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康王氏是誰?

是王若與,是康姨媽,是盛家大娘子王若弗嫡親的大姐姐,是盛如蘭的親姨媽。

雖說在血緣關係上是親的,可如蘭從來不喜歡她這個姨媽,不止如蘭,整個盛家都不願與之來往。只有王若弗,念及和她的姐妹親情,總是不顧祖母的勸阻,堅持與她來往。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其實王若弗的“不聽話”可以理解,畢竟那是跟自己一母所生的親姐姐,所以王若弗堅信,就算她品行再壞,手段再狠毒,又怎麼可能害自己這個親妹妹呢?

可事實證明,王若弗錯了,她遠遠想不到自己這個親姐手上,沾了多少鮮血,過了多少條人命。

仗著父母寵愛,所以有恃無恐

王家一共有三個嫡子,兩個女兒,一個兒子。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大女兒是王若與,小女兒是王若弗。

兩個女兒中,王老夫人偏疼王若與。

為什麼?

一是因為王老太太在生王若與的時候難產,疼了三天三夜才得了這麼一條命,所以覺得她的出生來之不易,就更偏愛她一些。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二是因為王若弗從小就沒在自己父母身邊養著,長大後才被送回去,所以大女兒相比二女兒,自然跟家裡的關係更親厚一些。

王家是大戶人家,當家主君又是頂厲害的人物,王若與在家裡又備受寵愛,所以不管犯什麼錯都有恃無恐。

因為她知道,不管她錯了什麼,家裡都會替她兜著,小到微不足道的一些事,大到一條又一條人命。

可是在王家,還有一個最恨她的人:王舅母。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王舅母是誰?

她是王家的媳婦,康王氏哥哥的老婆。

閨閣之時,王舅母並沒有姐妹,所以嫁到王家後也曾想真心對待康王氏這個小姑子,把她當作自己的親妹妹。

可沒想到,王家高門顯貴,世代清流,竟然養了康王氏這麼囂張跋扈又不講道理的女兒。

王舅母的前半生,真的被她害慘了。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剛嫁進王家的時候,王舅母就被康王氏這個小姑子處處掣肘,挑撥婆婆和她的關係,甚至在她頭胎生了女兒之後,唆擺自己的哥哥養二房。

為了生個兒子,讓她在王家立住腳跟,王舅母的母親三步一叩首從楓霞山上親自給她求了一個送子觀音,這裡面蘊含的何止是求兒子一個願望那麼簡單?還是一個母親對女兒出嫁後依然能夠平安順遂的期盼。

可沒想到竟然被康王氏看上了,出嫁那天不拿著觀音走就不上花轎,王舅母氣的沒辦法,又要忍著她,只能“恭順”的把觀音親自送到她的手上。

這件事,徹底激化了她們二人的矛盾。

康王氏嫁人後並不消停,還順帶把在閨閣時的狂悖,帶到了康家。從此以後,她就是康家王家兩邊禍害,得罪的人,殺死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可王老夫人還是堅持袒護她到底。

王舅母曾經勸過自己的婆母:“一個爛果子不摘,就要爛全筐啊!”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王老夫人哪有那麼容易聽勸,還處處偏袒:“你妹妹不是果子,是從我肚子裡出來的骨肉血親!”

王舅母聽到這話,也別無他法,可事實證明,王舅母說的一點也不錯,她真的是一顆爛果子,走到哪,爛到哪。

不幸的婚姻

當初王家兩個女兒到嫁齡的時候,有兩家來提親,一個是盛家,另一個就是康家。

盛家當時還是小門小戶,盛紘也不過剛剛中舉,雖說未來仕途有望,可終究不是放在眼前握在手裡的,所以不確定因素有很多。

但盛家文官清流,盛紘的父親還是探花郎,所以盛家前來提親,王老太太就把自己的小女兒王若弗許給了他們家。

大女兒王若與則許給了和王家門當戶對的康家。

一個是低嫁,一個門當戶對,王若弗心裡也忿忿不平過,可後來她才知道,要不是母親當時的偏心,可能嫁到康家這個虎狼窩的就是她了。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對於康家,王老太太是結結實實看走眼了一回,以為康家家世顯赫,想必家風並不會差,可沒想到康家的那個獨子,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

康姨母嫁過去後,以為會和康姨父琴瑟和鳴,可他遠遠低估了這個男人,更低估了他的私生活。

康姨父有多好色,從他生的一堆孩子就可以看出來,原著有一段專門描寫康家孩子多的一段話,出自王若弗之口:

“我那大姐夫也太不爭氣了,如今姐姐跟前的庶子庶女加起來竟有十幾個之多,不知道什麼亂七八糟的女人東生一個西生一個,擠得滿屋子都是!一個個都要姐姐照拂,娶妻的要聘禮,嫁人的要嫁妝。”

本來康姨母就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人物,嫁了人之後卻要看人臉色,給自己丈夫處理爛攤子,她怎麼肯呢?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後來康姨父敗光了家產,就動了康姨母的嫁妝,從此以後,康姨母在家更趾高氣揚起來。

但康家的小妾們可不是吃素的,她越猖狂,下面的人就越恨她。有權勢的小妾還好,沒權勢的就被康姨媽“捏”在手裡,過著身不由己的生活。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所以,盼著她遭報應的人,她害死的人,數不勝數。

結交小秦氏,遇人不淑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好人不願和康姨媽來往,她的身邊就只剩下越來越多的惡人。所以後來,她能和小秦氏蛇鼠一窩,其實是必然。

可小秦氏是什麼人,是整部劇“王者段位”,康姨母這個只知道橫衝直撞使狠手段的人, 只有被她利用的份。

所以在小秦氏的挑唆下,康姨母不知道替她做了多少惡事,簡直是被她賣了還替她數錢。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後來,康姨母唆使王若弗給祖母下毒,被明蘭查了出來,在長柏回來後由他做主,把康姨母這個毒婦人送內獄。

可沒想到在等待內獄下詔書的期間,墨蘭使壞放走了她,但康姨母出來後第一時間不是回家,而是去侯府找了小秦氏。

去了侯府,就必定會對明蘭有所不利。

那天明蘭生產,康姨母就趁著澄園慌亂去刺殺明蘭,因為是在內院,大多是女使丫鬟,所以並沒有防備。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事情發生得突然,一屋子的人都沒能攔住康姨母,千鈞一髮之際,恰好趕上顧廷燁回來,一劍刺死了她,救了明蘭。

這是康姨母在劇中的結局,原著裡的結局是康姨母被順利送去了慎刑司。

在裡面,康姨母就褪去了官眷之身,被嬤嬤脫掉了一身的好衣服,成了徹徹底底的罪婦。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每天都要洗衣劈柴做髒活累活,有反抗就動輒打罵,最後被活活的折磨致死。

不管是劇版還是原著,康姨母的下場都很慘,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她有好的出身,就算長大後嫁給了個不堪託付的人,也不是山窮水盡走到絕路了。

原本,她大可以靠著孃家的顯赫和自己的嫁妝安穩度日,再不濟就讓康姨父寫一份和離書乾乾淨淨地走人。

《知否》被母親“過分寵愛”的康王氏3個細節,註定了她的悲劇

可她偏偏極端得很,選了一條最不該選的路,把自己的路走得越來越窄,最後生生活成了個悲劇。

怨不了別人,只能怪她自己:想不通,看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