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俏媽隨筆】我有話和孩子談,請你迴避

我有話和孩子談,請你迴避

文/李翠

曾經讀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兔子拉著一車菜遇到一個陡坡,用盡全力上坡卻寸步難行,小動物們都來幫忙,小鹿往前推,小豬往後拱,天鵝往天空的方向拉,螃蟹往旁邊拽……大家累得滿頭大汗,但是車不但沒前進反而後退了,弄得小動物們都受了傷。這本是一個普通的小故事,卻像極了好多家庭的育兒現狀。

今天一個朋友向我訴苦,孩子才10歲,非常不聽話,昨天為了一件小事竟然與她對打。說到傷心處,她忍不住流淚了。

我說:“你家孩子平時是爺爺奶奶管的吧?”

“是的!”

“爺爺奶奶特別護娃吧?”

“對對!我罵孩子幾句,他奶奶就罵我!我一打孩子,他爺爺就把娃拉到他懷裡護著!”

這絕不是一個個例,而是一種普遍現象。一人“施教”,全家參與,管的管,護的護,拉的拉,七嘴八舌,場面混亂,孩子一旁看著“熱鬧”,心裡更添了幾分“膽氣”!

成功的家庭教育在於家庭成員能夠形成教育合力,最忌諱的就是一個實施教育過程,另一個橫加干涉,甚至阻止!爸爸批評孩子幾句,媽媽就站出來維護;媽媽打了孩子一巴掌,爸爸就立馬與媽媽幹一仗;爺爺懲戒孫子——“罰站”,奶奶立刻把孩子摟到懷裡安慰;老師批評孩子幾句,家長就立即找到校長要“討個公道”……

一方要教育,一方要當“保護傘”,孩子有恃無恐,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孩子“越來越硬”“越來越叛逆”“誰都管不了”……

教訓的目的是為了教育,而不是為了控制,更不是為了“示威”。教訓孩子也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吃飯前、飯桌上、睡覺前不要教訓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吃飯、休息,效果也不好;不要當眾教訓孩子,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的那一刻起,教育效果成為負數。

不妨單獨和孩子交流,其他家庭成員迴避,這樣氣氛不會尷尬,孩子也聽得進去,還可以避免火氣“升級”,情緒失控,造成不良後果。

教訓孩子前,向其他家庭成員說:“我有話和孩子談,請你迴避。”

俏媽

簡介:

【俏媽隨筆】我有話和孩子談,請你迴避

李翠,女,漢族,中共黨員,1979年8月生於翼城縣隆化鎮,中小學一級教師,國際註冊高階心理諮詢師。1999年臨汾師範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教育事業,現任隆化中心幼兒園園長,多年被授予“優秀黨員教師”、市“優秀班主任”、縣“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