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1399年8月6日,剛建立31年的明朝重新燃起了戰火。

戰火不是來自蒙古,也不是來自朝鮮,而是來自內部,屬於窩裡反。起因是剛剛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聽從大臣的建議,要削藩。

削藩的物件是朱元璋的兒子,朱允炆的叔叔們。周王、代王、齊王、湘王首當其衝,被建文帝削藩成功,然後,建文帝把矛頭對準了最有實力的燕王朱棣。

朱棣如何肯坐以待斃,怒而打出靖難旗號,提出清君側,拉起造反隊伍,經過三年的惡戰,朱棣笑到了最後。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1402年7月13日,燕王在眾將的歡呼聲中,昂首挺胸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

不久,朱棣在群臣的擁戴下登上皇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

朱棣雖然沒有像哥哥朱標那樣,接受過帝王上崗培訓,但是他無師自通,天生就是搞政治的料。再加上他繼承了父親朱元璋的基因,搞政治對他一點都不陌生。

新皇帝上任之後的第一件事是樹立威信,想樹立威信就必須高屋建甌,給自己包裝出一個正統模樣,突出法理性和先進性。

孔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老百姓最講究的就是正統。而朱棣以臣子的身份推翻了建文帝的政權,大家嘴上不說,心裡也在質疑。

總之,朝野暗流湧動,危機四伏。因此,朱棣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秋後算賬,清除朱允炆的餘黨。

朱允炆當了幾年皇帝,文武百官幾乎都是他的親信,不能全部殺了,朱棣要有所選擇,只殺那些思想最反動的,最恨自己、也是自己最恨的人。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那麼,誰是朱棣最恨的人?

削藩的壞主意,是建文帝智囊齊泰、黃子澄出的,當然要先殺他們。

這兩人逃過此劫了嗎?

南京被攻佔時,這兩個“奸臣”都不在城內,建文帝失蹤,朱棣進城,兩人分頭逃跑。

齊泰當時騎的是白馬,太引人注目,他急中生智用墨汁將馬染成黑色出逃。但是他忘記了,馬兒長途跋涉累得氣喘吁吁,是要出汗的。這一出汗,墨汁被沖淡了,馬兒露出原形,反而弄巧成拙被燕王計程車兵看出破綻,將他抓獲,押解到南京。

而黃子澄也被民眾舉報,被抓到南京。

朱棣聞訊大喜,打算將二人跟方孝孺一起殺掉。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剛才不是說過首惡只有二人?怎麼這時候冒出來一個人?

原來,方孝孺雖然不是削藩的倡導者,但也是建文帝團隊的重要成員,為朱允炆出來不少“惡毒”的主意。而且在朱棣要他歸順,起草即位詔書的時候,他寧死不照辦。

於是,朱棣就將這三個死硬分子一起處決。

雖然這樣,根據犯罪情節不同,處置手段也不盡相同。

齊泰大卸八塊,黃子澄碎屍萬段,方孝孺五馬分屍,前二人是株連九族,方孝孺是株連十族。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之所以區別對待,是因為朱棣勸降的時候,威脅方孝孺說,你不怕株連九族嗎?

方孝孺來了一句:“株連十族,又如何?”

如此一來,把朱棣氣得半死:好主意,朕就成全你,滅了你十族。

殺了建議削藩的元兇之後,朱棣覺得總覺得晚上睡覺還不踏實,好像漏掉了誰,可一時半刻想不起來。

這天晚上,他做了個噩夢,夢到地震,地動山搖,一塊巨石向自己砸來,他急忙起身躲避,卻怎麼都翻不動身,眼看石頭就要落下,他大叫一身,醒了過來。

醒來之後,渾身出了一身冷汗,衣服都被冷汗溼透。

驚醒之後,朱棣才猛然想起,還有個心腹之患沒有除掉,這人比已經除掉的那三個人還不是東西,殊為可恨。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此人在朱允炆團隊裡不那麼有名,但確實是朱棣的一塊心病,他名叫鐵鉉。

鐵鉉,生於公元1366年,河南鄧州人,祖先是回人 。

此人工作能力突出,在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就嶄露頭角,深受賞識。洪武年間,鐵鉉由國子生授職禮科給事中;後來,他被調任為都督府的法官——斷事。

都督府可不是地方機構,是明代初年設定的全軍最高指揮機關。換言之,鐵鉉是專門處理軍隊訴訟案件的,任務重,責任大。

當時鐵鉉思路清晰,判斷能力強,斷案能力也非同小可。軍中的案件他都能明斷,贏得一片讚譽,朱元璋得知後非常讚賞,專門賜字“鼎石”。

朱元璋冊立孫子朱允炆為接班人的時候,專門把這個皇孫叫到身邊,向他推薦了鐵鉉。

爺爺朱元璋的話,建文帝朱允炆記在心裡,上任之後就將鐵鉉調到山東任參政。

參政這個職務類似於道臺,明代一級行政區的長官為布政使,參政則是布政使的副手,也就是副省長,級別是三品官,負責糧儲、屯田、驛傳、水利、撫民等事體,相當於現在的省水利、農業、郵政、民政廳長。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按說鐵鉉這個職務,不參與建文帝朱允炆的決策,跟朱棣不該有什麼深仇大恨,為什麼會被他當做眼中釘?

1399年,朱允炆打響削藩戰役之後,派遣三軍統帥李景隆率領50萬大軍,浩浩蕩蕩北伐進攻朱棣。

這麼多軍隊,糧草和軍餉是個大事,它關係到軍事行動的成敗,誰來負責呢?

建文帝左思右想,想到了鐵鉉。

鐵鉉負責後勤保障工作,果然非常出色,糧草供應到位,軍餉發放也和及時。

要知道50萬大軍都是血氣方剛的漢子,每人每天就打一公斤糧食計算,其中如果10萬騎兵,一匹戰馬也要8公斤草料。這樣算下來,每天消耗糧草在1300噸左右。

而且一個戰士需要三個後勤兵,即古人所說的三夫一兵。

50萬大軍參戰,少說要100萬民工支援前線。

如此大的消耗,想都不敢想,而鐵鉉硬是完成了,真是不可思議。

如果鐵鉉僅僅是負責後勤供應也就罷了,他還率兵跟朱棣死磕,差點要了朱棣的命。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帶領60萬(增兵10萬)在河北白河溝與燕軍決戰失利,一潰千里。

鐵鉉與高巍、盛庸等人一起,敗退到濟南固守。當年六月八日,燕王朱棣親自率軍包圍了濟南城。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朱棣見濟南城固若金湯,不想強攻,就打算勸降。他讓人用箭把勸降書射進城內,等待守軍積極迴應。可是回信收到後,朱棣拆開一看,差點沒把鼻子氣歪了。

原來,鐵鉉收到勸降書之後,讓一個叫高賢寧的文人寫了一篇名為《周公輔成王論》的論文回給了朱棣。

那意思是說,朱棣啊朱棣,你應該學習周公好榜樣,一心一意輔佐侄子周成王,現在你這樣做不對,趕緊收兵還來得及,我們就饒你一命。

朱棣一看暴跳如雷,下令不惜代價攻城。而鐵鉉和都指揮盛庸早就做了死守濟南城的打算,並且動員全城百姓守城。

由於城裡軍民一心,朱棣攻了三個月都沒有拿下。氣急敗壞的朱棣就想到了一個壞主意,打算把黃河大堤掘開,引黃河水把城裡軍民都淹死。

鐵鉉一看急了,為了濟南百姓的安危,鐵鉉派人告訴朱棣,打算投降。

朱棣興高采烈,打算進城受降。

誰知道鐵鉉並沒有真的打算投降,他吩咐手下在城門上放了千斤鐵閘,準備在朱棣進城的時候放下鐵閘,將其砸成肉泥。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當朱棣來到城門下的時候,上面士兵將鐵閘放下,但是朱棣命大,鐵閘只砸中了朱棣的馬頭,他本人安然無恙。

身邊的侍衛見勢不妙,立即將朱棣扶上自己的馬,跑回自己的軍營。

不僅如此,鐵鉉還在朱棣大舉攻城、即將萬炮齊發的時候,把老朱的畫像擺在城頭上。就在你老爺子的目光下,你來轟吧!

朱棣一看沒了主意,總不能向自己老爸開火吧,只好悻悻撤軍。

這三件事情讓朱棣對鐵鉉恨之入骨,恨得牙根癢癢,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不管怎麼說,濟南城終於守住了,朱允炆大喜,立即提拔其擔任山東布政使。不久,鐵鉉再次受到提拔,擔任了兵部尚書。濟南保衛戰勝利之後,山東軍民受到鼓舞,朱棣大軍止步不前,濟南成為朱棣的傷心地。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為了打破僵局,朱棣採用了軍師姚廣孝的計謀,繞過山東,長驅直入奔襲南京城,這才扭轉戰局,取得了靖難之役的勝利。

因此,朱棣對鐵鉉懷恨在心,登基後要報仇雪恨,除掉鐵鉉,此人在永樂帝朱棣心上留下了極大的陰影,成為他的心病。

不過最初朱棣並沒有打算殺鐵鉉,打算勸降他,以此向天下人表示,我朱老四胸懷寬廣,不計舊怨,像鐵鉉這樣的死硬分子我都原諒了,大家就不要再有什麼顧慮,忘掉一切向前看。

這時候鐵鉉已經成為階下囚,被押回京城。但是他根本不買朱棣的賬,背對朱棣,破口大罵。

朱棣勸他消消氣,只要面向自己,好好說話,以前的事就一筆勾銷。然而鐵鉉這個硬漢依舊大罵不止,說朱棣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朱棣一看這小子跟方孝孺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都不怕死,都是硬骨頭,他終於失去耐心。既然你不讓朕當寬宏大量的榜樣,那就讓你們成為我殺一儆百的活教材吧。

失去理智的朱棣咆哮著,讓人割下鐵鉉的耳朵、鼻子,烤熟之後塞到他口中,問他味道怎麼樣?

鐵鉉強忍疼痛冷笑著說:忠臣孝子的肉,味道好極了!

這時候,輪到朱棣恐懼了,他不明白,這世界上為什麼還有跟方孝孺和鐵鉉不怕死的鐵漢。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當年十月十七日,鐵鉉從容受刑,被朱棣磔殺於鬧市之中。行刑時他已經被割掉舌頭,但面無懼色。

三十七歲的鐵鉉走了,朱棣恐怕也未必不再做噩夢。

鐵鉉被殺後,不知道為什麼,朱棣法外開恩,並沒有像對待方孝孺那樣對他株連九族。

鐵鉉83歲的父親鐵仲名,71歲的母親薛氏,被流放到海南,不久先後病故。

妻楊氏,被髮配到教坊司,不久病逝。

其長子、12歲的鐵福安,在鐵鉉被處決後,被髮配河池戍邊,不知所終。

次子,7歲的康七,第二年在鞍轡局(負責戰馬裝具的生產的廠家)病故。

鐵鉉兩名女兒,也被交付教坊司。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在王朝更迭的時候,往往會有兩種舊臣,一種順應局勢,成為識時務的俊傑,當了貳臣。一種寧死不屈,成為烈士。

前者風光一時,但是被後來人鄙視,列入《貳臣傳》;後者當時下場慘烈,被後人敬仰。

自明代中葉起,當時的官府便開始為鐵鉉豎立塑像,紀念他。

他們為鐵鉉及其他六名為反抗朱棣遇害的人建立了七忠祠,表達對他的敬意。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在山東各地,有許多鐵公祠廟,都是為了祭奉鐵鉉而建立,濟南人民更視其為鄉土神或城隍爺,希望他保佑這片土地上的人們。

到了清代,人們也沒有忘記這位錚錚鐵骨的漢子。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山東鹽運使阿林保在濟南大明湖畔北岸修建了鐵公祠,用來祭祀這位忠烈之士。

這樣一位忠烈之士卻被朱棣殘殺,是不是顯得他心胸太狹窄了?可見朱棣和朱元璋一樣,雖說都是有魄力的君王,但也是殘暴之君,心胸難言寬廣。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但是這樣說也不全對,因為朱棣畢竟還任用了不少建文帝的大臣,比如夏原吉。

夏原吉和鐵鉉一樣也是能臣,也受到朱元璋賞識,在建文初年(1398年),升任戶部右侍郎。

朱棣即位後,有人把夏原吉抓了過去,希望將他處斬。可是朱棣卻做出驚人舉動,不但將其釋放,還提拔他為戶部尚書。

大臣們紛紛上書說:皇上,這人可是朱允炆的人,是我們的敵人,不能重用;您要是真想作秀,顯示您胸懷寬廣,給他個閒職做就可以了。

朱棣卻不以為然地說:“夏原吉是太祖皇帝看好的人,我不能埋沒人才。”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夏原吉本來以為自己必死無疑,畢竟方孝孺和鐵鉉的下場在那放著。誰知道朱棣不但沒有殺自己,反而重用自己,讓自己擔任要職。因此,夏原吉感激涕零,發誓要為朱棣奮鬥終生。

在朱棣61歲時,斷然決定出兵漠北,進行第五次北伐。

夏原吉不顧個人安危,在朝堂上站了出來極力勸阻:皇上,你不該窮兵黷武,勞民傷財,我們之前多次出兵都以失敗告終,如今已經內外交困,再這樣下去非常危險。

俗話說忠言逆耳,皇帝沒有幾個能聽進去的。朱棣聞聽大怒,下令將其免職,並且抄家,還羅織罪名投入大牢裡。

第二年(1422年)朱棣不聽勸阻北征,因糧盡而返。在回到榆木川時,皇上突然患病,而且病得不輕。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臨終時他對左右說:“現在我才知道,夏原吉是為了我好。”

朱棣死前不提自己的長子朱高熾,也沒喊皇孫朱瞻基的名字,卻直呼夏原吉,顯然就是讓人傳話給太子朱高熾,你要重用夏原吉,他對咱朱家來說,是一塊寶啊。

夏原吉果然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在明仁宗朱高熾去世,其子朱瞻基即位(明宣宗),漢王朱高煦造反的關鍵時刻,夏原吉站出來力排眾議,主張皇上出兵。

他還舉了一個反面的例子,說當年建文帝就是沒有御駕親征,才導致最後跟燕軍作戰失敗。

朱瞻基聽了覺得有道理,決定親征,果然取得勝利,打敗朱高煦。

建文舊臣中,朱棣最恨鐵鉉,最器重的是誰?臨終他才說出這個秘密

1430年,為大明鞠躬盡瘁的夏原吉以身殉職,終年六十五歲。朱瞻基聞訊不勝傷感,贈太師,諡忠靖,還免除他家的賦稅徭役,並且以後世代都不再徵收 。

透過朱棣一生最器重和最恨的兩個人的故事,說明他不是並一個簡單的暴君和心胸狹窄的人,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實用主義者。

我覺得你是一個有用的人,只要你願意為我所用,我都會毫無保留地予以重用;不願意為我所用者,對不起,我不會慣著你養著你,只能選擇讓你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