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言傳不如身教,想讓孩子懂道理,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都愛跟孩子講道理,可往往道理講了千遍萬遍,可孩子該不聽話還是不聽話。家長的苦口婆心甚至成為了一個笑話,不少家長抱怨,怎麼生了這麼個不聽話的娃。

言傳不如身教,想讓孩子懂道理,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

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

朋友的女兒已經四歲了,可是有一點非常讓她頭疼,就是孩子不願意刷牙。眼看女兒的牙齒慢慢開始有齲齒的徵兆,朋友特別著急。每天晚上睡前都提醒女兒一定要給牙齒做清潔,苦口婆心地和她說不刷牙對牙齒的危害。可這一切都成了無用功,女兒一說刷牙就哭鬧不止,怎麼講道理都沒有用,最後朋友實在沒辦法,只能強硬地拽著孩子去刷牙,可一旦沒有了朋友的監督,女兒還是會逃避刷牙。

為什麼苦口婆心地對孩子講道理,都變成了無效溝通呢?因為你自認為的道理,對孩子來說根本就是無法理解的,你也沒有辦法真正地用道理去說服她!腦科學研究表明:孩子3歲前,給他講道理根本沒有用!而在3歲之後,很多時候你的道理也並不能真正被孩子認可。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孩子所看到的,其實和成人所看到的是兩種不同的情況,父母給孩子講道理,是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孩子並不能理解太多。

著名思想家盧梭也曾說過,對孩子講道理是有益無害的教育方式。既然是孩子,那總有時候會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給我們帶來麻煩和困擾。作為家長,不應該是用“道理”批判孩子的“錯誤”,輕易論斷孩子“不聽話”,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覺一下他的想法和願望。當孩子聽不進去你講的道理的時候,是不是應該考慮考慮如何變通了。

言傳不如身教,想讓孩子懂道理,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

“道理”不是不能講,而是更應該注重孩子的親身感受

其實,孩子犯錯或是做得不好的時候,更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和支援。這個時候,家長說得再多或者是什麼都不做,都不如簡單的“我知道”三個字更能讓孩子感到溫暖和平靜。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才是安撫孩子的關鍵。同樣的,很多事,讓孩子去親身體驗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拿之前朋友女兒不肯刷牙舉例子,朋友其實從來沒有留意到女兒刷牙的真實感受。即便是孩子,不願意去做某些事情也總有一個原因,哪怕是這個原因讓你感覺再荒謬,可事實上,如果找準了原因的癥結,才好對症下藥。

家長一味地只是注重自己的要求是符合“道理”的,卻沒想過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有道理。就刷牙這件小事,如果媽媽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而不是用大道理去施壓,效果可能會完全不同。有些孩子其實不過是單純的覺得牙膏很“辣”,會讓她們感到不適。這時候,如果家長透過遊戲或是比賽的形式,讓孩子從中找到刷牙的樂趣,或是更換刺激性較低的牙膏,讓孩子親身去體驗,其實完全可以輕鬆解決問題,還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從來不是一個講道理的過程,而是一個讓孩子體會的過程。看見了,體會了,理解了,這才能真的去明白這個道理,最終內化成自己的思維模式、行為模式、情緒模式。

言傳不如身教,想讓孩子懂道理,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

說得好不如做得好,身教永遠重於言傳

“言傳”、“身教”雙管齊下是傳誦千古的經典教育方法,可是一遇到問題,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念頭還是勸誡孩子,給孩子講道理。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思,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你給孩子講道理,意圖太明顯,孩子是被動接受。如若你以身作則,以你的行為去影響他,那麼效果將會好許多。

你想要孩子好好寫作業,那麼最好你能夠拿起書本學起來;你想要孩子不玩手機,那你最好也將手機放下來。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特別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到很大的影響。如果一件事情,你自己都做不到,那還怎麼要求孩子能夠做到?

總之,事事都講一番道理,不見得就是有氣魄有能力的表現。語言雖然能影響一個人,但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是行動。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