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最舒服的關係,是三觀一致(深度!)

最舒服的關係,是三觀一致(深度!)

人生在世,遇見的人實在太多。

有的人只是路人,擦肩即過,有的人成了朋友,一直同行;有的人出現是用來回憶,有的人出現是為了告別。

以前總以為,認識的人越多越自豪,可經歷的多了,漸漸才明白:

三觀一致的人,相處時自在隨意,聊天沒有太多顧忌,做事不用太多規矩;

三觀不一致的人,相處總是刻意對話,生怕說錯就是把柄,說過變成挑釁。

面對形形色色的人,我們只有活出自己的態度,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對的人並肩同行。若是三觀不合,何必請進你的生活。

最舒服的關係,是三觀一致(深度!)

三觀不同,不是一路人

心理學家霍妮說: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地位、貧富、學歷或者美醜,而是價值觀。”

對於一段關係來說,三觀是基礎。地基不好,再冠冕堂皇的建築,也只是空中樓閣,不會長久。

那什麼是三觀不合呢?

你覺得趁年輕就該出去闖蕩闖蕩,他卻喜歡小城裡的安穩日子,還嘲笑你眼高手低;

你覺得吃路邊攤也是一種浪漫,他卻認為高檔西餐才配得上自己的身份;

你覺得兩個人應該一起分擔家務,他卻認為家裡應該都是你收拾,把你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你與他分享歡喜,他覺得你在炫耀;你向他傾訴悲傷,他覺得你矯情做作。

讓我們沮喪的不是不快樂,而是快樂的時候,卻找了錯的人分享。

三觀不合的人,就像兩條相交線,哪怕只是短暫的相遇,最後也會分道揚鑣,漸行漸遠。

餘生漫漫,別把時間浪費在那些三觀不合的人身上。

所謂好聚好散,大抵就是我們尊重一段感情的最好態度。

最舒服的關係,是三觀一致(深度!)

三觀不同,不必為友

三觀一致的人,可以請進生活裡,成為我們生活裡的知己,愛情中的伴侶;三觀不合的人,趁早相忘於江湖,別給彼此找不痛快。

曾看過這樣的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一位富翁到海邊旅遊,躺在沙灘椅上休息。

他一轉頭,看到一位漁夫也躺在旁邊曬太陽,便問他:“你怎麼不去捕魚呢?”

漁夫回道:“我今天已經捕過魚了,可以歇一下午!”

富翁繼續說:“現在時間還早,你完全可以多捕點魚,這樣就能賺更多錢了。”

漁夫輕蔑一笑:“要那麼多錢幹嘛?”

“有了錢,你就能像我一樣,在這片美麗的海灘上散步、曬太陽。

”富翁得意地說道。

“可是我已經在沙灘上曬太陽了啊!”

漁夫回答。

兩人各執一詞,爭吵到傍晚,也沒分出個勝負,最終不歡而散。

其實,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人:

你精心的打扮自己,他說你心思不純;

你認真的熱愛生活,他說你無故敗家;

你努力的加班賺錢,他說你居心叵測。

自私的人,總想要求別人按照他的意願生活,把自己當成標杆去評價別人,用自己的三觀去惡意揣測他人。

真正的三觀相合,並不是要求兩人完全相同,而是我們雖然不一樣,但是我

能尊重幷包容你的與眾不同。

不是一路人,相交不會舒服,相愛也不會長久,遇到這樣的人,要麼保持距離,要麼直接不理。

和三觀一致的人交朋友,學會點亮平凡日子裡的每一束光,同時也不澆滅別人開心的火。

最舒服的關係,是三觀一致(深度!)

最舒服的關係,是三觀一致

劉震雲在《一句頂一萬句》中寫道:“

一個人的孤獨不是孤獨,一個人找另一個人,一句話找另一句話,才是真正的孤獨。

這輩子,所有遇見都千迴百轉,能遇見一個知你懂你的人,何其幸運。

所以,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格外令人豔羨。

一位出身於書香名門,才情滿腹,一位成長於教育世家,學富五車。他們是文壇伉儷,也是喜歡小打小鬧的夫妻。

有一次,楊絳給錢鍾書寫了一封信,上面只寫了一個“慫”字。

錢鍾書回信時,也只寫了一個“您”字,楊絳會意。

原來,楊絳寫“慫”,是想問錢鍾書心裡有幾人,錢鍾書寫“您”,意思是心中只有她一人。

若不是彼此心有靈犀三觀一致,又怎麼會有這樣默契又幽默的對話?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孤獨,

不是因為無人陪伴,而是因為做一些事無人理解。

若與不懂的人在一起,做什麼都得不到認可。

人這一生,遇到愛,遇到感動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不管是愛情還是友情,這一切和諧且長久的關係,本質都是舒服。三觀一致的人才能走得更加長遠。

最舒服的關係,是三觀一致(深度!)

村上春樹說:

“你要記得那些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幫你擋住外來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徹夜聊天的人,坐車來看望你的人,陪你哭過的人,在醫院陪你的人,總是以你為重的人,帶著你四處遊蕩的人,說想念你的人,是這些人組成你生命中一點一滴的溫暖,是這些溫暖使你遠離陰霾,是這些溫暖使你成為善良的人。“

所謂歲月靜好,莫過於有人知你冷暖,懂你悲歡。

朋友三千,不如知己一人;萬人同行,不如一人愛你。三觀不同,永遠不會是一路人。

多幾分冷淡,少幾分熱情,在三觀相合的人群中漫步,不失為一種灑脫。

餘生漫漫,願你的快樂不缺觀眾,你的故事有人用心傾聽。

願你能認真感受生活的美好,遇到更加有趣的靈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