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咯吱和咯吱窩都來源於滿語

咯吱和咯吱窩都來源於滿語

編者注:白山黑水這邊土地,是滿族人世居之地,至今使用的很多地名還保留著滿語,現在說的東北話中也儲存很多滿語。劉永國陸續發了咱們滿族話,收集到一些在東北地名和東北話中保留的滿語,

我們平臺於9月28日發了第一部分《東北地名》,

10月5日發第二部分《東北地名和東北話中保留的滿語(續)》,

10月7日發第三部分《東北地名和東北話中保留的滿語有哪些?》,

10月11日發第四部分《東北的滿語地名》,

10月20日發第五部分《獁狐、巴圖魯營子、法庫這些滿語地名的來歷》,

10月23日發第六部分《瀋陽這些滿語地名的來歷》。

10月25日發第七部分《夾皮溝等地名實際是滿語地名》。

10月29日發第八部分《與八旗牛錄有關的滿語地名》。

11月1日發第九部分《巴克什營等滿語地名的考證》。

11月4日發第十部分《鴨綠江、英那河、雙陽河等河流的滿語地名》。

今天發第十一部分。

咯吱和咯吱窩都來源於滿語

(四十二)

靉河:

靉河是鴨綠江的一條較大支流,全長182公里。靉河孕育了丹東,孕育了滿族文化,是丹東的母親河。靉河源於滿語,全稱是“aiha bira”,音近“愛哈畢拉”。“aiha”原意是“琉璃”,如直譯就是“琉璃之河”。“aiha”在這裡是形容詞,形容靉河“是像琉璃一樣明亮的河”,滿語研究者李東昇先生如是解釋。

包括遼東山區在內的長白山地,其所有的河流之特點就是無比地清澈透明,河底均為鵝卵石或粗沙,無論是陽光下還是月光下,河水都明亮無比,因此用琉璃來形容明亮的河水是再恰當不過的了。所以,也可以譯作“明亮之河”。

至於網上有的解釋說靉河是雲盛之意,喻河上雲多則純屬無稽之談,是望字而臆斷的無根無據的編造。靉河流域是非常富饒的土地,森林繁茂、物產豐富,且山河壯麗多旅遊景點。

(劉永國蒐集整理)2021。11。5

咱們滿族話

(四十三)

其塔木鎮:

其塔木鎮隸屬於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設其塔木鄉,1958年9月改為同名公社,1984年改其塔木鎮。“其塔木”是滿語地名,過去有人將“其塔木”譯為“豪豬”,不知依據是什麼。豪豬是熱帶、亞熱帶動物,不可能生活在寒冷的吉林省,這肯定說不通。

滿語研究者李東昇先生經多方調查、考證,認為“其塔木”是指可以加工扎槍杆子的通直並有韌性的木杆,即“槍桿木”,且極有可能是專指滿族人用來捕魚的、帶有回鉤的扎槍杆。經調查,其塔木鎮歷史上確實盛產這種“槍木杆”。“其塔木”的滿文轉寫為“gida moo”,“gida”是“槍桿”,“moo”則是漢語“木”,這是個滿漢合成詞。

其塔木鎮滿族人口約佔總人口的10%,滿風濃郁,被譽為“薩滿文化之鄉”和“滿族剪紙之鄉”。其塔木鎮也是非常富饒的魚米之鄉。

感謝李東昇先生提供滿文轉寫。

(劉永國蒐集整理)2021。11。6

咯吱和咯吱窩都來源於滿語

咱們滿族話

(四十四)

咯吱和咯吱窩:

“咯吱”(語文教學上使用“隔肢”二字,ge  zhi。念二聲和一聲),而北京話“咯吱窩”(隔肢窩)則均為一聲。“咯吱窩”指腋窩、腋下,是產生於北京的一個滿漢結合詞,源於滿語“gejihesimbi”,原意是指搔(撓)腋窩。清代北京人取其詞幹“geji”,再接個漢語“窩”字,於是就演變成了“咯吱窩”。在長期使用中,“gejihesimbi”已演變成名詞和動詞兩種形態:“咯吱窩”是名詞,“咯吱”則是動詞搔、撓的意思。

例一:

(寶玉)說著翻身起來,將兩隻手呵了兩口,便伸向黛玉隔肢窩內兩肋下亂撓。《紅樓夢》第十九回

例二:

你快出去拉拉罷,晴雯和麝月兩個人按住芳官在隔肢呢。《紅樓夢》第七十回

例三:

寶玉忙笑道:“兩個大的欺負一個小的!等我來撓你們。”說著也上床來隔肢晴雯。《紅樓夢》第七十回

例四:

小王用咯吱窩夾著釣魚竿匆匆走了。

例五:

你再敢編派我,看我不隔肢死你!

(劉永國蒐集整理)2021。11。8

作者劉永國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