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應該這樣做!

對於孩子我們應該怎樣教育?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應該這樣做!

HELLO KIDS

1、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客觀的態度最重要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應該這樣做!

心理學家巴普洛夫曾說: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當一個孩子兩三歲的時候,他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們會透過周圍人的言行,特別是對自己的評價來進行自我定位: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慢慢的他會踐行這種自我定位,如果他定位自己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孩,那麼他就會用行動來展現他到底有多淘氣。如果他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有能力,有力量的人,那麼他就會用行動來證明這一點。所有,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給他這樣的暗示,他最終會長成你想要的樣子。

2、 用自然結果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應該這樣做!

教育孩子的過程,就像是你牽著一匹小馬在遼闊的草原行走,小馬一天天長大,你得一點點放鬆手裡的韁繩,並最終完全放開韁繩的過程。如果你一直死死拽住繩子不放手,你覺得這匹馬能學會馳騁天涯嗎?當然,敢不敢放手,就在於你是不是足夠的信任你的孩子,這種信任其實是一種允許和接納,是一種強有力的“暗示”。從行為上的放手,勝過一萬句空洞的“孩子,你真棒”。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應該這樣做!

3、 吸取教訓,吃一塹長一智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應該這樣做!

當孩子犯錯時,特別是在公眾場合,請先收起你“即將成為熊孩子家長”的焦慮,和自己說一句:太好了,又是一次教育孩子的好機會。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飯店裡,一個5歲的小男孩,手裡端著一杯牛奶,一不小心全撒地上了。

旁邊的奶奶,連忙走上去,“怎麼這麼不小心,你看都撒了”,然後拿了紙巾準備擦地板。

爸爸連忙制止。帶著孩子向服務員道歉,並借了拖把,和孩子一起把地板擦乾淨。

之後他蹲下來問孩子:“剛才為什麼會打翻牛奶?”。

孩子想了想說:我沒有拿穩。

爸爸說:“單手拿不穩,你可以雙手捧著,或者一手託著杯底”。

爸爸重新買了一杯牛奶,這次小男孩小心地捧著牛奶上樓了,沒有再打翻。

這位爸爸的操作,沒有指責,沒有包辦代替,讓孩子學到了四件事:及時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總結經驗教訓,掌握方法。

4、 既往不咎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應該這樣做!

對於父母而言,做好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比對孩子說很多大道理,要有用太多。孩子所有的行為和意念大部分都是由大人的反饋來學得的。

比如,如果孩子在幼小的時候生病,他的父親或母親輕輕地走近他身邊,用溫暖的大手摸摸孩子的額頭,輕輕地坐在他身邊,給他掖緊被子,陪伴著他。那麼,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當他身邊有人生病時,他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照顧別人。

如果某天孩子與母親一同上街,一名乞丐把手伸向母親要錢,母親沒有說話,無聲地從身上找些零錢交給乞丐,孩子長大後面對乞丐也會這樣做。

相反,父親經常在家中拳腳於家人,這種家庭長大的男孩在處理自己家庭衝突時一定有相關行為;母親經常對鄰居潑口大罵或對人驕橫跋扈,其子女長大後也會出現人際關係的相關麻煩。我們必須知道:在父母的親自撫養中,你的孩子就在複製撫養的觀念與性格,複製他最親近的人的各種行為方式與態度。

孩子早年最重要的模仿人是母親,然後就是父親。

一般而言,人的長相大多取自遺傳,但人的性格和人的觀念則完全取決於父母的言談舉止。所以,為了孩子健康成長,父母要好好修養自己的言談舉止,在家庭中盡顯善良與榜樣,在談吐中表現文雅與謹慎,在處理各種意外事務時有理有節。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應該這樣做!

面對孩子犯錯,父母應該這樣做!

採訪-夏絲雨Xia Siyu

統籌-Coco

採編-夏絲雨Xia Siyu

主編-金豆Jin D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