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張文宏:超一流的原始創新不該有KPI

張文宏:超一流的原始創新不該有KPI

圖為張文宏在第三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醫療健康產業峰會上。復旦管院供圖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燁捷)中國的生物醫藥能否打造世界級的“First-in-Class”?到底該如何正確地實現科技創新?又該怎樣合理地完成市場轉化?近日,在第三屆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醫療健康產業峰會圓桌對話環節上,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圍繞“細胞與基因領域技術創新的產業化和國際化”這一核心主題,與來自健康領域的學者、嘉賓、校友們展開了深度探討。

“我個人認為關鍵還是在於,讓科創迴歸科創,讓市場迴歸市場,一切都應該成為水到渠成的事。”張文宏說。

他指出,過分強調“科技轉化”,一定程度上束縛了科研的生命力。他說,創新轉化為什麼有時候很快,有時候又很慢?這其中涉及“Me-too”和“First-in-Class”的區別。如果僅僅只是做“Me-too、Me-better”的東西,那自然會非常快,畢竟對他人的模仿從來都很容易。但是如果你想要率先發出一種美妙無比、獨一無二的“聲音”,成為世界範圍的“First-in-Class”,那必然要經歷漫長的摸索過程,面對無盡的未知挑戰。

他以20世紀50年代沃森和克里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故事為例說,當時人們不過是覺得這揭示了生命的結構而已,沒有人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更無法預料到未來是否會成長為一個全新的產業。

他認為,這也恰恰反襯出了今天我們的科技創新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往往過分強調科技創新轉化的重要性,而忽視了科研行為本身。

“在中國的科技創新領域,有很多科學家如果只是純粹做科研,往往會變得窮困潦倒,這就迫使他們在每發現一個新事物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立刻開展進一步研究,而是趕緊成立一家自己的公司,然後把大量時間浪費在市場轉化、企業經營等自己並不擅長的瑣事之中。”張文宏說,有些科學家可能會對自己的一點新發現而沾沾自喜,積極進軍產業界,以期快速變現暴富,但殊不知科技創新最終何時能夠成熟轉化,往往是難以預料的。

“如果所有人都只是盯著產業轉化的一畝三分地來做科研創新,而不是憑藉自身對於某個感興趣領域的終身熱愛,那麼這種科技創新很難擁有長久的生命力。”張文宏說,雖然我們現在各行各業都講究KPI,但是對於最頂尖的科學家來講,原始創新恰恰不應該有KPI。

“愛因斯坦在20來歲的時候成功解釋光電效應,並創立了狹義相對論,但是他的後半生卻鑽進了牛角尖,沉迷於自己的統一場理論中不再有偉大的發現。但普林斯頓不會因為他沒有新的產出而否定他是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全球更不會這樣認為,也不會這樣要求他。”張文宏說,創新跟轉化是兩碼事,“一個科學家如果老是想著把創新轉化為技術,那肯定算不上真正頂尖的科學家。”

他介紹,自己每每跟學術帶頭人們溝通交流的時候,總是積極鼓勵他們在國家資金支援之下,大膽朝著社會公認有意義的方向持續深入研究下去,尋找更多的創新發現,“我不會刻意為他們設定各種KPI或者條條框框。”

張文宏說,自己始終相信,只要科研環境足夠純粹、資金投入力度足夠充裕,科學家們就會產生越來越多的創新思路,“甚至吸引到海外優秀的科學家也積極加入並投身其中,逐步將創新發現推向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