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19歲女孩失聯,母親確認遺書筆跡,卻說她很熱愛生活,不會自殺

文|福林媽咪

今天看到熱搜上面發生了一件十分有爭議的事情,一名19歲女孩失聯,在她曾經住過的房間發現了一封遺書,信上說她要自殺。

她的母親確認信上面的筆跡確實是女兒的,卻不相信自己的女兒會自殺。母親認為自己的女兒熱愛生活,想復讀考更好的大學讀醫科。

19歲女孩失聯,母親確認遺書筆跡,卻說她很熱愛生活,不會自殺

19歲女孩究竟是被人脅迫失蹤,還是真的如遺書上所說去自殺了,結果還是要等警方的排查。

但是,在這件事情上,網友們評論中,有很多希望孩子平安,但是更多的是對失聯女孩母親的那句“她很熱愛生活”的不認同。

網友說:父母總是不相信孩子是不快樂的,有時候嘆口氣都會被冷嘲熱諷,只好披著快樂的外衣,父母就真的以為自己的是快樂的。

孩子的心理感受和心情,父母很難感受得到。

但是有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父母的感受,作為孩子又真的能感受的到嗎?

很多人在這兩個問題上面爭論,但其實,這是一個問題,就是父母和孩子溝通問題。

都說三年一代溝,父母和孩子之間差了二三十歲,兩者的成長環境,在生活中面對的壓力、心態完全不一樣。

比如說,最常見的一件事情:學習。

孩子說:我在學習上遇到困難了,我很痛苦。

父母卻說:我們給你創造這麼好的條件學習,你痛苦什麼?

19歲女孩失聯,母親確認遺書筆跡,卻說她很熱愛生活,不會自殺

孩子和父母都是站在自己的經歷上面來說話,對話內容像是在談論兩件事情,兩者自然很難去完全的理解並且接受對方的觀點。

這中間存在很深的代溝問題,如果雙方仍舊不交流、不溝通,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誤會會越來越深。

父母要怎麼跟孩子保持溝通狀態呢?

首先,要從孩子小時候,就要有跟孩子溝通的意識

有的父母要說了:我主動跟孩子溝通問題了,但是被拒絕了。

就像之前森碟和葉一茜說話時,一樣的乾脆的ending。

這聽起來好像父母是處於被動的處境,跟孩子溝通,孩子那邊沒有迴應,這溝通的橋樑連不上啊!

在19歲女孩失聯的評論裡面,很多人說,自己曾經跟父母說過自己的感受,但是父母不僅不理解,反而嘲笑小小年紀哪有什麼煩心事。

19歲女孩失聯,母親確認遺書筆跡,卻說她很熱愛生活,不會自殺

當孩子小的時候,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願,不去了解孩子的心思和心事,讓孩子一味的按照父母的想法走,他自然不想再跟父母溝通了。

馬未都在《圓桌派》裡面說:父母跟孩子溝通,一定要慢慢來,千萬不能自己把門關了。父母一有要關門的舉動,孩子啪一聲就把門關的死死的,比父母快多了。

所以說,和孩子溝通的主動權,其實是掌握在父母手裡,只是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拒絕了孩子的溝通。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有跟孩子溝通的意識,這樣才有可能保證孩子長大後依舊願意和父母溝通。

光有溝通還不行,無效的溝通,甚至會加劇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障礙。

比如說,父母想跟孩子聊天時的對話:

19歲女孩失聯,母親確認遺書筆跡,卻說她很熱愛生活,不會自殺

這樣聊天,絕對會把孩子逼的再也不想跟父母聊。

所以,父母在孩子小時候溝通聊天的時候,也不能“尬聊”、“尬溝通”。

父母和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尊重孩子,發生問題的時候,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多站在孩子角度聊一聊,少一些說教和命令,保持這個良好的狀態,孩子長大後才會更父母更加親近。

這也就是說,父母首先要開啟自己的心扉,接納孩子,讓孩子走進自己心裡,才能讓孩子接納自己,走進孩子的心裡。

主動權其實在父母手裡。

在父母跟孩子溝通的時候,可以代入自己的感受,跟孩子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父母常常認為跟孩子說自己的想法是一種羞恥的行為,但其實這是一種很容易“打入孩子內部”的共情模式,孩子很容易感覺的:父母跟我遭遇過同樣的事情,我們是一邊兒的。

當孩子願意跟父母分享的時候,親子關係就差不了。而且,這種溝通方式,既可以讓孩子理解父母,也能讓父母瞭解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19歲女孩失聯,母親確認遺書筆跡,卻說她很熱愛生活,不會自殺

到最後,還是想說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女孩遺書裡面寫的那段話。

這個女孩在遺書裡寫到: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我難以體會到,後期的共情力幾乎全無,我甚至無法摸著良心說我愛你們。

之前在一個節目的彈幕裡,也看到這樣的彈幕:我沒有共情能力,甚至體會不到愛,也不會愛別人,感覺自己是麻木的。

這樣的人,無疑都提到自己曾經和父母分離,沒有怎麼體會過父母的愛。比如19歲失聯女孩寫的那樣:和父母相處並不多,後來上學住校,跟父母相處就更少了。

沒有愛與被愛的能力,對一個人來說,是不幸的,而這個不幸,是童年時期父母對孩子缺少陪伴和關注。

所以父母們,不要再把孩子當作什麼都不知道的存在了,孩子需要愛和被愛,需要父母陪伴成長,這能影響他一生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