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千古名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上一句也很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佛說:“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前世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擦肩而過。”有因必有果,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許多人不相信所謂的緣分,堅定不移地認為,只要努力付出,終究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對於愛情也是如此,真是如此嗎?古人用“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給出回答。

提到古詩詞,不得不佩服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文筆,把內心的情感融入作品。“一日看盡長安花”是開心,“潦倒新停濁酒杯”是惆悵;“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是激勵,“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是牽掛。毫不誇張地說,不管你是悲是喜,古詩詞中都能找到相應的語句進行表達。

千古名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上一句也很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唐詩宋詞的經典文化,值得用心品讀和領悟,但我們容易“好讀書,不求甚解”,有時只記得最有名的一句詩,從而忽略詩中其他詩句。當多年未見的朋友,因機緣巧合再次相遇,不禁發出“人生何處不相逢”的感慨。殊不知,這句話並非現代人創作,而是古人的原創,上一句也很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金柅(nǐ)園》

北宋:晏殊

臨川樓上柅園中,十五年前此會同。

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

解讀這首詩之前,先介紹一下作者的情況。晏殊,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文人大多才華橫溢卻仕途失意,擅長詩文不懂如何為官,但晏殊卻與眾不同,既是當時文壇領袖級人物,同時官職顯赫,歷任禮部尚書、兵部尚書、集賢殿學士,後來更是成為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相當於宰相)。

千古名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上一句也很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晏殊從小聰明絕頂,五歲就能創作詩文,遠近聞名的神童。有些神童,猶如曇花一現,應驗了“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說法,方仲永就是典型例子。然而,晏殊一直開掛,智商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十四歲到京城參加考試,憑藉出色才華征服所有人,包括皇帝宋真宗。

正因如此,晏殊被破格賜進士及第,這種成就,比現在考進科大少年班還厲害。回頭再看這首《金柅園》,據說晏殊是一位高產的詞人,一生寫下一萬多首詞,遺憾的是,絕大部分都沒有流傳下來,留存至今的不過幾百首,《浣溪沙》是他的代表作,“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意境深遠。

千古名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上一句也很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客觀來說,晏殊的強項在於寫詞,並不太擅長作詩,但不能說他不會寫詩。北宋時期,晏殊老家臨川(今江西撫州)的衙門後面,有一個花園,名字就要“金柅園”,“金柅”二字大有來頭,《易經》:“姤之卦,巽來而乾止之。巽為木,乾為金,故有金柅之象。”

且看前兩句“臨川樓上柅園中,十五年前此會同”,此詩具體寫於哪一年,已不可考證,但有一點可以確定,是晏殊做官之後,再次回到故鄉遊覽金柅園的時候而作。人都有懷舊的心理,晏殊也是如此,轉眼間十五年過去了,金柅園還是原來的金柅園,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自己卻蒼老許多,物是人非。

千古名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上一句也很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從晏殊的諸多作品裡,不難看出他的豁達,即使偶爾回憶往事,也不會太過於感慨,一直給人一種樂觀向上的感覺。三四兩句“一曲清歌滿樽酒,人生何處不相逢”,直接體現他的樂觀心態,聽完一首歌,喝完慢慢一杯酒,把思緒拉回來,不沉溺於回憶,然後仰天長嘯“人生何處不相逢”。

一千多年過去了,晏殊的“人生何處不相逢”成了千古名言,經常被世人掛在嘴邊,但筆者認為,上一句“一曲清歌滿樽酒”也稱得上經典,不是誰都能寫出來的。其實,歐陽修曾寫下“此生何處不相逢”之詩句,據說晏殊讀後產生靈感,把“此”改為“人”,從而有了“人生何處不相逢”。

千古名句“人生何處不相逢”,上一句也很經典,卻十人九不知

在你看來,歐陽修的“此生何處不相逢”,與晏殊的“人生何處不相逢”相比,哪個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