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本文字數5792,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孩子,願你一生勇敢心中有光》。

作者郝景芳,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訪問學者,清華大學天體物理碩士、經濟學博士,第 74 屆世界科幻大會“雨果獎”得主,2018 年世界青年領袖。《財富》雜誌 2017 年 40 歲以下商界精英,“童行學院”創始人,兩個孩子的媽媽。

孩子自覺性差,父母一不看著就管不住自己。別人家的孩子五歲會背一百首古詩,認識一千五百個字,我的孩子是不是落後了?做作業拖拉,不肯上幼兒園,遇到困難就退縮……

這些讓中國家長普遍感到頭痛的難題,是不是也在困擾著你?社會高速發展,今天培養的孩子,在二十年後才會成為建設社會的主力軍。所以,清楚二十年之後世界的模樣、職場的變化,並提前做出應對,是家長為孩子做出的重要的選擇。

本書為你提供了四種父母思維革新模型,五種孩子成長核心能力以及家庭啟蒙的實用方法,幫你透過複雜的現象,抓住教育的本質,不走冤枉路。

1

教育中的困惑

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做作業總是拖拉,有的孩子是太愛玩,總是想先玩再寫作業,拖延到很晚;有的孩子是做作業超級慢,父母不監督就做不完,天天陪著寫作業也太累。各式各樣的情形,父母該罵的也罵了,該陪的也陪了,孩子卻還是老樣子,如何才好?

很多父母會說,每次遇到這些事情,真的壓不住自己的怒氣,一股火上來什麼教育方法都拋到腦後了。那麼在這裡,作者給家長提供一個小工具,叫“以時間為獎賞”。

1、孩子的時間管理

很多時候,當我們提到賞罰,總覺得是特別簡單的事,不就是聽話就獎賞,不聽話就懲罰。但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賞罰並不好用,例如這次懲罰了孩子,下次孩子也一樣會犯,許諾給孩子買玩具有時也不管用。這是怎麼回事?原因很可能是激勵沒有設定正確。

所以,作者說以時間為獎賞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對自己的時間有一定的掌控。他越是能快點做好作業,越是可以多玩一會兒。有的父母容易出的問題是,孩子寫完作業,就給他增加更多練習,這樣孩子當然沒有動力寫得快。

還有的時候,父母的問題在於,給孩子一次性定的目標太高。比如,要一口氣寫完所有的作業,要全部寫對才能玩,孩子就會覺得遙遙無期,於是更加磨磨蹭蹭。

真正能讓孩子鍛鍊時間管理的,是讓他覺得時間是可控的。自己抓緊時間完成任務,立刻就獲得了多幾分鐘玩的時間。這種付出就有回報的感覺,會激勵孩子更加抓緊時間。

當然要教孩子做時間管理,我們首先要明白,一個人時間管理的背後,是什麼樣的心理因素在發揮作用?

實際上,我們應該讓孩子做到的是四個字:心裡有數。也就是說,時間管理是表象,自我認知才是核心。孩子管理的不是時間,而是自我。比時間管理更深層的是自我管理。

想讓孩子進行良好的自我管理,需要這個孩子有兩點特質:

1。對自己的狀態有自我認知;

2。對自己的成就有自我要求。

自我認知是“心裡有數”的第一層:清楚自己的現狀。對孩子而言,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很多孩子最大的問題就在於,你問他“你學會了嗎”,“你哪兒沒學會”,“你任務都完成了嗎”,“你有什麼困難”,他都是答不上來的。

自我要求是“心裡有數”的第二層:清楚自己想怎樣。不一定每個孩子的自我要求都是拿第一名,有的小孩可能滿足於班上一般名次,有的孩子可能是希望自己在某一方面做到更好,或者只是簡單地不想落後。

具備了這兩種特質,哪怕這個孩子不是爭強好勝的型別,也不是次次第一名的學霸,也可以有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其實有很多,《兒童心理學手冊》告訴我們:

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從很小就開始發展的。父母多用鼓勵、支援的態度,孩子就比較容易獲得自我管理能力,過度控制和懲罰非常不利於孩子發展自我管理。另外,父母跟孩子的語言對話,能讓孩子生成自我概念。

所以,想讓孩子增強自我認知,家長們需要多和孩子語言對話,有意識引導孩子思考自我。時間久了,孩子會把這樣的思維和表達作為自己的習慣。

比如,你可以問孩子:“你現在想看這本數學冊子嗎?”“你剛才不高興,是因為你覺得他說得不對嗎?”“積木倒了,你心裡有挫敗感,是嗎?”

在增強自我認知的同時,你還可以用語言標識出孩子的成就,增強孩子的自豪感。孩子做好了一塊拼圖,你可以跟他說:“哇!你能把這個拼圖拼起來啦!半年前還不會呢!”“呀,這是你自己搭的嗎?太驚人了!”這些語言會讓孩子對自己有自信。

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要讓孩子把成就歸功於他自身。也就是說,讓孩子不僅感覺到“我在進步”,而且還能把這些進步歸因於“是因為我自己努力想辦法,所以取得了這些進步”。

有了這些自我認知的基礎,一個孩子才會自發地生成自我要求,也就是“我要越做越好”“我要取得好成績”。只有這種心態才可能讓一個孩子真正發自內心進行良好的時間管理。

因此,時間管理背後是自我管理和自我驅動,而孩子自我管理和自我驅動的背後,又是父母看見並且尊重孩子的自我發展的努力。

2、家長與孩子的溝通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這樣的細節:

有時候你想要提醒小朋友一件事,例如應該把手裡的東西放在這邊,結果小朋友不僅沒有聽,反而“啊”一聲爆發了強烈的情緒,把手裡的東西扔下,不肯合作。

而你仔細分辨他的情緒,會發現他其實不是對抗,更多是委屈。他會大聲說:“我本來就是這麼想的”,或者“我還沒來及……”。而大人往往不理解孩子的這種委屈,會說:“我不就是提醒你嗎?”“脾氣這麼大跟誰學的?”孩子一聽,更哭鬧了。

在這樣的場景中,驅動孩子的內在情緒是什麼呢?

其實,在這個場景中,孩子的心理語言是:我本來就能做好的,不用你說我也能做好。他的內在情緒是:你說這些提醒的話,就好像我自己做不好似的,你不相信我。而他之所以不合作,是因為他的潛意識覺得,如果聽話了,就是承認了自己做不好。

這裡面涉及到他的自我感知:如果是自己本來就想做的,那麼是對自我的自豪感;如果是自己沒想到,而要父母提醒的,那則是對自我的羞愧感。

我們很多時候都沒有注意到,當我們說話的時候,是把對方置於好角色上,還是壞角色上。這兩種不同的處理,會催生完全不同的結果。

我們在生活裡見到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經常會指責孩子。但是忽略了指責就是讓對方成為“壞角色”,說的是對方哪裡不好,如何沒達到要求。

比如“你看看,我已經這麼累了,你還把家裡搞得一團糟!”,或者“這麼簡單的題你都不會,你說你腦子都幹嘛去了?”

而讓對方成為“壞角色”,潛意識是喚醒對方的內疚感,這種表達方式是我們經常不自覺採用的方式。很多時候,喚醒他人的內疚感,是讓我們感覺到痛快的方法。

但問題在於,沒有人願意感覺自己是“壞角色”。一旦意識到自己被他人指責,一個人下意識的反應不是“知恥後勇”,而是“防禦”。要麼先否認這種指責;要麼是冷冷不予迴應,避開指責;要麼是情緒爆發,把小事變成爭吵。

如果不用這種指責的溝通方式,還能有什麼其他溝通方式嗎?

比如,看到孩子玩具放得很亂,你說:“寶貝,媽媽下班特別累了,如果你能幫媽媽一起收拾一下,那真是太感謝你了。”或者“我看到你這些地方都做了很好的努力,要是再把這個簡單的小地方做好,那就太棒了,太讓媽媽省心了。”

表達需求的方式,會讓對方成為“好角色”,成為能幫助別人的英雄。讓對方成為“好角色”,可以喚醒對方的自我感覺良好,讓對方看到他做的事情能在多大程度上幫助到自己。

注意,不要把自己的困擾歸咎於對方,而是直接對未來提出期望。在這種溝通方式下,對方往往會感受到自我的激勵,會願意把事情做好。

2

什麼是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是這本書的核心理念,在作者看來,通識教育是當前這個時代以及中國教育環境中最需要的教育補充。目前,中國的教育系統已經在很多方面做得很好了。課程體系非常紮實,很有效,也非常重視公平。但是對於成為完整的、享受生活的人這個目標來說,它好像還缺一些靈魂性的東西。比如,超越的思想。

我們的教育中,技能訓練真的很強。從一年級到大學,我們都強調把基礎打紮實,先不管為什麼學習一個知識,先把它學好。無論是數學物理大量做題,還是語文英語的勤懇背誦,都是發揮“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把所有精力放在技能提升上。

我們學習的明確目標就是提高成績,而提高成績的目標是考學,考學的目標又是找一份好工作。這個系統是很有效果的,所以我們看到中國學生競賽非常強,很多人也能找到好工作。

但我們的教育,相對來說弱一點的是對理想境界的灌輸。一個人接受教育,最終的目標是什麼?學習想要達到的境界是什麼?我們接受教育要解決的問題究竟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沒有很好地回答。

可是,真正的傑出人物是怎樣產生的呢?他們都受到一個共通的核心的指引:解決人類和世界的問題。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不是因為學習才能獲得進大公司的能力,而是因為學習才能讓我們理解這個世界,解決這個世界的問題,成為更好的人類。

所以,作者希望自己和各位父母們一起,能夠對現有基礎教育進行一些拓展。讓我們的孩子具備思考大問題的能力,讓問題和思考來引導孩子未來的技能學習。

我們的教育需要通識教育的補充,讓孩子能夠有想得更大, 想得更深的教育引導。讓他們成為有靈魂的學習者。

但是這一點很難在學校裡全部完成。為什麼呢?因為無論如何改革,學校教育都同時擔負著兩個目標:培養和選拔。

1、教育目標

實際上,教育系統所有的新式教育主張,第一目標都是培養。是從人的理想出發,談論我們期望孩子獲得怎樣的能力、人格。對孩子的培養目標都是以世界為舞臺,以終生為目標。

然而教育系統,往往更負擔著選拔的功能。選拔實際上是一種資源分配,以選拔為第一目標的教育系統,最核心的設計思路是清晰可辨的選拔標準,通常也就是量化標準。

像團隊合作、領導力與大局觀、幸福感和興趣,很難在選拔的考慮範圍內。而且為了杜絕徇私舞弊,最好是清清楚楚的數字標準;而為了獲得數字標準,最好是有標準答案的題目。

以培養為目標的教育,會期望讓每個孩子獲得適合的心靈成長。而以選拔為目標的教育,必然更期望用可操作的手段,挑出排名最靠前的孩子。這兩個目標根本是不同的,但又是學校都要兼顧的,這也是教育改革難以推行的內在原因。

但真實世界不是這樣運作的。選拔系統的成功之道,在於精確符合設定的標準。而真實世界的成功之道,則在於在沒有正確答案的世界裡,自己找出要走的路。

在真實世界裡,當我們選擇進一個企業,我們要了解的,不僅僅是這個企業面試什麼題,更多的是要知道自己的性格和喜好是什麼,適合不適合這個企業的業務。

在企業裡,當我們做專案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填上所有專案表格,更重要的是協調團隊分工、協調各方資源、協調上下關係,最後達成專案的目標。

這些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的關鍵表現,需要的是什麼呢?是瞭解自我的能力,是協調他人的能力,是創造新鮮的能力,是洞察世事的能力,是思辨表達的能力,更是領導團隊和把握大局的能力。

這種培養一個人長久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補充教育該到哪裡尋找?就是靠通識教育。

2、 頂層框架

通識教育能為孩子建立頂層知識框架,而頂層知識框架對孩子一生意義深遠。

很多成年人進入工作中,才意識到自己缺少知識體系和思考框架,讓自己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事實上,決定一個人最終能達到的高度的,就是他的知識體系和思考框架的層次。

一般說來,一個人的思考框架可以分為跨領域的能力、頂層的大局觀、深入思考本質原因這幾個方面。人與人頂層思考框架的差異,跟多年的知識積累和見識有關,也與一個人的學習環境有關,最是需要潛移默化的影響,最難短期改變。

3、 跨學科的底層思維

通識教育可以培養一個人跨學科的底層思維。基本的底層思維能力包括哪些呢?對啟蒙階段的孩子,簡單說,大概有這些:

理解能力:能聽懂別人講什麼,能理解上下文的含義,能理解知識的表達。

抽象能力:能從具象的生活走向抽象概念,能討論抽象概念。

邏輯能力:能進行推導,能思考因果、判斷觀點,能進行邏輯推理。

聯想能力:能從一件事想到另一件事,舉一反三,做題事半功倍。

表達能力:能把自己的意思說清楚,能對事情描述清楚,有自己的觀點。

解決問題能力:能對問題進行多角度思考,透過自主嘗試,尋找解決的辦法。

這些思維能力,是通識教育最著重培養的。孩子會從科學學習中,熟悉邏輯推理和理性思考。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對一個人在任何領域的工作都有莫大幫助。

孩子還會從人文學習中,理解深刻情感和社會關係;從藝術學習中,增強美的感知和自由想象。人文藝術的學習,讓孩子能敏銳地感受,大膽地想象,能更理解人的心靈情感。

4、學習經典

通識教育非常強調研習經典,而這非常利於人建立整全的視角和貫通的思維。絕大多數通識教育體系,都強調經典學習。

通識教育最在意的事情,就是將人類文明融為一體,讓學生看見整體文明發展的脈絡。而經典學習,是最能串聯人類文明精華的思考方式。

所以通識教育,是要培養一個具有獨立思考精神的完整的人。它教人廣博,將人類文明視角貫穿各個學科,讓孩子縱覽古今中外,胸懷天下;它強調多學科綜合,認為科學理性、人文情感、藝術想象力都是一個完整的人應具備的素質;它還強調經典教育,認為大師經典最能代表人類智慧的精華,能讓人獲得情感和智力雙重培養。

5、培養孩子的理科思維

通識教育是一整套完整的教育價值觀。在通識教育價值觀下,我們可以獲得學習各個學科的具體思維方法。那家長該怎麼引導孩子學習數理科學呢?傳統的理科學習,是告訴孩子一個公式,然後讓孩子練習如何應用。

比如,告訴孩子壓強公式,然後就不斷換引數,計算結果。可是這樣的講授是無聊的、缺乏創造力的,孩子不知道學這些知識有什麼意義,也不知道如何探究新的知識。

按照通識教育的講法,每個知識都是一把鑰匙,最重要的是要設定合適的鎖,讓孩子帶著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自己探究如何開鎖,最終獲得知識的鑰匙。

如果以通識教育的方式講壓強,會問孩子:“為什麼錘子錘不破一塊布,針尖卻能扎破一塊布?”然後對比錘子和針尖的不同,讓孩子討論這裡面的道理,猜想並驗證,最終發現壓強。

我們讓孩子獲得的,應該是開鎖的能力。人類的發展,就是發現一個又一個新鎖,透過聰明才智解開每一把新鎖,每一次的解鎖過程,都把人類文明推向新的高度。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我們需要透過教育讓孩子鍛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