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豎折也救不了摺疊屏,降價才行

手機行業競爭之激烈相信大家有目共睹,從“千元旗艦”到“遊戲旗艦”再到所謂的“高階旗艦”和“拍攝旗艦”,幾乎在每一個存在的手機分類中,手機品牌都展現了極高的進攻性,不做到品類第一決不罷休。但在2022年,有這麼一個手機品類卻展現出一片祥和的景象:

幾乎所有品牌在這個類目中都選擇和競品留出一定空間,減少產品之間直接對比的機會。但即便大家的產品理念大不相同,這些品牌卻又都認為其他品牌的產品路線都是歪門邪道,只有自己是這個品類中唯一“正道的光”。這個“既和諧又分裂”的手機品類,說的就是截至今年年初都還紅極一時,但卻迅速遇冷的摺疊屏手機。

豎折也救不了摺疊屏,降價才行

圖片來源:三星

為什麼摺疊屏手機買不好?不同的品牌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有的品牌認為摺疊屏在硬體設計上比不過傳統形態的手機,因此特意設計了複雜的螢幕轉軸,讓摺疊屏手機在外觀和顯示效果上可以和靠近傳統形態的手機。

有的品牌認為摺疊屏在軟體上缺乏使用場景和生態支援,因此推出了雙屏模式還拉攏大批第三方軟體進行適配。還有的品牌認為摺疊屏難以推廣是因為營銷問題,因此購買了大量曝光量,還生搬硬套了大量所謂“模式”和場景幫助使用者理解產品。

但遺憾的是,這些方法都沒奏效。就連真的被摺疊屏手機理念折服、親自花錢購買了摺疊屏手機的小雷,在使用了大半年後都不得不承認現階段的摺疊屏手機距離宣傳的“實用性”還有一定距離。

摺疊屏的便與不便

講道理,完美的數碼產品並不存在,

我們選擇購買的任何一款產品,本質上都是在手機的優點和缺點之間找到一個自己願意接受的平衡。

比如我願意為了macOS軟體生態忍受慘淡的iPhone訊號,小雷的同事願意為了小米12S Ultra極為出色的相機體驗而忍受225g的重量。手機有缺點很正常,但手機成功的關鍵是它的優點能不能成為“讓人無法拒絕”的價格。

我們先來看看摺疊屏手機的優點有哪些。拋開新奇等社交屬性賣點,摺疊屏手機最核心的賣點只有一個:

在一個合理的產品尺寸內,提供遠超手機尺寸的螢幕。無論手機採用外折還是內折方案,我們之所以會想到“把螢幕折起來”,其最終目的都是想在現有的手機形態內放入尺寸更大的螢幕。

豎折也救不了摺疊屏,降價才行

圖片來源:三星

就像對車內空間的訴求一樣,絕大多數使用者對手機螢幕大小的追求都是沒有止境的。可能有人會用小屏手機來舉例子,但如果我們看清事情的本質,不難發現所謂

“小屏手機使用者”需要的其實並不是“小屏手機”,而是小尺寸手機。

自從螢幕取代了實體鍵盤,成為了手機最重要的互動“部件”以來,更大的螢幕一直是使用者和手機品牌的共同追求。

如果單從螢幕尺寸這個角度看,摺疊屏的目的顯然已經達成。但實際上我們都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手機的尺寸。

拋開豎折手機不提,現在絕大多數摺疊屏手機在“身材管理”上都不及格,無論是三星Galaxy Z Fold還是OPPO Find N,這些手機在厚度、長度以及重量上都與傳統形態的手機相差甚遠。即使是以小巧便攜取勝的OPPO Find N,其275g的重量和16mm的厚度在褲袋裡都是讓人無法忽略的存在。採用外折方案的華為Mate X2雖然厚度跨過了及格線,但255g的重量也和傳統形態的手機拉開了距離。

豎折也救不了摺疊屏,降價才行

圖片來源:華為

除此之外,摺疊屏手機對第三方軟體的適配也同樣是個不小的挑戰。比如小雷自己的摺疊屏手機,在展開螢幕使用時:有的軟體會強制橫屏、有的軟體會強制豎屏,甚至有軟體會強制旋轉90度顯示,不管你橫著拿還是豎著拿;有的軟體支援全屏顯示、有的軟體會拉伸螢幕,還有的軟體平時直至全屏,但某些特殊介面只支援16:9渲染。可以說在最基本的軟體呈現方式上,摺疊屏手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既然摺疊屏手機的軟體適配如此不堪,那有沒有辦法讓摺疊屏可以無損沿用現在常見的手機軟體呢?

方法當然存在,那些採用豎折方案的手機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問題在於,我們為什麼要用更復雜的摺疊屏方案,以犧牲電池大小為代價,去使用豎折的“普通手機”?直接買一臺普通手機不好嗎?

豎折不是摺疊屏翻身的契機

以三星的Z Flip系列為例,最新款的Z Flip 3在整體體驗上已經和常規的旗艦手機非常接近,僅因為轉軸佔據了手機內部空間而被迫使用更小的電池,同時在京東618的熱度榜單上,三星Z Flip 3成功登頂。那麼這款手機的出現,是否意味著豎折才是摺疊屏翻身的契機呢?

很抱歉,豎折不是摺疊屏翻身的契機,降價才是。

豎折也救不了摺疊屏,降價才行

圖片來源:京東

翻查價格,Z Flip 3在618期間官方售價6399元,而在不少第三方經銷商手中,4千元出頭的價格就能到手。但在釋出時,這款手機售價高達7599元。用更高的價格買同樣配置、甚至電池更小的手機,只為了摺疊屏的設計,這樣的價效比顯然無法打動主流消費者。

即使我們跳出豎折手機的範疇,在橫折手機領域,賣得好的永遠是價格更低的幾款摺疊屏手機,某些高價豎折的情懷手機,銷量與熱度甚至不如體驗更差、完成度更低的橫折手機。

即使有品牌想辦法壓低了摺疊屏手機的價格,這種豎折手機也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翻蓋手機的形態脫胎於上世紀,換句話說,翻蓋手機的產品形態解決的是來自上個世紀的使用者痛點。而在智慧手機的時代,品牌該如何用翻蓋手機的復古設計解決智慧手機的現代需求?這個問題同樣需要品牌回答。

豎折也救不了摺疊屏,降價才行

舉個例子:摺疊屏翻蓋手機怎樣才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合理利用外屏的空間?一般來說,出於硬體成本和人體工程學的原因,品牌和使用者都不會在外屏上花太多的精力和時間,外屏的用法更多的還是所謂的“輔助顯示”,即訊息通知、音樂控制或拍攝取景。

不過在可穿戴裝置越來越流行的2022年,外屏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智慧手錶取代。摺疊屏翻蓋手機是否還需要保留外屏?如何讓外屏在美學和功能找到平衡?

經過多年的推廣,摺疊屏的概念已被消費者熟悉。但如何將營銷上的賣點轉化為日常使用中的“熱點”,這才是手機品牌需要考慮的問題。使用者需要的是一臺能滿足自己使用需求的手機,而摺疊屏只是無數種解決方案中的其中一個選項

。當摺疊屏能真正融入移動網際網路生態,以特殊的硬體發揮出特殊價值時,摺疊屏才有可能撬動傳統手機市場的使用者,摺疊屏裝置和摺疊屏背後的硬體產業和軟體生態,才有可能迎來更清晰明朗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