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本文轉自:央視網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天倫之旅》這部於2009年上映的電影,經歷時光的沉澱,那些父母與孩子互動的畫面就像藏在記憶深處的溫暖場景,觸動人心。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而電影所折射出的親子相處的話題,怎樣才能成為孩子眼中的好父母,怎樣才能與孩子親密無間,更值得為人父母者深思。

01

老父親弗蘭克一生有兩件最驕傲的事。

一是他的工作,他的工作是給電線包上塗層,保護電線,以避免其受到風霜雨雪的傷害。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每週他要包上1000裡的電線,正是他的努力工作,他養活了一家人,更將孩子們一個個送去了夢想中的遠方。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兒子大衛是個畫家。

女兒艾米是廣告公司高管,婚姻幸福,她的孩子跟她小時候一樣,成績優異。

兒子羅伯特是樂隊指揮,每天忙著在全世界演出。

女兒蘿西是舞蹈演員,還是最受人矚目的領舞。

幾個月前,弗蘭克的妻子去世了,他突然發現,自從媽媽不在了,孩子們連電話都很少打來,更談不上相聚,離他這個父親似乎越來越遠。

他精心準備的家庭聚會,孩子們一個個卻都找藉口沒有回來,他有些落寞,於是,他決定去看看孩子們,帶給他們一場驚喜。

只是,這場旅途,真的是驚喜嗎?

02

弗蘭克去的第一站是兒子大衛家,這是他最看重的一個孩子。

然而他在大衛家門口等了一夜,也沒能等到大衛回家,倒是在大衛家樓下的畫廊裡意外看到了大衛的畫作。

他有些欣慰,又有些擔心,無奈只能將早已準備好的寫給大衛的信從門縫裡塞了進去。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他所不知道的是,這個他最在意的孩子,他的畫作一直不好賣,他也過得很不開心,此刻已經在異國他鄉離世。

他來到女兒艾米家,自帶泳池的大別墅,乖巧的兒子,恩愛的夫妻,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和諧美好。

和孩子玩高爾夫球的時候,他意外得知,孩子成績很糟糕,根本不是女兒艾米所說的班級第一。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飯桌上,孩子對父親的強烈牴觸更讓這個老人瞬間明白,孩子父親的心已經不在這個家,女兒的婚姻面臨破裂。

他沒有在女兒家停留,帶著行李箱來到了兒子羅伯特樂隊排練的現場。

這時他才發現原來自家孩子根本不是樂隊指揮,只是一個鼓手,是一個排練時就算偷偷跑了出來也不會影響樂隊效果的鼓手。

看到兒子的現狀,他為孩子曾經的音樂天賦感到可惜,更有掩飾不住的失望。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弗蘭克的最後一站是女兒蘿西家。

女兒蘿西租著加長林肯去接他,住在裝修精美的公寓裡,女兒神采飛揚地告訴他,自己作為領舞的巡迴舞蹈演出剛剛結束。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然而事實是,蘿西根本不是領舞,並且她還成為了一個單身媽媽。

弗蘭克一直以來都認為孩子們工作生活幸福美滿,他從來沒有想到,真相竟然是這樣。

四個孩子明明日子過得都不如意,可是卻都在騙著父親,他們不願意把不好的一面展現在父親面前,為了讓父親滿意,他們編織了一個又一個謊言。

03

孩子們的狀況其實媽媽都知道,而父親卻一無所知,這是為什麼?

女兒蘿西在父親一臉困惑時給出了答案:

因為媽媽善於傾聽,而爸爸總是給出意見。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從小到大,弗蘭克一直對孩子們很嚴格。

兒子大衛在小時候曾經希望成為一名畫匠,然而父親對他說:

“別當畫匠,他們是在牆上畫畫的,小狗也在牆上尿尿。要當畫家,畫家的畫能改變人們的生活。”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於是,年少的大衛糾正了自己的想法,為了成為父親的驕傲,他朝著畫家這個目標努力,即便這並不是他的心中所愛。

對於女兒艾米,父親總是要求她考第一名,爭取做到最好。

揹負著父親的期望,她跌跌撞撞前行,即便自己的家庭生活一地雞毛,孩子學習成績一團糟糕,她也沒有勇氣讓父親知道真相。

想想日常生活中,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愛對孩子指手畫腳的“老父親弗蘭克”?

當孩子懊惱今天考試好難,好多題目不會做,我們總是說那一定是你自己偷懶,要多刷題,多努力。

當孩子抱怨新換的同桌好煩人,上課總找他說話,我們總是說那趕快去找老師,把這個同桌換掉。

每當孩子告訴我們一些問題,我們總是忙不迭地出主意,提建議,迫不及待為孩子解決問題,告訴他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卻沒有耐心聽他說完自己的感受,聽聽他心裡的想法。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想借著這個問題來宣洩他的情緒,此時的父母,做一個傾聽者就足夠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處理自己的煩惱,他們終會長大。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孩子原本將父母視為自己身後的堡壘,以為這裡可以容納自己的各種情緒,沒想到,一次次的交流都以被說教,被訓斥而結束,長此以往,孩子有事情還會願意跟父母說嗎?

武志紅老師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指出:“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親密關係的一個重要價值就在於交流並相互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

孩子幼年時期是培養親密關係的關鍵時期,只有小時候養成與父母無話不談的好習慣,長大後,才有可能繼續與父母分享他的人生。

04

好像也不是,他只是一味地向孩子提出要求,卻沒有考慮過孩子能不能做到,他所希望的是不是孩子心中所夢想的。

在電影的最後老父親弗蘭克幡然醒悟,他說:“如果有再來一次的機會,我一定會對孩子們要求少一些,只要他們開心就好。”

《天倫之旅》:一位“雞娃”老父親的覺醒之旅

孩子的人生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從來都不是任何人實現夢想的工具,包括父母。

身為父母,要讓孩子堅信:家是港灣,愛是退路。

當孩子在外面遇到風雨,經歷挫折,家門永遠為孩子敞開,父母永遠願意傾聽孩子的訴說,這份無條件的愛會滋養孩子的內心,賦予他再次勇敢出發的力量。

孩子願意說,父母願意聽,或許,這才是最舒服的親子關係。

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