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稍不滿就投訴?醫療不是商業交易!

醫療的事情是科學問題,更是情感問題;是技術層面的服務,更是人與人心靈的交換。

醫療永遠無法完全以客觀界定的標準來衡量對與錯,更無法用我們習以為常的金錢觀來評價好與不好。

雖然現實生活中呈現的是,病人花了多少錢,用了多少藥,做了哪些治療,進行了什麼手術,但是,這種表觀上的資料通常並不能反映治療難度,更無法與醫務人員的勞動付出劃等號。

最典型的是腸粘連分解手術,同樣的手術方式,同樣是收費1000來塊錢,但是由於腹腔粘連程度不一樣,手術難易程度也呈天壤之別。

有一次,做一例外院結腸癌手術後腫瘤復發的病人,腹腔粘連的嚴重程度超乎想象,常規一個進腹的過程就花了半個多小時,分離腸管與腹壁粘連、腸管與腸管粘連又花了3個多小時,4個小時過去,手術都還沒有切入正題。

遇到這樣的病人,考驗的不只是外科醫生的水平和技術,更是外科醫生的細緻和耐心;這樣的手術,說外科醫生完全是憑著熱血和情懷在做一點都不過分。

因為,如果從收費的角度講,醫院完全是虧本“買賣”,數個小時的粘連鬆解和十分鐘的粘連鬆解是一樣的價格,算上人、財、物和時間成本,都不知道虧到哪兒去了;如果從醫療風險的角度講,由於分離粘連的創面廣泛,術中損傷、出血的風險大幅增加,外科醫生承受的心理壓力也是非常巨大。

但是,這些情況病人不知道,家屬也不知情。即使手術後跟他們描述,他們也無法理解。他們只關心,醫生有沒有切除腫瘤,有沒有解決問題;完全想象不出,為了幫他們切除腫瘤,幫他們解決問題,醫生是多麼地拼,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曾經遇到一例當地醫院手術探查後無法切除然後轉診上來的結腸肝區腫瘤病人,患者右上腹的腫塊有兩個拳頭大,區域性腹部隆起像小山丘一樣。

手術前,我仔細研究了病人的影像片子,感覺患者的腫瘤雖然巨大,但是與深部的胰頭、十二指腸、以及腸繫膜上血管等重要器官尚有間隙,有手術切除的可能。

饒是我對手術的難度已有心理準備,但是手術過程中的艱難程度還是遠超預期。

由於腫瘤的侵犯與粘連,右上腹的結構幾乎粘成了一片,肝區、腫瘤、大網膜、腹壁、肝門、膽囊、胃竇幾乎都融合成了一個整體,不僅如此,腫瘤還侵犯近端小腸,把整個結腸中血管根部完全包裹起來,深部組織器官毗鄰無法探查。

當時,在手術做還是不做上,我猶豫了許久。

雖然,術前的影像圖片提示腫瘤沒有侵犯胰腺、十二指腸等重要結構,但是術前影像與術中實際不符的情況經常發生,不能完全相信影像資料。

如果做了廣泛的臟器切除,最後卻發現腫瘤無法實現根治,這個代價就未免有點偏大;但是,如果這次手術不爭取切除腫瘤,病人就喪失了根治的機會,相當於判了死刑。

當時,影響手術決策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腫瘤與膽囊和肝門的粘連。

如果要探查清楚腫瘤有無侵犯十二指腸,就要分離腫瘤與膽囊和肝門的粘連,暴露胃竇、十二指腸球部區域;但是,由於腫瘤與膽囊底和膽囊體的浸潤粘連,在分離過程中,難免會損傷膽囊壁,如果不切除膽囊,術後膽漏的風險極大;但是,要切除膽囊,就需要先切除肝區腫瘤,否則肝門區域無法很好顯露。

所以,這個病例的病情極為複雜,一環緊扣一環,不像大多數手術病例那樣,可以邊遊離邊評估,切除不下來,可以隨時收手。這個病例不一樣,一開始就要逼迫我們做是否切除腫瘤的決斷。

我停下來再次研讀影像片子,同時,腦子中也在做劇烈的思想鬥爭,到底切還是不切?

切,風險巨大,而且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但是如果成功,病人就有繼續存活的希望。不切,也是情理之中,那麼巨大的腫瘤,侵及多個器官,而且其他醫生已探查過認為無法切除,我再同家屬交代,家屬應該不難接受這個結果。

說實話,這個病人與我非親非故,也沒有哪個熟人專門打招呼,如果不是掛了我的門診,說不定,我們這輩子都不會有交集。但是,在做手術抉擇的時候,這些都不是我要考慮的問題,我要考慮的是手術怎麼做最有利於病人,手術怎麼做最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在反覆斟酌之後,我下定決心切除腫瘤,為患者搏一線生機;即使無法達到根治,也要最大程度實現腫瘤姑息切除,解決病人的疼痛、貧血、和梗阻問題,提高生活質量。

手術很艱難,做了七八個小時,但是結果很理想,實現了腫瘤完整而徹底的根治性切除。手術後患者恢復非常順利,一個星期就出院。

稍不滿就投訴?醫療不是商業交易!

出院前,在同家屬和病人講解手術的經過時,他們只是似懂非懂地笑。我相信他們沒有理解手術的困難,更無法想象,短短几天,就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撿了一條命回來。

其實,很多病人就像這個病人一樣,他們並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複雜,治療難度有多大,更難以體會在治療的過程中醫生面臨的挑戰和需要付出的努力,他們能感知的更多是自己身上的疾苦和醫護人員的態度,習慣於從自身的利益和情緒出發去評價醫生的醫療行為。

五一節前,我們做了幾臺高難度手術,有一臺手術持續了10個小時,有一臺手術持續了12個小時,手術下來,整個人像被掏空一樣,有種生無可戀的感覺。

但即使我們這樣努力,這樣為患者拼命,有些家屬還是不理解。

有一天我正在做手術,有人通知我,說有家屬正在鬧,揚言要到管理部門去投訴我們,說我們通知他來住院,但是到了約定地點,卻沒有拿到入院證,嫌我們怠慢了他。

我無語,病人還沒入院就要投訴我們,這病該怎麼治?同時更是感慨,醫、患理解的道路還很漫長,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做。

醫療行業屬於服務行業沒錯,但是這個服務行業不同於普通意義上的服務行業,我們要注重服務態度,但是重點不在態度服務,而在技術服務。如果顛倒了這個次序,錯誤理解了醫療服務的性質,過分強調態度上的滿意,勢必偏離醫療服務的本質!因為,醫療服務的本質是治病救人,更多的是以治療結果為導向!

滿臉堆笑治不了病,態度謙和救不了人;要治病救人,還是得靠醫護人員攻堅克難、不辭辛勞、不懼風險、敢於擔當、真刀真槍的實幹!

當然,從另外一個角度講,如果患者和家屬能夠理解和支援醫護人員的工作,願意跟醫護人員交心,醫護人員在治療過程中就可以放下醫療糾紛的包袱,輕鬆上陣,專注於施治。畢竟,醫療要想獲得超預期的效果,離不開醫護人員的擔當和冒險。

醫療不是商業交易,而是人心的交換。醫護人員是這樣一群人,只要病人和家屬願意給一線陽光,他們就敢於為病人拼下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