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30年前的以車代磨工藝和未解之謎

☞ 這是金屬加工(mw1950pub)釋出的第

14049

篇文章

編者按

世界飛速發展,各種數控機床,塗層可轉位刀具、超硬刀具的應用將批次精確加工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多人開玩笑說現在只要會按按鈕就行了!而在30年前,焊接刀具、普通機床還是有很大市場,也是鍛鍊手藝和思維方式的良好方式。

今天我們的主人公,講的就是

近30年前靠自己的智慧,用以車代磨工藝解決工廠難題的故事

。小編覺得非常有意思,也很有意義,在此分享給各位金粉。也歡迎大家在留言區探討,看看能否解答困惑了他近30年的“未解之謎”。

01

難點急診

1993年9月底,公司有一個間隔墊塊零件要開發,看起來就一個圈圈,20Crmo,滲碳淬火Hrc58-65,外徑是φ73mm,加工部位是孔徑φ50(+0。05/0),粗糙度Ra1。6,垂直度0。03,零件軸向厚度13mm,徑向厚度才11。5mm,加工長度5。5mm,日產400個。

30年前的以車代磨工藝和未解之謎

30年前的以車代磨工藝和未解之謎

工件部位示意圖

這零件屬於

弱剛性,高硬度、薄壁件

,以當時的加工能力,工藝是用內圓磨床做,保證尺寸精度和粗糙度是比較靠譜的。但如果用內圓磨加工,經過測試:

至少15分鐘一個

,也就是說加上換砂輪和調整、測量,

要18臺磨床才能勉強完成任務

,還必須是有技術的有責任心的人;如果是6臺內圓磨床,要三班倒才能做完;前提還是產量不增加。

那時正是企業的發展階段,增量是必然的。事實也正是如此,幾年後的產量是每天860個間隔墊塊。如果真用了磨削工藝,那產能可是個大問題。廠領導也是技術出身,怎會不知道風險, 在1993年時的資源也就只有普車和焊接車刀,確實比較難做。

組織了老師傅們進行車削驗證,可總是不能保證尺寸精度:材料硬,加工讓刀造成尺寸不穩;然後就是隨之而來的刀具嚴重磨損;再就是車好了松夾就變形,通端不過;還有就是不敢夾太緊,造成加工時打滑,工件飛出,刀具損毀。

那時我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就是能把手頭的事做好,從來不怕苦怕累,只要我問師傅們都會細心指導,分析講解,讓我學習很多經驗,我師傅隋裡奇先生更是有帶徒高招:前半年只准看和問,後半年只能按師傅說的幹,再半年只能回答,不能提問!

02

牛刀小試

不知為何,廠長親自找到我,要試驗以車代磨工藝,我居然什麼都沒問就答應了。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大家遇到的問題,我也一個沒少遇到。

在痛苦的幾天實驗中,有時加工工件後,零件表面連痕跡都不太明顯,刀尖刃磨的圓弧卻整個都崩沒了……每次都失敗後,交貨期也越來越近,但從來不會超過連續五件的合格品……

那時候急得我焦頭爛額,幾天都沒睡好覺。後來我冷靜下來慢慢分析:

沒有針對性的措施,就不能解決明顯的問題!

必須面對若干主要問題逐個解決,才能組成一個完整方案。

至少有以下幾個問題:

①讓刀;

②刀具嚴重磨損;

③夾緊變形;

④夾不緊工件飛出;

⑤換刀後的調整尺寸問題;

⑥每次進刀精度問題;

⑦夾具垂直度不良等問題。

把問題列舉:

首先保證刀具能耐用(不耐用,是否是讓刀也不好說);消除機床間隙帶來的讓刀,普車批次加工,滑動件之間的間隙就是讓刀的源泉;不能夾緊不能不夾緊,那就找個平衡點;夾具要有垂直度;對刀調整必須穩定可靠等。

具體實施:

沒有采用內孔刀,而是用了刀片位置相對短的外圓刀改制,因為鍛打的焊接內孔刀,考慮多用途,都是比較長的,而這個零件很短小,用外圓車刀改制即可將刀杆縮短很多,剛性更好;刀刃部位採用雙負前角,良好的排屑方向,良好的吸熱散熱能力。

因為沒有硬車經驗,不知道用什麼刀片材質好。試過很多材質都不能正常加工。在現有資源刀片材料中選用了 YW1,焊接刀片,開始也不能用好,刀片硬度不穩定。直到焊刀師夏仁生師傅釆用硼砂保溫工藝後才穩定下來。

只要中拖板是活動的,尺寸就會變,固定中拖板不就不會變了嗎?那麼,固定中拖板後怎麼調整尺寸?大拖板要進刀,中拖板拆除手柄(防止誤碰影響尺寸),已將鑲條鎖定,中拖板就無法移動;那麼就利用小拖板!將小拖板順逆時針轉2。5度,每進10小格就讓刀具在徑向移動0。011mm,這精度對0。025mm的孔徑穩定值(中間值)而言,足夠了。

夾緊方式,開始是想在扳手上用彈簧鋼做個手柄,但後來發現要用控制角度的方法,實際上還是比較難掌握的,結果發現最原始的工具——用手掌拍是最簡便快捷的方式,一掌拍下去,力道不大不小剛好!(後來算了下,

4年拍了90多萬下

)。

夾具垂直度很簡單,重新做一個三槽夾具與卡盤內孔過盈配合0。01mm後,在車床上精車一刀定位的端面,妥妥的!

因為前道工序是平面磨加工,很多磨屑粘附在工件定位面而影響垂直度。中拖板不動,就在中拖板上架一塊木板,木板上放一塊舊手巾,裝夾之前擦一下就能清理乾淨;還能有效防止灰塵落在託板的縫隙裡,一舉兩得!

在如此規劃加工後發現,尺寸還是不穩定,且加工後工件上會有一道退刀痕,(中拖板是不動的)工件加工長度這麼短,工進退回來就能消除刀痕。於是加了一個回退車削的工步,採用雙屋脊刃口,雙負前角,排屑方向受控,刀具散熱良好,刃部強度度更高;雖看起來是增加了加工時間,但尺寸穩定才是首要任務。

至此,加工一個零件,包括安裝和加工,直到拿到第二個零件,只需要26秒時間,是內圓磨加工時間的1/34!

那天晚上很晚回家,但基本一夜興奮的沒睡著。因為第二天就要正式交付產品,總算提前完成任務,可以批次生產!第二天領導們看見可以批次加工了也很高興!

03

深挖潛力

革新之路永不停止。零件只有5。5mm的加工長度,焊接刀片的長度有十七毫米,於是將一塊刀片上磨了一前一後的不同徑向高度的兩個切削刃,一把車刀可用三個月,二十五塊的焊接車刀能做三萬件零件,刀具單件成本是0。0008元/件。

30年前的以車代磨工藝和未解之謎

減少一次拆裝、降低一半成本的雙頭車刀

全手動加工,每件二十六秒,要完成很多動作:拿工件,擦灰塵,左手拿卡盤扳手,右手扶持工件,左手預擰扳手,右手拍一下,拔出扳手放到規定位置,左手啟動電離合器主軸旋轉,右手擰快進扳柄,左手搖大拖板手柄調整工進前位置,右手拍工進手柄,彎腰左手扳反向進刀手柄,左手關閉主軸電離合器,右手扳手柄退出工進,右手開快退扳柄,左手拿卡盤扳手,右手拍一掌松夾,右手取出工件,放進料箱,順手再取下一個工件。實際是11秒完成18個動作。

中間有個動作——彎腰!每天彎幾百下腰也是人機工程中重點關注的事。當想到鋼絲滑輪機構原理後,裝一個雙向踏板在車床的木質踏腳板上,另一頭用鋼絲拴在反向進刀手柄上,當聽到沒有了加工的絲絲聲,就踩一下踏板的右邊,手柄就執行反向動作——就不用彎腰受累了!改了踏板後,加工完成要記得把踏板踩回去,不然啟動後走刀方向是反的。

04

虛驚事件

前面說了,工進前是用快進方式移動,裝置是電機驅動快進;用一個組合開關控制,向左扳動是快進,向右扳動是快退,帶復位功能,扳動後鬆手就會復位。

考慮縮短加工時間,就儘量用短的移動距離,塞規的長度大約是95mm,加上放置塞規的空間,總共不會有125mm的快進的距離,正常也沒任何問題,但問題就出在這;快進快關壞了,不能復位,就是說快進後鬆手了,但開關沒有復位,電機依然得電,整個大拖板還在快速向卡盤撞去,如果我下意識的後退一步,人肯定沒事,但裝置就要廢了……

說時遲那時快,就在一秒不到的時間,我沒有任何時間去想什麼,居然就用左手一把抓住了大拖板手輪,大拖板帶著刀具在零件前面幾毫米停下了,因為完全沒有準備,中指把無名指狠狠的壓在下面。

這時電機還是帶電的,還在工作,因為有一個過載保護(這個我是知道的,在接手裝置時就研究了下所有的功能),電機在空轉,我的手不能鬆開,鬆開了,還是會撞主軸。因為電源總開關在左側,我的左手還得抓住大拖板手輪,旁邊也沒人能快速過來幫我關電源,於是,我巧妙的高抬腿,用左腳按(踩)下了電源開關,幸好是按鍵式的電源開關,不然都不知道要怎麼關總電源。

之後發現,無名指被中指壓青了。之後我將過載保護的扭矩力調低了點,防止下次抓的太緊造成手指受傷。更換新的組合開關後不久,可能是複合開關的質量不好,或是加工使用頻率太高,又發生了一次同樣的事件,差點又要撞機,也是被我瞬間破解。後來就使用了不帶復位功能的複合開關,雖然操作上開始很不習慣,但再也沒有發生這樣的高度虛驚事件。這件事讓我發現人的潛能真的很強大。

05

未解之謎

本來我隸屬於機修車間,每天做的事基本沒有重複的,學習的機會多,做的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工作;自攻克工藝難題後,因為生產線沒合適的機床,一下子也沒人能掌握以車代磨工藝,結果這項以一臺機器替代18臺內圓磨的攻關工作,我總共做了四年多。當然,相對生產線這工作其實也蠻輕鬆,開始一天至少有兩個半小時休息。幾年後該零件轉到生產車間去加工了。但這之中有個謎讓我現在也沒明白原因。

30年前的以車代磨工藝和未解之謎

30年前的以車代磨工藝和未解之謎

大車床做小零件,也是不得以而為之,但裝置真的很好

那是在做了三年多後出現的怪事:

每隔一段沒有規律的時間,就會出現孔徑越來越大的現象:每件之間大0。006mm左右,連續做七八件的話,塞規止端基本就快出去了,不能繼續做,要調整尺寸才能做五六件,但就是半徑方向就這樣連續退了0。5mm,情況也一樣。中拖板是用鑲條調整螺絲鎖緊固定的,那麼加工內孔孔徑不論什麼情況都應該是會小;但不管怎麼調,怎麼換刀、磨刀,情況依然如故!

後來發現了一個奇異的規律:出現異常情況後,只要休息半天,一定恢復正常!問師傅們,沒人聽說過。請老機修師傅檢查所有能檢查的間隙,鬆動,熱膨脹,震動,潤滑,水平,皮帶以及我當時不懂的,問題依然如故,且發生時間也依然沒有任何規律。

這完全違反常理:刀具磨損了孔會小;間隙大了孔也是會小;熱膨脹怎麼休息半天就好了(還不論天冷天熱);水平變了,也不至於這幾毫米的長度上變化超過0。05mm的公差,那兩米長加工長度的車床得扭曲成X狀變形才夠吧?主軸的電離合器是壞過幾次,但沒聽說過離合器影響尺寸的吧,還是偶爾逐漸變大!

車間技術主任萬主任是銑工出身,維修做了幾十年,很有經驗。瞭解情況後說:要仔細研究,對今後一定會有幫助。

萬主任從技術角度希望我在下次發生問題時能告訴他,並連續做幾件看看什麼情況。不幾天,我請主任到現場勘察。先連續做二十件觀察。做第一件,將孔徑調整到下偏差,過端稍微偏緊;做到第七件,孔徑已經明顯變大了,塞規在工件裡鬆了不少,塞規在工件裡晃悠,然後我依然把工件按順序放好,繼續加工,第十二件時,止端已經完全止不住了。第十八件時,孔徑已經大了很多,至少是報廢;萬主任認為不用做了,操作沒有問題。我既開心又失落地看著主任遠去的背影。

06

無心插柳

這之後大家都努力排查,理論加猜測,經驗加頭腦風暴,但沒有任何進展,為什麼只要休息半天,一定會好,就是把機床拆了再裝,情況還一樣!為什麼說把機床拆了也一樣?因為我真把機床拆了,還順便做了個多功能工具。

先請排程每天多安排一點料,連續做了幾天不休息,積攢了一天的料給下道工序,就下手拆機床可能有問題的溜板箱部分。車工不是裝置維修工,雖然看師傅們拆過一部分,但個人從來沒整體分解過這個大部件。遇到一個小問題,我沒拔銷器,很多錐銷拆不出來,做了個多功能工具,如圖,已經用了已經快二十多年,還在這臺裝置上用著(我後來做了一批改進型的給全廠車工鑽工用),圖片中拔銷器功能已經損壞了,但原理還是容易看明白的,就是拆缷鑽套的楔鐵加焊了個導向杆,一個重錘,焊一個裝拔銷器的螺母,加上一個作為拔銷器的螺絲。為什麼是多功能,大家可以自己做一個用。

30年前的以車代磨工藝和未解之謎

這個工具出生了25年了,還在使用

改進後批次投入車間使用的多功能工具

分解溜板箱運動部件,檢測可能影響的部位間隙後也沒見任何異常,清理了所有能清理的地方,也沒見什麼不良狀況。每天擦機床,看明白了各部分的聯接結構,分析了拆解和組裝順序(感覺這才是5S管理中“清潔時檢查”的精髓)。用一下午時間又把那堆零件裝了回去。但問題是依然發生,甚至就在拆解組裝後加工第一批次問題還是一樣發生,沒有任何收穫。

07

難以忘懷

就這樣磕磕絆絆又做了大半年,這個工件交給生產車間加工,我恢復了機修車工的實際崗位。生產車間釆用了改造的簡易數控車床加工,依然是釆用我的這種來複加工方式,沒有退刀痕工藝,但刃磨刀具我還是教了很久,他們才掌握。後來用了超硬刀具可轉位PCBN(聚晶立方氮化硼)刀具,才不用手工修磨,但加工成本升高了不少。我的C6150車床中拖板手柄裝上了,中拖板鑲條調松,小拖板迴歸正位,鋼絲滑輪踏板也拆了,一切如故;只有因為長期小範圍加工導致的一小段導軌磨損,成了永恆的記憶。

之後網際網路發展很快,有時我也會在網上問這是什麼情況,但畢竟沒有在這臺裝置上加工這個零件,沒有驗證的機會,很多人說的都無法驗證。而這臺裝置繼續在機修車間服役,工況良好。

大概兩年後,我轉崗分配到工具磨崗位,開始新的征程!這個孔加工越來越大的事件也就成為一個未解之謎。希望藉助金屬加工的平臺,各位有識之士能幫我找到原因,答疑解惑。

30年前的以車代磨工藝和未解之謎

華斌:資深金粉群管,擁有30年機械加工經驗,現任江鈴車橋廠技術開發科刀具工程師。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