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明朝土木堡之變後,瓦剌俘虜了明英宗,為何會送還?

明代土木堡之變後,瓦剌貴族首領也先俘虜了明英宗,待以優禮。英宗可以留幾個貼身隨從,他們都是在戰場上被抓到的明軍倖存者。

沒有這些隨從的幫助,英宗連馬也上不了,像樣的文書也寫不了,腳也暖不熱。

也先的弟弟負責看管英宗。作為一名蒙古王子,他最出名的事情就是手中有一個漢家天子。

英宗經常參加宴會和娛樂,但是拒絕迎娶蒙古妻子,包括也先的親妹妹。

英宗並沒有為這段經歷難過,回到北京,依然仿照在蒙古的方式舉行宴飲,而且花樣翻新。

明朝土木堡之變後,瓦剌俘虜了明英宗,為何會送還?

其實,結局一開始就註定了,一旦也先決定不殺英宗,送還英宗就是遲早的事。

問題是如何送還、何時送還、為何種目的送還。

手中掌握著英宗,隨時可以嚮明朝勒索財物。英宗被俘後,第一次送信給郕王和朝廷,確認英宗被俘的訊息後,皇太后、皇后就在宮中到處蒐羅金銀珠寶,想贖回英宗。

也先並不反對這種一手交錢一手交人的解決方法,這一仗,他沒有動員全蒙古的軍事資源,原以為能用驢子馱回一些零散的戰利品就不錯了,萬萬沒想到能夠俘虜對方的皇帝。

事已至此,怎樣利用英宗,才能實現也先和整個蒙古的最大利益呢?

也先出兵大概只是為了試探長城沿線明軍的防禦,逼迫明軍後退,透過談判得到不少經濟上的好處,好讓其他蒙古酋長佩服。

這是他將自己打造成新的全蒙古共主、歷代大汗的繼承人的第一步。

外線長城的諸據點,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於14世紀最後的25年間修建的,有些遠在長城以北二三百里。這些據點各自獨立,難以維持;15世紀早期,大部分據點已經廢棄或後撤。將它們移近長城的過程中,明廷希望更加依靠政治手段,對蒙古各部分而治之,坐收漁利,並且儘可能地以使用政治手段為主。

這時,明廷必須更加依靠長城上的一連串堡壘。

明朝土木堡之變後,瓦剌俘虜了明英宗,為何會送還?

只有漢族王朝統治中國,長城才會發揮作用。

10世紀早期,契丹人曾突破長城,從此,少數民族開始進入長城以內地區,控制範圍時大時小,直到1368年漢人王朝建立為止。

那時,長城已經廢棄多年,不再連續。從15世紀早期起,明廷開始修復長城。它並非牢不可破,蒙古人常常突破沒有防守的關口。

宣府和大同是長城上的兩個重要關口,相距二三百里(宣府更近北京,在北京西北)。這兩鎮是捍蔽京師的重鎮,也是出擊塞外的基地。500年前,契丹人首次突破長城便發生在這兩處。1449年夏,也先將大軍分作四路,中間兩路主力分別劍指大同和宣府,第三路攻略東翼的熱河,第四路攻略西翼的甘肅,為的是分散明軍的兵力。

如果蒙古進攻得手,可以迫使明軍放棄大同,繼續後撤據點,甚至退到草原邊緣之外。這對於也先塑造自己的共主地位或論證自己的共主資格,已經足夠了。

現實是,他俘虜了明朝皇帝,殲滅了50萬明軍,繳獲大量的戰利品。整個形勢好得出乎意料。

也先還俘虜了一個叫喜寧的宦官。

他是漢化的蒙古人,也是權閹王振的心腹。喜寧竭力討好也先,向他透露很多明朝的政治軍事內情。接下來幾個月,他變成蒙古人的大軍師。也先被喜寧的建議弄得暈頭轉向。

喜寧鼓勵他扮演一個更重要的角色,他沒有多少時間理解這個角色。喜寧建議他利用英宗賺開邊關的大門,並告訴他,向大明朝廷傳送什麼樣的書信可以勒索更多的贖金,還建議以護送英宗回京為藉口,率大軍越過長城,直逼北京城下。

如果也先能夠見好就收,取得的成功肯定比任何人預想的都大。但他總是舉棋不定,得隴望蜀,結果,新目標沒有達到,舊的成就也一併喪失了。

也先沒能從土木堡的大勝中獲得立竿見影的好處,暫時返回了草原。他要將鋪得太散的兵力聚攏起來。當時的明朝史書記載,50萬明軍是被不到2萬蒙古騎兵殲滅的。即使考慮誤差,這個記載也說明,也先只是率領自己大軍的一部,在土木堡作戰的只是這一部分的前鋒。土木堡之役後,他必須回撤,同主力會合,與其他酋長謀劃下一步的行動。

明朝土木堡之變後,瓦剌俘虜了明英宗,為何會送還?

10月末,他聽從喜寧的建議,挾英宗為擋箭牌,進逼北京。

土木堡之變結束了宦官腐敗無能的統治,一批進取有為的官員走上前臺。

之後的一個半月,本來是也先可以利用的時間。前兵部侍郎、現兵部尚書于謙團結一批能幹的官員掌握了朝局,擁戴郕王繼位(年號景泰)。朝廷遙尊英宗為“太上皇”,意為前任皇帝。

這樣一來,也先能利用英宗得到的東西就大大減少了。于謙等人重整軍隊,修築防禦工事,將通州的存糧全部移入北京城內,堅定了守城勝利的信心。

10月27日,也先率軍包圍北京。他讓英宗一同到北京城外等待談判。明廷的答覆是:“社稷為重,君為輕。”明朝不會為贖回英宗答應什麼條件。

交涉失敗,也先開始武力進攻,結果,每一次戰鬥都以失敗告終。

圍城5日之後,也先於10月31日退兵,沿途燒殺搶掠,沒有攻克一處衛所。

蒙古軍的挫敗似乎證明土木堡的勝利只是天上掉餡餅,在真正的戰爭中,也先難以戰勝組織嚴密、指揮得當的明軍。13世紀蒙古人橫絕一世的武力並沒有保持到15世紀。

喜寧之於也先,簡直像王振之於英宗。他仍然不斷地向也先提出宏大的目標。

第一個方案是,在中國的蒙古人(北直隸和山東人數尤其眾多)將揭竿而起,響應蒙古兄弟從草原殺入。也先可以從山西突破長城,另派一路騎兵直趨大運河,切斷北京到長江的運輸線,然後奪取南京,擁英宗在南京復位,與北京分庭抗禮。

第二個方案是,武力逼迫明朝從北京遷都南京,恢復北京在忽必烈定都時的“大都”之名。

明朝土木堡之變後,瓦剌俘虜了明英宗,為何會送還?

這些想法顯然誤導了也先。也先派他與明朝談判,明方不再講“不斬來使”的規矩,將他處死。

也先失去了喜寧這個“中國通”,沒有人再為他謀劃宏大的戰略。他退回草原,重新與北京談判,正式恢復了極少中斷的朝貢關係。

次年(1450年),他將英宗送還北京,沒有附帶任何條件。從他的角度講,這一事件就此結束。他在蒙古的領袖地位遭到質疑,影響力隨之下降,幾年之後被自己人殺死。

一個多世紀以來,最宏大的蒙古崛起的努力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