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把戴森捧成網紅後,新中產瞄上了國產“智”造

把戴森捧成網紅後,新中產瞄上了國產“智”造

作者 | 三餘

出品 | 子彈財觀

“哇塞,果然很‘戴森’!”小紅書上,一名顏值粉對戴森新推出的空氣淨化耳機這樣評價。

“戴上它,彷彿瞬間擁有了隱形的防護罩。”這是技術粉們對戴森新品的看法。

這款將頭戴式耳機和空氣清淨機合二為一的產品,不僅能淨化空氣,還支援主動降噪,配上科技時尚風的造型,令人彷彿化身《蝙蝠俠》中的貝恩。

儘管新品尚未上市,抖音、微博、小紅書上的種草影片已經遍地都是,評論區裡,鐵粉紛紛詢問什麼時候才能買到,甚至笑稱帶著它出門千萬不要遇上蝙蝠俠。

毫無疑問,作為家電界的蘋果,戴森釋出的每一款新品,都天然擁有大量“自來水”。

他們的共性不外乎:追捧戴森的每一款新品,並視其為格調和品質的象徵;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在他們看來,戴森價格雖貴,卻是物有所值。300元可以搞定的吹風機,他們寧願花10倍的價格來換,並樂在其中。

他們是國內正在日益壯大的新中產群體。這樣一群消費者的出現,不但成就了戴森在中國的走紅,如今也正在造就一批國產科技品牌的“內卷”。

從華為手機到新能源汽車,從掃地機器人到智慧學習檯燈,背後都有一群新中產排隊買單。“手上一塊智慧表,地上機器人在掃”,是他們生活的寫照。

而消費市場的改變,正反向塑造著中國製造業的形態。越來越多的製造業品牌,開始為其量身定製產品,並順勢完成從製造向“智造”的升級。

由此帶來的疑問是,當恰逢升級節點的中國製造業與追求品質的新中產相遇,會造就多少個類似戴森的品牌?

1、他們選擇了戴森

優雅的皮鞋,得體的西裝,以及一把永遠隨身攜帶的雨傘,是英國紳士的標配。

電影《王牌特工》裡,老特工科林為男主搭配衣服時,特意強調要“牛津鞋,不雕花。”老牌紳士眼裡,雕花不雕花,代表的是不同的品味。

對國內的新中產們來說,戴森之於他們,就像雕花牛津鞋之於英國紳士。

在北京某網際網路大廠工作的楊策,是這一理念的忠實踐行者。去年裝修新家時,設計師建議他在陽臺做一組收納櫃,存放吸塵器等雜物。但楊策卻堅持將書桌放在陽臺,而將戴森吸塵器掛在客廳。

裝修好的新居中,藍粉相間的吸塵器像是藝術品般掛在客廳牆壁上,客人進門就能看到。

而一些女性消費者,除了在家中常備戴森吹風機,在去理髮店時,也會會特意選擇擁有戴森吹風機的店鋪。

在她們看來,理髮店選擇戴森,起碼傳遞出一種資訊,我們和你是同一種人。“即便你不認識理髮師,你也會知道,這家店總不會差。”

這是戴森的魅力,也是戴森堅持高階定位,精準營銷帶來的正向反饋。

然而營銷只是外在,真正征服新中產們口袋的還是黑科技加持。當消費者變成粉絲,當未曾擁有過戴森的人也為其叫好時,“戴森”已遠超出一個品牌或幾款產品的定義,而成為一個代表著產品硬實力的形容詞。

知乎上,普通吹風機和戴森吹風機差別的提問下,答主“青雀”現身說法。

她提到,百來塊錢的吹風機轉速只有2萬轉/1min左右,它不是靠風吹乾頭髮,而是靠熱烘乾。“空氣炸鍋也是這麼幹的。”如果吹風機的瞬時溫度達到57℃,頭髮就會烤焦,變得毛躁乾硬。

相比之下,戴森的高速吹風機風速給力,溫控系統先進,完全是靠超強風力帶走頭髮水分。5分鐘就能吹乾,而且頭髮不會炸毛,“順滑到發光”。

消費者追捧的背後,是戴森每年在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上巨資投入。

以2016年前面世的吹風機為例,其整體研發費用近5000萬英鎊,103名工程師在四年時間內共設計了超過600個原型機。

一名戴森工程師說,為了探究頭髮與吹風機的科學,戴森打造了自己的頭髮科學實驗室,收集了價值40000英鎊、總長度約1600公里的真人頭髮。

事實上,“打造極致的產品”本身就是“體驗式營銷”的開始。獨一無二的創新產品,配上時尚的造型,才是戴森超高的溢價的底氣所在。

把戴森捧成網紅後,新中產瞄上了國產“智”造

然而

任何創新產品,在市場培育的過程中,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2005年,在國際上大獲成功的戴森嘗試進入中國。當時國內小家電市場尚處於萌芽階段,國內家用吸塵器的年銷量僅在200萬臺左右,價格則普遍在千元以上。戴森產品高昂的售價遭遇水土不服,首次入華全面潰敗。

直到2012年,當越來越多大陸消費者熱衷於去香港購買戴森吸塵器,它決定捲土重來。

戴森依然是那個戴森,粉絲卻像一顆在厚雪中翻滾的雪球,越來越大。終於,戴森還是成為了“戴森”。

這背後唯一的變數,是中國消費者。

10餘年間,國內出現了一批既有消費能力,也願意為新技術和新體驗買單的消費者,而且這一群體還在不斷壯大。

他們的選擇成就了戴森,也啟發了“戴森們”。

2、當需求重塑生產

2015年1月,吳曉波釋出了那篇著名的《去日本買只馬桶蓋》,一天內閱讀量超過60萬,文章既引發了中國製造升級的討論,也標誌著中國的新中產群體作為消費者,正式進入公眾視野。

“他們是理性消費的中堅,他們很難被忽悠,也不容易被廣告打動,他們當然喜歡價廉物美的商品,不過他們同時更是效能偏好者,是一群願意為新技術和新體驗埋單的人。”

這是吳曉波對這一群體的最初畫像。直到今天,這一概括依然有效。

然而,潮流總是先於觀察者而生,新中產消費者的出現,其實要遠早於文章誕生的2015年。

2009年10月,中國聯通引進蘋果手機,發售地設在北京世貿天階。細雨中,大量年輕人聚集在高大樓宇下,微微仰頭,仰望著頭上不斷變換的電子天幕。

IT女編輯劉欣靈,成為中國第一名網購iPhone使用者。儘管價格高昂,但她依然覺得物有所值。

那臺白色iPhone 3GS,洩出新世界的微光。她用它看新聞,發郵件,並在朋友圍攏時用手機彈鋼琴。

此後幾年間,像劉欣靈這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他們買走了iPhone,買走了後來的戴森,也順勢成為中國創新產品的消費者。

把戴森捧成網紅後,新中產瞄上了國產“智”造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2014年9月,華為在柏林釋出首款Mate7手機,售價近4000元的高階機,上市第一週,經銷商認銷的指標便已售罄,黃牛加價銷售的現象遍地都是。

萬科總裁鬱亮問了一圈都買不到,無奈之下走後門找到了餘承東,餘承東藉機送了他一部。

而成就Mate7的上帝之手,除了大螢幕、訊號強這些技術指標,還有華為當時最新的海思麒麟925晶片,以及不輸蘋果的指紋識別功能,這兩項,足以讓新中產們掏出錢包。

活躍的新中產消費者,願意為科技創新帶來的新體驗買單。對於那些符合自己風格和興趣的產品,他們可以不計成本。

比手機更能證明這點的,是國產掃地機器人的崛起。

在國產的石頭科技、雲鯨等品牌出現前,掃地機器人領域一直停留在初生代水平:機器人幾乎都採用隨機工作法,經常重複清掃或漏掃,品牌宣傳的“人工智慧”更像是“人工智障”。

國產掃地機器人的出現,改變了這一狀態。以石頭科技為例,其採用自主研發的“LDS 鐳射雷達+ SLAM演算法”,能透過鐳射雷達掃描構建房屋地圖,計算出屋內戶型,還能提前規劃清掃路線。

這一功能不僅推動行業進入LDS時代,也贏得了新中產消費者的認可。

“沒用過其他的品牌,第一次購入掃地機,石頭的靈敏程度超出想象。很少發生正面碰撞,智慧程度高,掃邊角都不碰撞,對障礙物的識別度較高。鐳射識別技術不錯,地圖規劃合理。”京東上一位使用者評價說。而翻看評論,“解放雙手”則是消費者對國產掃地機器人最多的讚美。

新中產消費者們,不僅會購買“進化”後的傳統產品,對全新的硬體品類同樣熱情。

教育智慧硬體領域,有道詞典筆連續兩年位居京東天貓電子詞典類目榜首,帶動“詞典筆”這一全新硬體品類的大爆發,科大訊飛、位元組、大疆等企業也紛紛下場。

對新中產們來說,高科技感的產品,就像專屬於他們的“社交貨幣”,其龐大的需求,正在反向重塑中國製造業。如同戴森一般,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瞄準他們,為其定製創新性產品。

3、為戴森祛魅

需求是創新最好的動力,

新中產群體帶來的需求,以及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推動著“中國製造”快速向“中國智造”升級

,其中尤以智慧硬體領域為代表。

無人機領域,大疆憑藉技術創新,讓新中產擁有上帝視角,可以輕鬆拍下過去直升機航拍才能看到的風景。

把戴森捧成網紅後,新中產瞄上了國產“智”造

圖 / 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幾年前,攝影師特里帶著大疆無人機,在川西高原上追逐山川和雲海,記錄下了月亮湖的波光,四姑娘山的綠草,以及巴朗山的雲海翻滾。這是他之前未曾見過的風景。

大疆無人機給了消費者審視世界的新視角,消費者則給了大疆全球80%的市場份額,這就是技術創新的價值。

除了市場份額,技術創新也為中國製造業帶來了“彎道超車”的可能。

2020年夏天,《福布斯》雜誌以“中國電動汽車將接管世界——如果我們讓它們這麼做的話”為題,報道中國的“造車新勢力”。

在電池、智聯網、和自動駕駛等技術方面,造車新勢的創新速度讓美國工程師們緊張,他們擔心馬斯克每天是否能安穩入睡,提醒他小心,“中國車企已經創造出眾多令人難以置信的新車型”。

技術創新造就的中國智造,在擁有市場份額與未來可能後,也如同戴森一般,向市場定價權發起了衝鋒。

亞馬遜網站上,石頭科技的掃地機器人,定價普遍在500至700美金,遠高於200至300美金的行業平均水平。其高定價的底氣,來自產品的技術優勢。

以其最新發布的海外新機器為例,在導航避障、清掃能力、智慧互動、記憶基站全能性上優勢明顯。

儘管新品售價高達1399美元,卻獲得了消費者的好評,用美國亞馬遜使用者的話來說,石頭掃地機器人“不會丟失,也不會卡住,它只是做他的事情,在更換之前我不會想到它”。

4月7日,網易有道釋出了新款智慧學習燈,這款售價1999元的智慧學習燈,可實現0。5秒超快點查功能,幾乎做到“指哪查哪”,追平一般人的神經反應時間,也讓學生更能集中精力。

把戴森捧成網紅後,新中產瞄上了國產“智”造

相比普通檯燈,這款智慧學習燈擁有一個“智慧大腦”,這是有道用AI技術打造的 “桌面學習分析引擎”。引擎可以自動、實時地分析學生在燈下面與學習有關的行為,比如書本的位置,左右手的意圖,手指的動作。對於書本上的內容,它會檢測出題目的邊界、配圖、公式。甚至當學生在寫作業的時候,也能實時識別筆尖位置、筆畫順序、寫字內容。

有道聯合中科院認知神經科學博士、新智元人工智慧智庫專家林思思進行的神經學使用者體驗測試顯示,相較傳統檯燈,有道智慧學習燈使得學生的專注力提升了17。21%,記憶力提升18。73%,並且在學習語文時,學生的記憶力提升接近30%。

這樣的使用體驗,領先市面同類產品一個身位,也讓有道在智慧學習燈這一增量市場上,佔據了中高階市場的定價權。

從智慧檯燈到掃地機器人,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開始憑藉技術創新,贏得新中產群體的喜愛。這一潮流引發的衝擊,就連戴森也不得不重視。

去年3月,戴森在釋出的新款吸塵器上,安裝了探照燈,以更好清理沙發底、床底等黑暗角落。但實際上,早在2016年,國產吸塵器就已經裝上了地刷探照燈。

用某國產吸塵器創始人的話來說,“戴森的優勢,在於其在吸塵器領域仍然牢牢佔據著使用者心智。”

在吸塵器之外的領域,國產製造正憑藉快速迭代的產品,不斷為戴森祛魅,搶佔使用者心智。

從追求“極致價效比”,到追求“創新體驗”,消費市場的升級,引領著中國製造的轉型進化。

相信未來,中國製造終將不再糾結於“再造一個戴森”,而是專注成就自己的“智造”品牌。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