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是“白熊效應”在作祟,家長要這樣來化解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兩天去鄰居家做客,看著兩個孩子在一塊兒玩耍,本來是一件蠻幸福的事情,鄰居媽媽卻突然嘆了一口氣,她說:“唉,孩子天天待在家裡,跟我倆唱反調,說啥都不聽。讓他別吵他非要大聲玩鬧,吵得我倆都快神經衰弱了;讓他不要老是在屋子裡亂蹦亂跳也不聽,這不,前兩天撞到了茶几,膝蓋青了一塊還摔壞了一副茶具。一跟他講道理,他就”略略略不聽不聽王八唸經“。又皮又不懂事兒,真是氣死個人……”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是“白熊效應”在作祟,家長要這樣來化解

孩子叛逆不聽話,越被制止越想做,跟父母反著來,是孩子進入叛逆期產生逆反心理了嗎?事實未必如此,

家長與其把責任都怪在孩子身上,不如自己反思一下自己對孩子態度和行為,孩子不聽話總愛唱反調,或許是因為家長跟孩子的交流方式有問題。

孩子年紀小,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父母一昧地跟孩子講大道理,孩子的理解能力跟不上,講了也是白講;年紀小的孩子比較脆弱敏感,家長如果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向孩子發洩情緒,就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面對不聽話的孩子,家長不要急著發脾氣,冷靜一下,先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己沒有問題,那就換個角度想一想,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家長的禁令——“白熊效應”

父母面對孩子,總是有數不盡的要求,家長對孩子有要求其實並無問題,畢竟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引導。但是不少家長反應,在要求孩子的時候,孩子總不愛聽話,這到底是為什麼?

“不許吵鬧”

“不要不聽話”

“不可以老是玩遊戲”

“吃飯不要看電視”

……

如果你對這些話感到很熟悉,生活中的你,一定總是喜歡給孩子下各種各樣的禁令——這與孩子總愛唱反調的理由息息相關。想知道孩子為什麼總愛跟父母對著幹,不如先來嘗試一個小遊戲。

遊戲規則只有一個:請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

這個小遊戲源於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魏格納的白熊實驗。聽到遊戲規則的同時,你的腦海裡是不是不受控制地浮現出來一隻白色的熊?

在丹尼爾的實驗中,他要求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嘗試不要想象一隻白色的熊,結果大家的思維出現強烈反彈,人們的腦海中很快就會想象出一隻白熊的形象。這是心理學中著名的"白熊效應",也稱反彈效應,或白象效應。

孩子不聽話,其實就是“白熊效應”搗的鬼。

禁令,是指令的一種,當人們接收到禁令時,大腦會自動做出兩個反應:第一步,喚起,在這一步中,大腦會下意識地自動構建接收到的指令中的相關畫面,比如一隻白色的熊;第二步,抑制喚起,這一步的進行需要大腦很賣力地抑制衝動,不上一步構建的畫面進行想象。對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在大腦中連續完成這兩個動作十分困難,孩子無法抑制去做、去想的衝動。這時,孩子的大腦就會自動對否定句型中的「不」「別」進行剔除,只進行第一反應,構建禁令中的畫面。

正因如此,就出現了家長越是制止孩子不讓孩子做,孩子越想做的情況。做完之後,孩子完全意識不到自己在跟父母對著幹,還會一臉興奮求表揚,“我棒不棒!”,看著這樣的孩子,家長只能生氣又無奈“做得完全不對還想求表揚?”孩子失落又無辜,“怎麼我明明按照媽媽說的話做了她還是不高興?”——

你和孩子就像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在各自的頻道里自說自話,這就是3歲之前的孩子"越被制止越想做"的真相。

家長的批評——助長孩子腦中的“白熊”愈發猖狂

越是想忘,記得越牢;越不讓做,越是想做——這是"白熊效應"的本質。

3歲以下的孩子不聽話是因為大腦自動剔除了禁令中的否定詞彙,那能夠執行禁令的大孩子們,他們又是為什麼要與家長對著幹呢?家長應該好好地反思一下,當孩子完成一件事情時時,你的表態是否已經到位?

1.鼓勵與肯定沒有到位。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是“白熊效應”在作祟,家長要這樣來化解

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無人能夠取代,孩子總是希望父母能在自己做事時給到及時的反饋。孩子做錯時,父母的制止與批評,會讓孩子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同理,若是孩子做得很好,他就會希望得到父母的讚賞,但如果父母卻沒有及時地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孩子就會失去繼續堅持或是做得更好的動力。

2.不停地催促與叮囑。

“起床起床起床,上課快要遲到啦!”“出門一定要記得多穿一點;見到認識的長輩要有禮貌記得叫人;上課不要老是走神要認真聽課;不要老是玩手機!”孩子或許無法事事做到完美,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做什麼事都需要家長不間斷地一直地提醒。過度的提醒、沒完沒了的催促與叮囑只會讓孩子感覺自尊心受挫,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3.過多的批評與抱怨。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是“白熊效應”在作祟,家長要這樣來化解

“都跟你說多少次了,每次講完都沒用,沒一次做好的,你怎麼啥都做不好?”“爸爸媽媽在外面工作辛辛苦苦,回家還要伺候你,你實在是太不懂事了”“媽媽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媽媽有經驗是過來人,你要聽話”……家長一定要注意了,這些不經意的話語正在不斷地打擊孩子的自尊心與自信心。這些話語只會讓孩子變得自暴自棄,日漸消沉。

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可以作出解釋: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都會讓人感到極不耐煩,甚至會產生反抗心理,結果事與願違。

讓孩子聽話——解救被“白熊”綁架的孩子

想讓孩子乖乖聽話,家長們注意啦!以下四點很重要:

1.說「停」比說「不」好

3歲以下的孩子的大腦會自動剔除禁令中的否定詞彙,家長想要達到禁令的效果,可以嘗試對孩子說一句“停”。對年紀較小的孩子而言,他們的大腦處理“停”(簡單指令)比處理“不……”(否定句型的指令)簡單許多。“停”作為一箇中性的詞彙,聽不出責備的語氣,孩子對這樣的指令也更容易接受。

2.做孩子的榜樣,示範正確的行為

父母以身作則,向孩子展示正確的行為模式,比生硬地要求孩子溫和有效許多。當孩子好動總愛吵鬧時,換種方式,對孩子說:“我們來玩個遊戲,看誰更像小忍者,誰先發出聲音誰就輸了”,用有趣的親子互動方式,代替一句強硬的“不許跑”,既能讓孩子聽進去,又能促進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3.直奔重點,停止碎碎念

很多家長在“說正事”之前,總要進行冗長又無用的鋪墊,這種行為不僅沒什麼意義,還會讓孩子感到厭煩。講的東西太多太雜,孩子也容易抓不到重點。家長想要跟孩子“說正事”時,可以有意識地進行自我提醒,當你意識到自己在說題外話時,強制自己立刻停止。就事論事顯智慧,別讓無用的碎碎念破壞了親子間的關係。

4.信任孩子,讓約定代替牢騷

越制止孩子越想做,是“白熊效應”在作祟,家長要這樣來化解

與其一直在孩子身邊不斷地禁止孩子做事,不如和孩子做一些約定,比如每天只能看一個小時的動畫片,時間到了,就要停下。與人的約定要遵守,定下的原則要堅持,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