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日系車為什麼比國產車貴?是成本高的原因嗎?

不僅僅是日系車比國產車貴,大部分合資汽車售價都要比國產車貴一些的。

商品售價高低無非受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生產成本

品牌附加價值

供需關係(市場需求量)

汽車也是商品的一種,因此售價也會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我們先看一下成本對汽車售價的影響:

日系車為什麼比國產車貴?是成本高的原因嗎?

汽車是由成千上萬個零部件組成的,而這些零部件並不是由主機廠生產的。大多數主機廠只生產三大件而已,其餘零部件則交給零部件供應商來生產。

因此一輛車大概有百分之八十的零部件都是外購的。不同車型、不同車企對零部件要求的標準都是不一樣的,標準高的零部件價格也會高一些,知名品牌供應商提供的零部件價格也會相對高一些。以凱美瑞為例:

變速箱來自愛信、天窗來自愛信、玻璃來自旭硝子、車燈來自小糸,二點火線圈、火花塞則由電裝提供。湯淺蓄電池、KYB減震器、捷太格特轉向機、愛德克斯的剎車、電裝的ACC自適應巡航、行車電腦等,ABS則是博世提供的

雖然上述零部件大部分都是日系企業的,甚至是家族內的企業,但是成本並不會太低的。畢竟零部件供應商要對產品質量負責,出問題後要與主機廠共同承擔責任。又或者說即使成本低廉那麼對外銷售的價格也不會太低的,尤其是一些需求量低的小廠家零部件採購商根本沒有定價的話語權,這與零部件被供應商壟斷有直接關係。

日系車為什麼比國產車貴?是成本高的原因嗎?

哪些地方可以體現國產車零部件採購與合資車不同呢?從宣傳文案上就可以看到。例如某某車上市後宣傳文案中就提到了:“本車採用與合資車一樣的國際知名零部件”

日系車為什麼比國產車貴?是成本高的原因嗎?

這時候你看看他的售價就知道了,比同級別的國產車高很多、與合資車售價接近,當然價效比還是足夠高的。如果把上述零部件採購標準適當地降下來,那麼整車成本也會隨之降低。這裡並不是說國產車零部件採購標準足夠低,只是做一個簡單的對比而已一顆玻璃心就別跟著瞎鬧了!在沒有做大做大做強之前,很多車企只能走高性價比的路線。

便宜好吃的大盤菜才會賣的好,小餐館買高階菜系肯定要失敗的。因此即使某高階的國產車採用了與合資車相同的零部件,也沒有做到可以與合資車抗衡。有人問我可以買嗎?我會問他打算開多久,如果打算長期開就買吧,合資車的品質、高性價比。如果短期內有換車的計劃,那麼我就勸他放棄,因為二手車實在是不值錢,換車就不划算了!因此大部分國產車必須要控制成本來提高性價比,也是一些合資車耐久性強於國產車的原因。

品牌附加值

也就是品牌含金量,同樣的東西掛一個知名商標那麼定價就會提高很多。例如一些入門級的豪車價效比非常低,無論是操控、駕乘感受、舒適性都與平民車型無二。合資車也是如此,對比自主品牌汽車來講品牌的溢價率要高一些。

例如同樣的緊湊型轎車,合資車價格高、而且看得見的配置非常低,低到不能再低,只能拿三大件說事。如果把車標換掉,那麼立刻就玩完。捷達獨立就是一個例子,獨立後的捷達va3與老捷達沒有本質的區別,甚至某些配置還要高於老捷達。如果只看內在,不看品牌理論上va3也會保持老捷達的銷量。

但是呢?掛了鉤子標的捷達銷量還不如國產車高,沒有了車標護體瞬間被秒殺!所以合資車的車標也是一個隱形的成本,掛上去後也就有了提高定價的勇氣。

市場需求量、供需關係

蘿蔔賣的快了以後,農民也開始不洗泥了!畢竟能賣的出去就沒有必要再進行深加工了,汽車也是如此。不愁賣的汽車根本不會考慮降低定價,甚至還要加價銷售。例如最早的本田CRV2007款上市後要加價2w才能買到,而且持續十幾年!豐田的漢蘭達2015款上市後要加價3w才能買到,改款前夜的今天仍然在加價銷售!是誰給了加價的勇氣呢?是消費者的追捧,供應商的哄抬!

日系車為什麼比國產車貴?是成本高的原因嗎?

這種情況下把價格定得高一些也有人買單,而且不愁賣。即使定價不變,那麼後續車型也可以適當地縮減成本來獲取更大的利潤。更何況一款車型賣得越多則成本降低的也越多,研發成本、開模成本等都會被分攤,因此一些車型會隨著銷量增加而降低售價。例如長城的H6,產量不斷提高優惠力度不斷地增加,讓利消費者的同時也保住了自己的銷量。因此銷量高的合資汽車·日系車定價高一點也是無妨的,畢竟不愁賣。

其實合資車還有利潤分成的問題存在。自主品牌汽車賺錢要一個人分,合資品牌汽車賺錢要兩個人分,如果定價不高一點那麼大家都賺不到錢。

國產車是投入一毛錢的成本賣到一毛二,合資車日系車投入一毛二的成本能賣到兩毛,誰賺得多?而成本投入對質量是有一定的影響的,搞過製造設計的朋友都知道,有時候就僅僅幾毛錢的成本差異就導致產品質量斷崖式下降!因此一些人寧可多花錢也要買日系車,例如評論裡只會加玻璃水的朋友們,省心了但是您也為此買單了。價高低配圖個省心、國產車價低高配,圖個開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