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三國君主投降之後,為什麼會魏稱王、吳稱侯、蜀稱公呢?

魏蜀吳三國打得紛紛擾擾,最後一統歸於司馬家。

司馬家對魏蜀吳三位亡國之君的處置,頗為講究。

曹奐:陳留王

曹奐得到的待遇是歷代亡國之君中最好的。

“禪讓”後,曹奐被封為陳留王,食邑萬戶,可以使用天子旌旗,備五時副車,奉曹魏的正朔、服色,郊祀天地禮樂沿用魏制,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

三國君主投降之後,為什麼會魏稱王、吳稱侯、蜀稱公呢?

可以說,除了把天下交出來,曹奐享受的基本還是天子待遇。

而且,曹奐的這個爵位,保留了很長時間。

整個晉朝(包括西晉、東晉),甚至到南朝宋,都保留了曹姓陳留王的爵位。

為何曹奐的待遇如此之好呢?

這得從“禪讓”說起。

禪讓這種事情,不管背地裡多麼陰險殘忍,但明面上還是要講“美德”。

天命歸了你,舊朝順天應人,要把天下禪讓給你,你推都推不掉,為了天意人心,只得“勉強”接受禪讓。

天下你辭都辭不掉,但前朝天子的待遇,你還是要保障的。

最起碼,你要給人家個王公之位,讓人家繼續使用前朝的正朔、服色,祭祀祖先。

三國君主投降之後,為什麼會魏稱王、吳稱侯、蜀稱公呢?

當初,曹丕篡位。他就把漢獻帝封為山陽公,允許劉協繼續使用漢正朔、服色,建漢廟祭祀祖先。

後來,劉協死後,曹睿還親自帶領百官哭祭,以天子之禮安葬。

曹家篡位,但曹家天下好歹是曹操一刀一槍打下來的。

在士族支援下,靠政變上臺的司馬家,對“德”的需求比當年曹丕更甚!

優待曹魏廢帝,正可彰顯“美德”!維繫其政權的合法性。

劉禪:山陽公

三國君主投降之後,為什麼會魏稱王、吳稱侯、蜀稱公呢?

263年,劉禪向鄧艾投降,蜀亡。

鄧艾提出:“宜厚劉禪以致孫休,安士民以來遠人”。透過厚待劉禪及蜀漢君臣,來瓦解東吳君臣的抵抗意志。

為此,鄧艾提出:封劉禪為扶風王,並讓他留在蜀中,以免被吳人認為被流放···

鄧艾、鍾會被殺後,司馬家意識到:劉禪在蜀中是不行了,遂將劉禪遷到了洛陽。

儘管如此,“厚劉禪以致孫休”的政策延續了下來。

蜀朝廷下詔,大肆表揚劉禪了一番,說他“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以愛民全國為貴”,封他為安樂公,食邑萬戶,賜絹萬匹,奴婢白人···子孫為三都尉封侯者五十餘人!

其他蜀漢故臣也得到了很高的待遇。

三國君主投降之後,為什麼會魏稱王、吳稱侯、蜀稱公呢?

由於劉禪“樂不思蜀”,知足常樂,所以,劉禪一族在洛陽的小日子還不錯。

直到···永嘉之亂。

儘管蜀漢自稱是繼承了大漢正統,不過,這個“正統”,人家曹魏是不認的。在魏人眼裡,蜀漢與孫吳都是“賊”。

所以,劉禪能得到優待,關鍵還是司馬家出於瓦解東吳抵抗意志的考慮。

孫皓:歸命侯

孫皓的待遇就差多了。

三國君主投降之後,為什麼會魏稱王、吳稱侯、蜀稱公呢?

分封孫皓的詔書,畫風就不一樣:你小子到了窮迫才來歸降!不過,以前我們說過不殺你了!所以,可憐你,賜你為歸命侯。

孫皓的待遇是:田三十頃,每年給你谷五千,錢五十萬,絹五十匹,綿五百斤。孫皓的太子拜為中郎,其他兒子拜為郎中。

其實,孫皓在投降時,雖被困石頭城,但東吳還是有不少地盤的。孫皓投降後,寫勸降信給各地將領,幫助晉平定吳地,他得到的待遇不如劉禪,並非詔書所說的“窮迫乃歸”。

孫皓的待遇不如劉禪,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來,孫吳滅亡,天下已定,司馬家已經沒有必要透過厚待他來瓦解其他什麼對手了。

二來,孫皓投降後還比較囂張。與“樂不思蜀”的劉禪相比,孫皓的“認錯”態度很惡劣。

賈充問他:你挖人眼睛、剝人面皮,怎麼這麼殘暴?

孫皓答:作人臣的要弒君,就該如此!(諷刺賈充、司馬家曾弒殺曹髦)

見司馬炎時候,司馬炎指著一個位子說:這個位子為你準備很久了!

孫皓答:我在南方也給你準備了一個位子!

宣傳價值已經“縮水”,態度還這麼囂張,司馬炎給予爵位,已經算是很寬厚了。

三國君主投降之後,為什麼會魏稱王、吳稱侯、蜀稱公呢?

如此,司馬家足以以“仁德之主”的形象,安撫、拉攏江東大族,鞏固在江東的統治。

對待亡國之君的方法,有“古法”可依。

不過,比起“古法”來,透過對待亡國之君的態度,來向天下宣示自己的政策,才是統治者更看重的。

對於三位亡國之君,司馬家態度雖有差異,但總體上是比較“講究”的。幾位亡國之君基本還都能得以善終。

不過,若干年後,當司馬家“禪讓”給劉裕後。劉裕對他們的態度,可就沒有那麼“講究”咯!

舉報/反饋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