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競爭意識特別強但是又輸不起怎麼辦?家長要正確地引導孩子

在生活當中我們會觀察到,有些孩子競爭意識特別強,但是又輸不起。

五歲的月月就是如此,在家裡和爸爸一起玩石頭剪刀布的遊戲,連著輸了幾次就開始生氣。在公園裡和小朋友一起玩,因為沒有對方跑得快就大發脾氣。媽媽想讓她學習輪滑,她說自己不會,不想學,怎麼鼓勵都不管用。在籃球課上覺得自己球拍得不好,下課了就不願意打籃球……月月這樣的表現讓媽媽很頭疼,她覺得自己平時對孩子並不嚴格,也很少提要求,月月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一類孩子天生就有很強的競爭意識,凡事都想做到最好,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這不是缺點,因為社會本身就充滿了競爭,孩子長大後也必然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競爭。上學後,要在學習成績上與同學競爭;去參加活動,又要與對手競爭;工作之後,又要與同事或同行競爭,適當的爭強好勝是很有必要的。

孩子競爭意識特別強但是又輸不起怎麼辦?家長要正確地引導孩子

家長的一些行為也會讓孩子形成想贏怕輸的心理。

有的家長自身好勝心比較強,也會給孩子提同樣的要求,吃飯的時候和孩子比賽誰吃得快,在外面玩耍的時候和孩子比賽誰先跑到終點,畫畫的時候和孩子比賽誰畫得像等等。這些舉動在無意間強化了孩子對結果的重視,導致孩子做任何事都想要贏過對方,達到目標了就特別開心,輸了就接受不了。

有些家長經常誇獎孩子,但是誇獎的方式不合適,喜歡把“你真棒”“你真聰明”“你好厲害”這些詞語掛在嘴邊。這樣的誇獎方式讓孩子不能準確地認識自己,當他落後於別人或者做不好某件事時會產生特別強烈地挫敗感,他會覺得自己沒做好就不聰明、不棒、不厲害了,從內心裡難以接受。同時,孩子也特別擔心,一旦自己沒有成功,大人就不會再喜歡他或者稱讚他了,孩子的內心是非常難受的,所以可能會透過哭鬧、發脾氣等來宣洩自己十分複雜的情緒。

家長要做的不是改變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而是讓他既能全力以赴地爭取成功,又能從容地面對失敗,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做到以下幾點:

1。引導孩子重視過程,不要過於在乎結果。結果很重要,但是不能是唯一目的。當孩子不能取得滿意的結果時,家長要引導孩子看到他自己在過程中的表現和收穫。以考試為例,如果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我看到最近一個月你每天都會做一道難題,你一定總結了不少做題方法。”“我發現你專注學習的時間越來越長了,越來越自覺了。”“透過這次考試,你對自己更加了解了,也更明白下個階段該怎麼做了。”這樣的說法讓孩子能夠更好地接受結果,也讓這次考試更有價值。

2。客觀評價孩子的現狀,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法。孩子做不好一件事情時,總是有原因的。家長要引導孩子看到自身的不足並想辦法進行彌補。以下棋為例,剛開始孩子輸給家長的可能性會比較大,孩子如果因為輸了不想繼續下棋,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贏我,但是目前你的能力還達不到。並不是因為你不聰明,只是因為你缺少練習和經驗,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如此。”然後和孩子一起商量提升自己的方法,並提供必要的支援和幫助。

家長透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影響孩子,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在開始時能夠敢於競爭,過程中能夠全力以赴,結束時能夠坦然面對輸贏。

本文由“郭利方心理工作室”原創,歡迎關注、點贊、評論,文章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