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中國人買電動車只愛本土品牌?

路透社最新發表了一篇文章,探討了為什麼跨國車企沒能夠把它們在汽油車時代的統治地位,延續到電動車時代。

中國人買電動車只愛本土品牌?

這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路透社列舉了乘聯會的資料,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十的品牌中,除了排名第三的特斯拉之外,其餘全是國產品牌。

比亞迪今年已經賣出了39萬輛電動汽車,是特斯拉在中國銷量的三倍多,唯一進入前15名的合資品牌就是一汽-大眾。

這種大反轉的局面讓外媒感到驚訝,因為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車企一直在中國汽車市場處於主導地位,常年在國內乘用車市場佔據60%-70%的份額,而到了今年4月,這個份額已經下滑到了43%。

電動汽車在中國的崛起,也帶動了本土品牌打了翻身仗,跨國車企也意識到了危機。

日產汽車CEO內田誠甚至對路透社表示,中國本土品牌越來越強大,一些傳統品牌三到五年內會在中國市場消失,“如果我們慢一點,就會落後。”

為什麼外國品牌在電動車領域落後了,路透社給出的解釋是,它們在智慧化方面落後於本土電動車品牌。

他們採訪了兩位中國電動車車主,一位北京的29歲的陳女士是小鵬G3車主,她說自己買電動車的時候壓根兒沒考慮過外國品牌,主要就是從蔚來、小鵬和比亞迪之間做選擇。

中國人買電動車只愛本土品牌?

她說如果買汽油車,可能會考慮外國品牌,但是電動車裡她認為除了特斯拉,很少有外國品牌的車搭載了先進的智慧技術,不管是別克Velite 7還是大眾的ID。系列,都不能讓她在車內擁有類似使用智慧手機的體驗。

“外國品牌離我的生活方式太遠了,從開啟車窗到播放音樂,連線支付寶和淘寶等app,我的車載助手都能實現,還支援OTA更新軟體。”

另一位上海的工程師李先生購買了比亞迪漢EV,他買車時也沒考慮日系和德系品牌,“在我看來美國車裡只有特斯拉能脫穎而出,其他品牌甚至沒有競爭力。”

看完路透社的報道,我也去採訪了身邊的電動車車主,他們給出了有些不同的答案。

第一位是我的大學同學,一位辣媽,當決定買電動車之後,她最先考慮的就是特斯拉和比亞迪,因為這兩個品牌在她的字典裡是和電動車劃等號的。

中國人買電動車只愛本土品牌?

試駕後她選擇了更洋氣的特斯拉,而且交了定金,但是其他特斯拉車主和她吐槽了車內空間太小不適合家庭出行之後,她把目光轉向了大眾ID。4。

中國人買電動車只愛本土品牌?

體驗了實車之後她果斷把特斯拉的指標轉讓了,因為家人更喜歡ID。4 Crozz,兒子覺得空間確實大,老爸覺得開起來更舒服,找到了以前開油車的感覺,操作也簡單。

另一位車主曾經是北汽EX200車主,也是我的朋友圈裡最早買電動車的人,她換車的時候最先考慮的就是續航,然後是智慧化、操控感受和保值率。

中國人買電動車只愛本土品牌?

“原本第一考慮換小鵬P7,續航最長而且車機的功能豐富,後來體驗了Model 3之後感覺操控更帶勁,而且倆車實際續航差不多,蔚來ET5因為等待時間太長就不考慮了。”

比亞迪漢對她來說偏行政座駕,不適合女生,大眾的ID。4和ID。6給她的感覺還是有點傳統,不過倒是很有安全感,“如果我是喜歡機械的男生我可能會選它”。

可以發現,影響中國的電動車車主選車的因素,其實不光是智慧化,續航、操控這些也都是他們所關心的。

不過有一點確實與燃油車時代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在面對電動車的時候,中國消費者確實不再盲目“崇洋”了,所有品牌都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甚至中國品牌因為下場早,更有認知上的優勢。

一位行業內部人士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表示,外國品牌的主要擔憂就是,它們的新電動車在設計時更多考慮的是美國和歐洲市場,更加註重效能和耐用性。

如何在智慧化方面讓中國車主擁有更好的本土化體驗,以及設計出更能吸引年輕使用者、讓人眼前一亮的電動汽車產品,是外國品牌需要思考的。

中國人買電動車只愛本土品牌?

當然,改變已經在發生,我身邊有一位剛剛盲訂了凱迪拉克銳歌LYRIQ的車主,他給的理由就兩個字——很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