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電動浪潮下,48V輕混系統還有幾分機會

所謂48V混合動力系統(MHEV),是一種介於內燃機與插電混動之間的汽車動力系統,它在發動機基礎上增添一個小型電動機,幫助改善發動機的啟/停過程,電池容量很小,不需要外部充電。

本質上,48V輕混是一種節油裝置,是汽車從內燃機向純電動轉型的過渡技術,搭載這項輕混系統的汽車並未脫離燃油車的範疇,它上不了綠牌,也享受不了政府補貼。

電動浪潮下,48V輕混系統還有幾分機會

關於這項技術,市面上一直有兩種論調——有人預估它是接下來汽車市場的主流選擇;有人認為它已被市場判處死緩,被拋棄出局只是早晚問題。在各大車企紛紛向電動汽車方向轉型的當下,48V輕混動力系統能夠成為一項技術亮點,提升銷量嗎?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得校準它在整個動力系統市場的座標,這項技術在什麼背景下產生,處於何種位置,有著怎樣的市場處境?

裹挾在行業大變革之中的被動選擇

一項技術被引入市場往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對於汽車行業,選擇何種技術不止取決於車企戰略,還涉及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政府法規、技術成本與獲取便捷程度、消費者偏好、能源成本、能源補充基礎設施便利性以及動力系統上下游技術的進步。

100多年前,內燃機憑藉流水線製造工藝和石油大降價帶來的成本優勢,戰勝蒸汽機與電動機成為主流。今天,電動汽車則因電池技術的革新與成本的下降重回大眾視野。

經濟性至關重要。

48V混動系統成本低、節油效果相當明顯,這些優勢足以讓車企對其青睞有加。德爾福、博世以及法雷奧的宣傳資料均顯示,48V輕混系統僅需要高壓混動系統30%的成本,即可達到其70%的效果,價效比非常高。

電動浪潮下,48V輕混系統還有幾分機會

一些汽車製造商稱,基於48V的電氣系統可使內燃機車輛的燃油經濟性提高10%至15%,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此外,48V輕混系統對現有整車結構改變不大,車企不必棄置原有燃油車產線、人才、技術等資源,重構生產線。

超高的價效比是48V輕混系統吸引車企的重要因素,卻不是車企選擇使用的必要因素。畢竟,日益嚴苛的節能減排法規才是促使車企做出改變的關鍵所在。

2013年,“咖啡法”(Corporate AVerage Fuel Consumption 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出臺就已經在潛移默化中讓車企們做出了不少讓步,譬如停產高油耗且利潤低的車型、更多應用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從四缸發動機轉向三缸發動機。而單靠提高發動機的燃油效率達到排放標準基本不可能,完全轉向純電動車則受限於技術、成本以及時間,因此,研發生產低油耗的混動產品成了車企們心中的頭等大事,此時供應商提供的48V輕混方案成了優選。

今年開始實施的“雙積分修訂版”也在步步緊逼,汽車製造商們加大了推出48V輕度混合動力車型的力度。隨著法規趨嚴,平臺、車輛以及動力系統複雜性方面的調整空間將變得更小,這也意味著消費者的購車可選範圍被迫收窄。某種程度上,48V輕度混合是政策調控與成本技術壓力相互作用的結果,零部件供應商推出方案,傳統車企承接方案。某種意義上,48V輕混方案是車企應對現有環境的臨時藥方。尤其對於在混動技術方面儲備較弱的自主品牌,48V剛好夠適合法規,至於消費者會是何種反饋,還需留待市場回答。

市場遇冷,不符預期,為何中國消費者不買單?

全球資訊提供商 IHS Markit曾在2019年釋出一份預測報告,認為48V輕混系統將在中國市場迎來高速發展期,2020-2025年實現85%的年均增長率,車型年銷量也將從49萬輛增至1050萬輛。電子刊物《國際電子商情》更在3月宣稱,48V輕混系統將成主流,2025年裝車量達1100萬輛。

電動浪潮下,48V輕混系統還有幾分機會

但市場的實際反饋不及預期,2020年搭載48V輕混的車型國內銷量33。1萬輛,僅佔全年總銷量的1。64%。此前曾有不少媒體深入一線市場調研,發現大多4S店並未把48V輕混系統作為銷售亮點進行宣傳。《汽車通訊社》曾在一家沃爾沃4S店看到介紹48V輕混的展示臺,其上並無展車,詢問現場一名工作人員,卻被告知具體情況需請對接的銷售顧問講解。

電動浪潮下,48V輕混系統還有幾分機會

這與48V輕混本身的技術體驗也有關係。瑞士科技公司TE Connectivity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動力系統的提升必須讓消費者和汽車製造商感受到經濟上的收益,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進步。要讓消費者對替代動力系統產生信賴,需要讓其相信,與以前的動力系統相比,新的動力系統更加安全、高效、精確,且駕駛效能更強。這恰恰是48V輕混最尷尬的地方。

48V輕混在油電混動系統中處在不上不下的位置,由於技術含量有限,相比強混或插電式混動,它很難帶給消費者強烈的節能體驗。不同於前文零部件製造商們所宣稱的高效能效果,從車主反饋資訊來看,48V實際節油效果並沒有那麼神奇。例如吉利ICON,48V版與普通版車型在油耗上並無明顯差異。

政策影響下消費者對48V動力系統更是缺乏興趣。麥肯錫公司(McKinsey&Co。;)在2017 年 1 月釋出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在過去五年中,中國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NEV,包括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動汽車) 的興趣提高了兩倍。這種急劇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支援,包括對改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進行了大量投資,提高購買補貼和免稅金額,以及減少對電動汽車上牌的限制和一線城市限行時間的限制。相較之下,其他混動車型處在政策與市場的邊緣,HEV這一類“節能汽車”在國內都拿不到補貼,何況48V這樣的輕混。

未來不明朗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在中國市場上,48V混動技術給消費者帶來的影響很小,表現較為雞肋,很難想象它能在銷量上貢獻積極力量,但它的發展前景仍然有待考察。

IHS Markit判斷48V輕混系統將高速增長的關鍵因素有兩個:一是車企為應對“雙積分”政策,亟待提升企業平均油耗水平;二是作為內燃機到新能源動力的過渡技術,48V輕混的節油效率相對較高,也是最具價效比的解決方案之一。

一些機構預測,隨著新能源補貼加速退坡,48V輕混系統將更早成為混動系統中的主流。今年的“雙積分”修訂版正在致力於改變舊版“雙積分”導致的“輕節能、重新能源”的現象。

過去受制於政策法規和市場需求的原因,國內車企對混動車型多持觀望態度,像吉利、比亞迪、長城這樣的傳統車企在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領域都有所佈局,但不敢做大規模的產品投放。隨著政策放開,一些做油電混動的企業看到了希望。

儘管在減排法規限制下,傳統燃油車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但只要燃油車佔據市場大頭,便不缺車企投入油電混動系統的研發。

今年,更多車企配備了輕混方案,並深度繫結第三方動力電池企業。全新一代賓士C級轎車,全系採用了第二代48V ISG智慧電機系統;凱迪拉克新款XT5/XT6,全系增加了48V輕混系統;新款沃爾沃XC60資料也搭載了48V輕混系統,還有寶馬X5、馬自達CX-3、奧迪S6、WEY全新SUV摩卡、紅旗H5……

電動浪潮下,48V輕混系統還有幾分機會

也許就像三缸機一樣,48V輕混系統將成為短期內燃油車不得不配備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