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沒有人想著我”男孩崩潰大哭,被焦慮“內卷”的孩子有多絕望?

“沒有人為了我!他們只是為了自己活得更好。”

前幾日,一名男生衝向街頭,試圖輕生。被同學勸阻下來之後,他崩潰大哭,吐槽父母給了他太多的壓力。

“沒有人想著我”男孩崩潰大哭,被焦慮“內卷”的孩子有多絕望?

都說成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孩子又何嘗不是呢?

有人說,現在的孩子抗挫折力太弱。但其實,教育內卷帶給孩子的焦慮和壓力,遠不是現在大人所能想象的。

01、教育內卷是孩子的夢魘

北大學霸劉純懿曾表示,自己是一個從小卷到大,不想再卷的人。

縱然她一直是他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也還是無法逃脫被內卷的現實。比如:她是市高考狀元,但別人總會說,你如果多考幾分,就是省高考狀元了。

學霸尚且逃脫不了被內卷的現實,更何況普通的學生呢?

“沒有人想著我”男孩崩潰大哭,被焦慮“內卷”的孩子有多絕望?

《小歡喜》中,方一凡的成績一直沒有進步,媽媽董文潔急了,一口氣給他連報了六門補習班,直接點燃了方一凡的憤怒;

一名9歲的小女孩,因為沒法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從15樓一躍而下。她留給這個世界最後的文字是:“媽媽對不起,這是我的決定……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

9歲,還沒來得及看一看世界的精彩,就被作業壓垮了。太讓人心酸。

“沒有人想著我”男孩崩潰大哭,被焦慮“內卷”的孩子有多絕望?

一次作業沒完成,我想不足以讓一個9歲的小女孩放棄自己的生命,其平時承受的學習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壓死駱駝的,從來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之前的每一根稻草。

02、內卷對映的是家長的焦慮

經濟學家薛兆豐有句很殘酷的話:讓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闆,而是其他願意加班的人。

反觀教育也是一樣,你不趕著孩子往前走,別人都在往前走,你的孩子就落後了。再淡定的家長,也可能會被裹挾著一同焦慮。

有的父母,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內捲了:幾歲開始報才藝培訓班?學前教育要抓哪些方面?要不要給孩子灌輸勇奪第一的競爭意識……

一個2歲多的小女孩參加平衡車比賽輸了,崩潰大哭。孩子媽媽不僅沒有安慰,還大聲責罵:“你有什麼臉好哭,全程在那遛彎!”嘴上責罵不解氣,還用力敲打孩子的頭盔。

是孩子輸不起嗎?當然不是。是教育內卷下的焦慮,讓孩子的父母覺得不能輸。

“沒有人想著我”男孩崩潰大哭,被焦慮“內卷”的孩子有多絕望?

可人生還長,難道一次小小的比賽,就能蓋棺定論一個孩子的人生?

一位媽媽,帶著5歲的孩子在寒風中站了一個多小時,美其名曰是讓孩子過來感受一下考驗的氛圍。

按照她的說法,“孩子還有16年,大約5840多天就要考研了。提前帶過來感受氛圍,對孩子成長有幫助。”

這讓許多網友直呼太可怕了,才5歲的孩子,能感受出什麼氛圍來?

“沒有人想著我”男孩崩潰大哭,被焦慮“內卷”的孩子有多絕望?

內卷之下的父母,到底該何去何從,值得我們反思。

03、如何防止過度焦慮?

焦慮,能讓人產生動力;但過度的焦慮,除了給孩子徒增壓力之外,並無益處。

那麼,父母該如何理智地對待教育內卷呢?

不盲目跟風

很多父母一聊天,三兩句之後就離不開這樣的話題:

“你們在哪裡學鋼琴啊?”

“有沒有必要上英語外教課?”

“有沒有推薦的程式設計機構……”

其實,上不上興趣班,上什麼興趣班,都不必盲目跟風。因為,適合別人家孩子的,未必就適合自己家孩子。

杭州的一位媽媽,給自己6歲的女兒一口氣報了10個興趣班。孩子每天不是上興趣班,就是在上興趣班的路上。

可是,這真的值得嗎?與其把精力和金錢花費在一些不必要的興趣班上,不妨考慮一下孩子真正的興趣是什麼,學這麼多需要耗費全部的精力,值得嗎?

有規劃、有選擇地幫助孩子分析,並且引導他們堅持下去,才是最適合孩子成長的。

“沒有人想著我”男孩崩潰大哭,被焦慮“內卷”的孩子有多絕望?

不要過度在意孩子的成績

為人父母總是很貪心, 孩子考了80分,就想孩子考100分;等孩子考了100分,又想孩子能考班級第一……

學習成績固然能夠決定孩子能上什麼樣的大學,但人生並不是只有上名校這一條路。

一名高中女生考試沒考好,沒有達到一本的要求,她有些自責。可是媽媽卻對她說:“沒事,考不上一本,考二本也可以的,你健康快樂就好了。”

只不過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卻讓孩子忍不住淚崩。

“沒有人想著我”男孩崩潰大哭,被焦慮“內卷”的孩子有多絕望?

並不是每一個父母都能豁達地對孩子說“你只要健康快樂就好”,但如果孩子的壓力已經足夠大的時候,不妨先將成績放一邊,關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健康。

學習成績,不是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因為,孩子長大後要面對的不是這張小試卷這麼簡單,而是人生這張“大試卷”。

激發孩子的內驅動力

教育家Rita Pierson在TED演講時,曾分享過於一個小故事。

她所在的班級做了一次小測驗,20道題目,有一個孩子錯了18道。她在卷子上寫了“+2”,並且畫了一個大大的笑臉。

孩子拿到卷子的時候很驚訝,問她:“我這是不及格嗎?”她說是的。

“那你為什麼還給我畫了一個笑臉?”孩子很不解地問道。

Rita Pierson對孩子說,一會兒我們會複習這些題,之後你能做到更好嗎?孩子很開心,大聲地回答:“是的,我可以做得更好。”

“沒有人想著我”男孩崩潰大哭,被焦慮“內卷”的孩子有多絕望?

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固然重要,但是,逼孩子學和孩子主動學,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焦慮的父母,很難養出優秀的孩子。而聰明的父母,懂得激發孩子的內驅動力,而不是盲目地給孩子施壓。

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曾說:孩子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他們的每種心理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一時地落後,並不代表就會一直落後。

所以,與其焦慮地給孩子各種施壓,不如放輕鬆一些,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想辦法激發他們的內驅動力。

——END——

文| 菈媽,多平臺簽約作者,喜歡閱讀經典育兒和心理學書籍,專注科學育兒和親子情感的二寶媽。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關注我,一起探討噢。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