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去海底撈,改吃街邊串,為了省錢,這屆年輕人真拼

不去海底撈,改吃街邊串,為了省錢,這屆年輕人真拼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時代週報(ID:timeweekly),作者:周夢梅,創業邦經授權釋出。

“我常去的餐館,從海底撈變成了街邊串串店。” 26歲的林浩(化名)調侃自己已加入“消費 降級”大軍。

多份與年輕人相關的消費報告表明,年輕人消費趨勢已發生明顯變化,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漸趨理性,對健康、財務及未來規劃的關注度明顯上升。

在各大社交平臺上,“消費 降級”“拒絕精緻窮”成為熱詞。豆瓣平臺上,“今天消費 降級了嗎?”話題,參與小組成員已達36萬名。在微博平臺,消費 降級話題討論次數達到2。6萬次。小紅書平臺上,一則名為“2022年消費 降級,理性消費”的帖子,已超10萬人點贊跟帖。

與此同時,年輕人的儲蓄意識日漸增強。富達國際釋出的《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稱,18-34歲年輕一代的儲蓄比例正在上升,月儲蓄金額均值為1624元,儲蓄率創下2018年以來新高,年輕人更加註重改善財務健康狀況。

“經濟壓力和開銷場景增加,在倒逼消費者更理性。” 有分析指出,年輕人消費觀發生變化,主要是由於理財觀念增強、更懂得合理規劃收入用途,也有部分人意識到“月光”危害。

主動還是被動減少開支?

非剛需不購買,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消費共識。

5月16日,是李銳(化名)執行“非剛需不購買”計劃的第100天。過去三個多月,她只添置了一條夏季短褲。“上個月,我花費了3300多元,日常開銷最多的地方是食物和日用品,其次是給寵物買貓砂和罐頭。”李銳仔細地算著賬。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買菜做飯減少外賣次數、用瓶裝酸奶代替奶茶……”李銳總結起“省錢大法”,話停不下來,笑稱已過起了“低配生活”。

在這之前,李銳是名副其實的“花唄少女”。回顧2021年,她的花唄賬單每月都有近1萬元支出。男朋友的工作變動,讓她痛下決心改變。

李銳和男朋友都在網際網路行業就職,一同計劃兩年後在杭州買房結婚。“今年,他換了工作,但工資不增反降。”男友儘管心有不甘,但這已是Offer中綜合條件最好的那個。李銳苦笑道,“開源不行,就得節流。”

林浩(化名)則是源於投資不謹慎。

從2020年下半年,基金市場行情火爆,林浩購買的幾隻基金淨值快速增長,賬戶每日浮盈一度趕超他的日均薪資。2020年年底,林浩逐步將手中閒錢追加進基金。高額收益也給他帶來財富底氣,便貸款買了一輛寶馬X3。

然而,進入2022年,權益市場波動,林浩所購基金淨值大幅回撤,損失慘重。眼看基金賬戶餘額不斷縮水,林浩壓力倍增,主動選擇降低支出。

眼下,林浩每月6000多元的房貸,4000元車貸。為省下養車費用,五一期間他將車開回老家,改坐公司班車通勤,還把健身私教課低價轉讓。“每個月還完車貸房貸,手裡基本就沒有餘錢。”林浩對未來仍然保持樂觀,“等到基金上漲,就要贖回離場,再把車貸還清。”

儲蓄意識加強

年輕人的儲蓄意識也在日漸加強。

在深圳工作多年的Kara,在廣告公司擔任專案經理。公司發展正處上升期,她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我去年年底拿到了20多萬的專案獎金。”Kara的生活壓力並不大,也在主動縮減開支。“化妝品、護膚品可以買分裝和試用小樣,試錯成本低;肯德基、麥當勞可以在淘寶和閒魚上找到優惠券。”談及省錢妙招,Kara如數家珍。

早幾年,Kara是典型的都市白領生活習慣。打卡網紅餐廳,和閨蜜去商場購物,是她的日常生活。Kara稱,臥室堆積的衣服、鞋子,曾一度多到沒地方下腳。

“2020年,好友拿出30萬元儲蓄去愛爾蘭留學。而我工作五年,卻沒存下錢。”這件事讓Kara備受啟發。

2021年下半年,Kara制定計劃——3年要存50萬元。“以後想用這筆錢回老家做一些輕創業的專案,過慢節奏生活。”Kara依舊注重生活品質,只是不再去盒馬鮮生夠買水果鮮花,而是熟練地用起了多多買菜,偶爾網購鮮花。看到心儀的衣服,她會先上網搜尋同款,反覆比價再下單。

95後劉倩麗(化名)也是“非剛需不購買”當中的一員。在她看來,跟著劉畊宏跳健身操和去健身房練動感單車,效果沒有不同,“但在家看抖音練操,不花錢。”

劉倩麗一般只在換季打折時出手購買服飾。出租屋的小家電和傢俱也從閒魚上淘來的。“搬家時,帶不走的東西我要再賣給舊貨店老闆。”劉倩麗表示,在滿足生活基本需求後,可以把錢省下來去做真正對自己有意義的事,這才是真正高質量的消費。

事實上,選擇“人間清醒式消費”人並不在少數。據北京師範大學釋出的《2021新青年時尚消費趨勢發展報告》,近七成新青年時尚消費者在購物時首要考慮價效比因素,消費時更趨於理性。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釋出的《2021年度消費趨勢盤點報告》顯示,年輕人消費態度上,有58。6%的消費者選擇“只買需要的”,有18。6%的消費者選擇“在可承受範圍內隨心購買”。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