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網路惡意差評師”層出不窮,存在就一定合理嗎?

文/東方亦落

“網路惡意差評師”究竟滿足了誰的需求?近日,“閒魚購買滴滴優惠券為投訴司機所得”的訊息引發熱議。來自深圳的網友表示,自己在閒魚中購買了滴滴打車優惠券,結果收到來自滴滴客服的投訴反饋簡訊。用自己的賬號登入滴滴一看,發現有一條投訴記錄。

“網路惡意差評師”層出不窮,存在就一定合理嗎?

實際上這是賣家要了客戶的手機號登入滴滴,透過投訴獲得了優惠券,也就是說客戶“買到”的優惠券實際上是用自己的手機號給出惡意差評所得,和賣家毫無關係,然而賣家在宣傳中卻給了使用者誤導,並且以此牟利。

除了滴滴優惠券,美團、餓了麼、順豐等平臺的優惠券均在部分電商平臺有售,可是透過這次事件不禁讓人懷疑:這些售賣的優惠券是否都是透過類似途徑得來的?

實際上這次事件暴露的不過是相關的黑色產業鏈中的“冰山一角”。隨著各種服務型網際網路平臺的興起,“網路惡意差評師”也成為“新興職業”。

都說“存在即合理”,然而惡意差評師的存在似乎沒什麼道理。

對於平臺上的商家來說,評分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因為使用者在網路中進行消費時,通常都會根據評分選擇店鋪。而店鋪一旦遭到差評,在平臺上的曝光量也會被限制,如果這種情況多次發生,則店鋪的銷量很容易下滑。

於是有些人利用這一規則,故意給出差評,甚至是有組織地刷差評,之後對店主實施勒索。也有一種情況是競爭對手找到這些差評師,出錢買差評,讓他們去打壓對手店鋪。

“網路惡意差評師”層出不窮,存在就一定合理嗎?

這是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被“鑽空子”的表現,其性質類似於電商平臺刷單。

網際網路經濟的高速發展孕育出了許多產業鏈,其中也包括這樣的黑色產業鏈。差評師會威脅商家買評論,每條差不多在1000元~2000元之間。根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家數十人規模的差評師機構,每月可產生超過百萬元流水的收益。

這個職業看上去真的很有賺頭,然而其給各方造成的損失、傷害和影響卻遠不是這些錢能夠彌補的。

就拿滴滴來說,滴滴中有對司機的評價監督機制。如果被投訴會影響司機的評級和派單數量,當投訴達到一定數量,司機會被取消資格。也許當初平臺也沒想到會給惡意差評師可乘之機,以這種不道德的方式來牟利。

對於使用者而言,惡意差評師的存在會間接地影響使用者體驗。倘若任由這類職業存在與發展,使用者開啟平臺選擇商家,看到的就大機率會是刷出來的評價,真正優質的店鋪會被淹沒在這種評價中,那些花錢用差評打壓競爭對手的店鋪會更多地展現在使用者眼前。

可想而知,以此種手段進行惡意競爭,其提供給使用者的商品質量也高不到哪去,最後受影響的還是使用者。

對整個網際網路生態而言,這種事情發生的多了,會影響優質商家的積極性,破壞網路生態環境。那些努力做商品、踏實經營的商家得不到機會,反而是投機取巧、心有旁騖的商家曝光量更大,長此以往只會慣壞作惡者,放大人性中的惡,最終損害網際網路商業環境。

當然平臺也並非毫無作為。滴滴表示會嚴厲打擊,為了保障判責公平,滴滴將根據訂單記錄、訂單軌跡進行確認之後根據平臺規則進行處理,如果司機對結果有異議也可以提起申訴。

除了針對惡意差評師採取相應措施,平臺也應該承擔更多責任。不在對商鋪的評判環節過於依賴好評率,並且利用大資料等先進手段加強精準識別能力,避免惡意差評師鑽空子。

“網路惡意差評師”層出不窮,存在就一定合理嗎?

由此可見,不是任何需求都應該滿足,也不是所有的存在都合理。

對於一些負面的、惡意的存在,該管就管該抓就抓,不要等到事態失控之時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