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此招是六脈神劍的前身,修煉起來卻更容易,可惜後世傳人將它用廢

金庸的武俠故事最大的特點就是“經得起推敲”,當然,這個說法是基於武俠小說整體都不太經得起推敲的前提之下,金庸的作品經得起推敲的點在於他描寫了一個完整的武林體系,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歷史元素,以至於各部作品的正篇故事各自獨立的前提下又在一些細節上緊密關聯,所以每次重新讀金庸作品總是能夠有新的發現,就比如武功傳承這件事。

一、金庸筆下的武功傳承

其他武俠作品最大的弊病就是“想一出是一出”,架空背景的作品往往在想象力方面要更加大膽,讀者初讀之時容易被其吸引,細品卻索然無味,而金庸的作品如同一杯陳年老酒,越品越有味,“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外加《越女劍》幾乎都是獨立的故事,然而在武功傳承上卻幾乎沒斷過。

此招是六脈神劍的前身,修煉起來卻更容易,可惜後世傳人將它用廢

比如《天龍八部》一書中提到了逍遙派祖師爺創出的北冥神功,能夠讓使用者吸走他人內力挪為己用,讓內力在使用者體內以北冥真氣的形式存在,必要時還能被動吸走他人內力,書中的段譽和虛竹即是得益於這門功夫。

而同樣師從逍遙派的丁春秋則是畫虎不像反類犬的創出了化功大法,與北冥神功不同的是這招並不能讓使用者吸走他人的內力,而只是單純的將他人的內力削弱。

而到了《笑傲江湖》中又出現了北冥神功的另一個削弱版本,即是吸星大法,原著道:“令狐沖心想:‘向大哥去救任教主,固然是利用了我,卻也確是存了救我性命之心。他當日曾說要辦一件大事,坦言是要利用我,要委屈我多時,當時我一口答允,為此坐牢,無可抱怨。何況我若不是在這件事上出了大力,那吸星大法何等神妙,任教主又怎肯輕易便即傳給我這毫不相干的外人?’不禁對向問天好生感激,轉頭問道:‘任教主,你這門神功出神入化,任誰都難以猜度,來歷如何,尚請指教。’任我行喝了一口酒,說道:‘我這門神功,始創者是北宋年間的逍遙派,後來分為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兩門。修習北冥神功的是大理段氏。那位段皇爺初覺將別人畢生修習的功力吸了過來作為己用,似乎不合正道,不肯修習。’”

諸如北冥神功這樣可以明顯看到傳承變化的武功還有很多,更不用說降龍十八掌、少林七十二絕技這些代代相傳的武功,都能證明金庸筆下的武林處於同一個傳承體系當中。

二、六脈神劍

眾所周知,六脈神劍是那大理段氏的獨門絕技,在《天龍八部》一書中展現出了壓制性的能力,他能夠讓使用者將指尖的勁力化為劍氣傷人,所以確切的來說這並非一套劍法,而是一種指法,但其原理很簡單,就是一門“化氣為形”的武功,類似設定的武功還有鳩摩智所用的火焰刀,其實也只是一種掌法,只不過那掌力已如刀一般。

此招是六脈神劍的前身,修煉起來卻更容易,可惜後世傳人將它用廢

六脈神劍一共分為六招,分別是少商劍、商陽劍、中衝劍、關衝劍、少衝劍以及少澤劍,天龍寺的幾位高僧也不過只是一人習得其中一劍而已,若非擁有段譽那般高深的內力,只怕大理段氏除了其祖先段思平外是很難出現一個學全這門武功的人了,這一點從後世的一燈大師(段智興)身上也能看出,到了他這一代時已經沒人學會六脈神劍。

六脈神劍要修煉起來是十分困難的,而金庸筆下有一門類似的武功就十分好學。

三、六脈神劍的前身

從時代背景設定來看,金庸筆下所有作品中就只有《越女劍》的時代背景要早於《天龍八部》的北宋哲宗時期,所以本文要提到的這門武功自然也是出自《越女劍》一書中,即越女阿青用的那套越女劍法。

為何說越女劍法是六脈神劍的前身?原因很簡單,它就是金庸筆下最早能夠化氣為形的一門武功,萬變不離其宗,六脈神劍也不過是換了一種形式的越女劍法而已。

此招是六脈神劍的前身,修煉起來卻更容易,可惜後世傳人將它用廢

書中阿青曾經以這劍氣傷過西施,原著道:“西施眼中閃出無比快樂的光芒,忽然之間,微微蹙起了眉頭,伸手捧著心口。阿青這一棒雖然沒戳中她,但棒端發出的勁氣已刺傷了她心口。”

也就是說越女劍法也達到了不用觸及敵人就可以傷人的程度,何況阿青用的不過是根棒,而非劍,可見這門劍法的威力之強。

此招是六脈神劍的前身,修煉起來卻更容易,可惜後世傳人將它用廢

然而從修煉難度上來看,越女劍法要比六脈神劍簡單得多,書中那些越國武士只不過是偷看阿青舞劍的影子就完成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壯舉,可見他們即便沒有學全,也是小有所成。

只可惜越女劍法在後世沒有得到重視,到了《射鵰英雄傳》時代的使用者韓小瑩手中已經淪為一種比較普通的劍法,即便是郭靖也沒能將其發揚光大,著實是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