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除了電熱毯外,歐洲還搶購中國的液化天然氣船

除了電熱毯外,歐洲還搶購中國的液化天然氣船

文/行走斯圖卡

為了打垮歐洲經濟、給資本尋找抄底的機會,華盛頓挑起了俄烏衝突,並且如願引發了歐洲的能源危機;甚至為了加一把火,不僅擴大俄烏衝突的規模,還很有可能破壞了俄歐之間重要的“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氣管道。

可以說,今年冬天,歐洲將會很受煎熬——誰能成為解救歐洲的“白衣騎士”?此前有西方媒體報道稱,中國正在向歐洲國家轉售多餘的天然氣;除此之外,不少網友們還發現,中國向歐洲出口的電熱毯、電熱器數量劇增,有廠家的歐洲訂單數量增加了數倍。但是出口一些小商品就能讓我們滿足嗎?很明顯,格局小了!

觀察人士發現,隨著歐洲天然氣的短缺現象不斷加劇,國際市場對LNG船的需求急劇上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都開始指望中國能夠擴大LNG船的產能。

評論稱,儘管歐洲表示已經完成了天然氣儲備量目標的80%,但實際上也只夠秋冬兩季六個月中使用兩個月,歐洲還必須大量進口天然氣;隨著美國天然氣在歐洲市場佔據核心地位,跨大西洋的液化天然氣運輸量劇增,然而目前大西洋上已經沒有更多的LNG船可用。

截至目前,全球有696艘專門用於運輸液化天然氣的LNG船,但其中80%正在或等待建造;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產能引起了國際能源商和船舶運營商的關注。韓國是LNG船建造的強者,2022年1月到8月份,全球111艘LNG船訂單中,有83艘由韓國造船三巨頭宇造船、三星重工、現代重工瓜分;但是韓國造船工業有著自身的潛在危機,儘管這三個巨頭可以建造LNG這種高階船舶,但是它們本身卻是年年鉅額虧損,大量熟練工人才裁撤、產能充滿了不確定性。

因此行業人士認為,全球高階船舶建造的未來在於中國。韓國拿下111艘LNG船訂單中的83艘,剩下28艘全部被中國承包,顯示出中國作為後起之秀,在這一造船領域的強勁實力。

據工信部資料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的噸位數,分別佔世界總量的45。2%、50。8%和47。8%,國際市場份額均位居世界第一。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表示,預計中國將在2022年完成船舶建造總噸位達4000萬噸,相當於一年完成美國整個二戰期間的造船總噸位——除此之外,中國還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同時建造8萬餘噸級航母、27萬立方米級LNG船、13萬噸級豪華郵輪的國家——誇張點說,只要錢和圖紙到位,“殲星艦”都能給你造出來。

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當機會來到面前時,得有一副好身手將它抓住。當俄羅斯將國際局勢攪得一團糟時,所有國家不是在比拼誰“英明神武”、而是比誰犯錯少。當西方有些媒體用“酸葡萄”的語氣報道中國正在“獲利”時,首先得想想為啥不是自己成為“贏家”;我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