衛路街八大家花園“陽光家園”助殘工作室的負責人,因3歲時患上小兒麻痺症左腿落下終身殘疾,10年前開始,她就成為了轄區一群智力障礙者口中的“園長媽媽”,成為了特殊“託管班”的大家長。

一聲“園長媽媽”,她成了特殊“託管班”家長

#FormatImgID_2#

朱明霞

在武漢青山區紅衛路街八大家花園社群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有一間約4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這裡是朱明霞的“陽光家園”助殘工作室。倘若你從窗外走過,總能看見一個滿臉笑意腿腳不便的女士,身邊圍坐一群人,他們一起唱歌、背誦詩歌、做手工。這位女士就是朱明霞,還有殘疾人公益崗位葉鑫和另外兩名殘疾人幫助她一起打理陽光家園。

武漢好人|一聲“園長媽媽”讓她撐起特殊託管班,左腿殘疾的她照顧6位智力障礙者7年

朱明霞教寫字

陽光家園裡有6位特殊的學生,他們均為智力障礙患者,平均年齡32歲左右,實際平均心理年齡只有10歲左右。他們分別是小云、小可、小望、希希、楠楠和貝貝(應監護人要求化名),他們喜歡圍著朱明霞喊“園長媽媽”。朱明霞每天要教他們寫字、讀書,不定期帶著他們做手工、學做家務,鍛鍊自理能力。

本該安享家庭生活的朱明霞成為“園長媽媽”始於一段特殊的友誼。2007年,身為社群殘疾人協理員的朱明霞認識了28歲的唐氏綜合徵患者小強。

朱明霞經常走訪轄區殘疾人,第一次走訪小強家時,小強閃躲的眼神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小強因生病外表與常人不同,他害怕外界異樣的眼光,不敢出門,常年獨自關在家裡。自此以後,朱明霞經常邁著不便的左腿,來到小強家,陪著他練字、畫畫,漸漸地,小強變得開朗了,甚至會主動下樓。兩年後,小強因病去世,小強的媽媽特意當面感謝朱明霞此前的陪伴,讓她的孩子有過一段快樂時光。

“殘疾人屬於弱勢群體,他們的家庭心理包袱重,自尊心容易受傷,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作為一名殘疾人,朱明霞深有體會。

2010年,紅衛路街成立了機構為轄區的殘疾人提供託管、照料服務,2015年,小云、小望、希希、楠楠陸續被父母送了過來。這期間朱明霞參與協助管理,為了讓更多殘疾人受惠,2018年,在紅衛路街道的支援下,幫助朱明霞成立了社工組織,搭建明霞工作室,給予專項經費支援,在八大家花園社群騰出一片更大場地,完善設施裝置,供朱明霞和她的“孩子們”使用。

“我們都是雙職工家庭,孩子患有智力殘疾,沒有自理能力,隨時容易鬧脾氣,很難管教,照顧起來非常困難,只能把她關在家裡,有一個願意接收孩子的地方對我們來說。”小云的媽媽吳女士說。朱明霞就這樣全職成為這個特殊“託管班”的大家長。

邁著不便左腿學手工教課,想法設法為殘疾人找工作

“園長媽媽,我今天詩歌背完了。”隔著手機螢幕,9月17日晚上,朱明霞與小可影片。小可今年36歲,實際心理年齡只有10歲,小可媽媽張女士說,小可記性不好總是丟三落四,但每天給園長媽媽彙報學習情況的習慣卻從未忘記,只有園長媽媽說好,小可的心才能安定下來,安心睡覺。

回憶小可初到陽光家園的場景,張女士眼淚掉了下來。2019年國慶節前夕,張女士路過社群廣場,當時社群正在舉行慶祝表演活動,舞臺中央一位穿著紅馬甲的女士身後帶著一群動作不規範的孩子在廣場跳手語舞,儘管這些孩子舉止不一,但都緊緊盯著前面的紅馬甲女士,有模有樣地模仿著動作,臺下的觀眾給他們鼓掌加油。這一幕令張女士十分感動,一旁邊的居民告訴她,表演者患有智力殘疾,沒想到舞蹈跳得還不錯。

張女士大為震驚,她的女兒也是智力殘疾患者,不愛與外界溝通,無法自理,幾乎天天關在家裡。“我的女兒什麼時候也能自信地站在舞臺中央?”張女士心想,沒等表演結束,她匆忙地趕到後臺等待,一見到朱明霞,一把握住她的手,詢問要怎麼樣做才能讓孩子跟著朱明霞學習?朱明霞告訴她只管來就行。

“現在小可經常回家給我們展示每天在陽光家園學的東西,背詩歌、寫日記、做算數題,有時候幫忙給家裡做家務,這些都是園長媽媽一點點教的,完全不敢想女兒能有這麼大的變化。”談起小可的變化,張女士臉上露出些許的驕傲,她說朱明霞沒少在孩子身上費心思,鼓勵他們每天寫日記,十分耐心。

今年36歲的貝貝笑起來十分靦腆,現在每天除了到陽光家園上學,最期待的便是到八大家花園物業上班。貝貝父親侯先生說自己從未想象有一天,女兒有能力外出工作,不管賺多賺少,這對他的家庭是巨大的鼓勵和支援。侯先生告訴記者,這份工作是朱明霞推薦的,他的女兒膽子十分小,生人勿近,不愛說話,喜歡自己一個窩在家裡,之前他還要上班工作,沒有時間管孩子,自從跟著朱明霞後,孩子變化很大,願意主動說話,口齒也變清晰了。

侯先生說,為了讓他們有一份手藝,朱明霞自己搭公交車到漢正街找師傅學串珠,透過網路學習毛線編織,等她學會了手藝再一點點教給孩子們。在陽光家園的展示區裡,一面牆上擺放著編織的桌墊、手工串珠等等,這些都是朱明霞帶領孩子們做的手工產品。

武漢好人|一聲“園長媽媽”讓她撐起特殊託管班,左腿殘疾的她照顧6位智力障礙者7年

朱明霞給孩子們上課

因為這群“小朋友”動手能力差,想找到合適專案也非常困難,朱明霞曾主動找到藥店,談回了手工包裝的工作,又在街道幫助下聯絡到了一家教輔機構承接了包裝手工教材等專案,但這些專案只維持了一段時間都沒能繼續下去。

“我們都知道孩子缺乏自理能力,能照顧好自己就不錯了,但園長媽媽沒有放棄,想辦法為孩子未來著想,給他們找謀生的技能,我們作為家長也經常來幫忙做專案。”侯先生說自己打從心底感謝朱明霞。

家長感嘆愛的陽光照到心裡,連續四年為同事上門做飯

36歲的葉鑫和朱明霞共事8年,在葉鑫來之前,還有一名殘疾人小肖(應受訪者要求化名),他經歷了三次中風,還發生過車禍,身體越發難以維持日常生活,2018年,小肖回家休養。因小肖獨居生活,擔心小肖照顧不好自己,葉鑫告訴記者,在朱明霞的倡議下,大夥成立了一支志願服務隊,每週上門兩次,由朱明霞帶隊,為小肖買菜做飯、打掃房子、洗衣服。“園長媽媽用真心對我們,我也會一直堅持跟著她走下去。”葉鑫說。

在希希的母親尹女士看來,陽光家園不僅是這群特殊孩子的家園,也是他們這些特殊家庭家長的心靈港灣。“其實我們每個家庭多少都有‘自卑感’,別人不好意思在我們面前談孩子,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說,大家心裡苦,但是在園長媽媽這裡,我們可以開心地暢所欲言。”尹女士說,朱明霞經常會組織家長們聚會,大家一起做飯、包餃子、吃湯圓。“她真的幫助我們解決了‘心裡的自卑感’,愛的陽光照到心裡,園長媽媽教會孩子們互相關心和關愛,他們還多了朋友。”回想這些年來的經歷,尹女士漸漸地紅了眼圈。

談及陽光家園的未來,朱明霞坦言,她希望能夠找到合適的手工活和銷路,讓這群孩子們動手參與,目前他們做出的手工藝產品主要靠街道幫忙銷售。“他們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收入,這樣才能真正幫助他們融入社會,自信起來,認可自己。”朱明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