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清朝有一種懲罰,名叫“鎖帶杆墩”,從留下的照片你就知道厲害了

眾所周知,刑罰是懲罰犯罪之人的一種手段,從古至今各種刑罰也不計其數。比如,在晚清時期有一種特別的鎖帶杆墩,專家們研究了多年也感覺毫無頭緒,直到發現了一張老照片才恍然大悟。究竟什麼是鎖帶杆墩呢?它又有什麼獨特之處呢?下面就讓小編來給您從頭揭秘。

清朝有一種懲罰,名叫“鎖帶杆墩”,從留下的照片你就知道厲害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的刑罰制度十分完善,早在先秦時期就形成了所謂的“五刑”,即墨刑(臉上刻字),劓刑(割鼻),剕刑(割雙腳或單腳),宮刑(閹割),大辟(砍頭)。由於先秦時期的“五刑”過於殘忍,於是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髮展,到隋唐形成了“新五刑”,即笞(鞭打),杖(打板子),徒(監禁),流(流放)和死(砍頭),並一直延續到清朝。

清朝有一種懲罰,名叫“鎖帶杆墩”,從留下的照片你就知道厲害了

透過影視劇,我們對古代刑罰或許都有一定的瞭解,比如在明清影視劇中出現的囚犯,他們都會戴上一種刑具,即枷和鎖。所謂“枷”就是兩塊木板,合在一起的時候正和套住犯人的頸部和雙手,而“鎖”就是指枷上的鎖具以及犯人雙手和雙腳上鐐銬的鎖。通常,一塊枷都有四五十斤重,而且犯人必須二十四小時佩戴,一般人難以忍受。

枷鎖束縛了犯人的自由,行動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最關鍵的是被如此重的東西壓著,肩膀和雙臂都承擔著極大負重,甚至很多年老體衰的犯人要不了幾天就被壓死了。由此可見,枷鎖本是一種刑具,但後來卻也演變成了一種刑罰,即讓犯人佩戴枷鎖關押以作懲罰。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枷鎖很厲害,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枷鎖也在發生著變化,以適應新的刑罰制度,比如晚清時期,在北方地區就出現了一種鎖帶杆墩。

清朝有一種懲罰,名叫“鎖帶杆墩”,從留下的照片你就知道厲害了

在清代的《刑法志》中,歷史學家們發現了有關鎖帶杆墩的記載,但內容卻不甚詳細,就連專家們一開始都看得雲裡霧裡,又何況是我們這樣的普通讀者。專家們經過深入研究,首先毫無疑問的表示,鎖帶杆墩是枷鎖刑罰的一種衍生,或者是升級,比佩戴枷鎖要更加讓人難受。其次,專家們還可以確定,鎖帶杆墩通常只對當時嚴重的犯罪適用,由此也可見不會輕易對犯罪之人適用鎖帶杆墩,而這也側面反映其嚴厲程度。後來,專家們通《大清律例》中的“獄具圖”,找到了類似於鎖帶杆墩的東西,發現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鎖帶和杆墩。所謂“鎖帶”,其實是相應的一種鎖具,而“杆墩”,顧名思義就是插杆子的石墩。

清朝有一種懲罰,名叫“鎖帶杆墩”,從留下的照片你就知道厲害了

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鎖帶杆墩,專家們還翻閱了大量的民間資料,比如清末民初時期的報紙和老照片,希望能發現一些有關鎖帶杆墩的記載。果然,皇天不負有心人,專家們在檔案館找到了許多民國時期的外國記者拍的照片,其中有張黑白照片記錄了一位當時的犯人,但也有專家認為他是一名乞丐。不管是囚犯還是乞丐,專家們發現他手拿一根鐵棒,看起來行動還十分吃力,可以推測鐵棒重量不輕。此外,在他的脖子上還戴了一個鐵鏈項圈,然後腳脖上也有一個鐵鏈項圈,而這兩個鐵圈都透過鐵鏈拴在他的鐵棒子上面。

清朝有一種懲罰,名叫“鎖帶杆墩”,從留下的照片你就知道厲害了

專家們表示,這或許就是史料中記載的鎖帶杆墩。仔細觀察,也許鎖帶杆墩沒有給囚犯很大的壓力,不會像枷鎖一樣束縛囚犯,但是鎖帶杆墩的厲害之處是限制了囚犯的行動和自由,不能奔跑,甚至是快速行動都不行。此外,鎖帶杆墩其實還有配套的杆墩,即將囚犯手裡拿的鐵棒固定在一個特製石墩上。專家們研究表明,在清末的時候,官府會對盜賊使用鎖帶杆墩,首先是限制其人身自由,以免再去其他地方盜竊或搶劫,此外也起到警示的作用,還將盜賊束縛的杆墩上放置鬧市,震懾其他潛在的盜賊,同時也安撫民心。

除了肉體上的痛苦,鎖帶杆墩還有心理上的折磨,讓這些囚犯就像牲畜一樣被栓著,故此,久而久之對囚犯本身也起到了良好的教化作用。不過,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刑罰制度也在變得越來越文明,因此鎖帶杆墩後來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更為私密性的監禁處罰,同樣也能起到威懾和教化等作用。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律法》作者:劉廣安,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