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3D電影何時開始綁架了我們的觀影體驗?

近兩週登陸內地院線最受期待的好萊塢大片,就是《沙丘》和《007:無暇赴死》。但在定檔之時,卻迎來了綿延不絕的謾罵聲。被討伐的原因,倒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影院排片,佈滿了3D格式。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沙丘 Dune (2021)

《沙丘》的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親自呼籲,這部電影一定要在儘量大的銀幕上觀看,不然簡直像“在浴缸裡開潛水艇”。所以IMAX廳之外的選擇,自然被大多數人排除,可錯就錯在3D上,“銀幕黑漆漆的,整個觀影過程令人極度不適”、“比流媒體同步上線更可怕的是特供版3D”這些評論引發了一陣影片映後的口碑下滑。

©️ 影像之書 Le livre d'image (2018)

3D,曾經吸引觀眾進入影院的技術,為何成了口誅筆伐的物件?我們是否已然厭倦了這些“視覺奇觀”的轟炸,身處這個充斥著畫面資訊流的高速發展社會,氾濫、疲軟的視覺景觀似乎都在提醒著我們“觀看”已然變味了。

3D,從新奇到氾濫

那3D電影,到底是什麼?

三維電影,顧名思義,製作出三維立體幻覺的電影,通常需要觀眾藉助佩戴的特殊眼鏡達到“身臨其境”的效果。雖然在進入21世紀時,3D電影才在全球影院被普遍推廣,但3D電影並不是個新興事物,它的歷史也並不比電影史短多少。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Weegee (Arthur Fellig)/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via Getty Images

3D電影可以透過多種不同的方法制作。早在電影出現前,對於立體照片的投映就已經是一項成型的研究。追溯至1915年,3D電影一直以某種形式存在,但由於製作和放映3D電影所需的昂貴硬體和流程,以及缺乏適用於所有細分市場的標準化格式,它們在很大程度上一度淪為電影行業的小眾產物。說白了,很長時間以來,3D電影都是作為“新奇玩意兒”出現,而人們很早以前就已戴著簡陋的眼鏡,進入罕見的3D電影世界。

多年來,3D在電影院的流行程度時高時低:1950年代是早期的3D電影“黃金年代”,美國幾乎每一部長片都使用了偏振系統;60至70年代,一些經典電影被轉換為未配備偏振系統劇院的3D電影,甚至在電視上以3D形式放映;80至90年代,IMAX影院的興起和迪士尼主題樂園的推動,也讓3D電影經歷了全球復興。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電話謀殺案 Dial M for Murder (1954)

2D版與3D版對比

等到21世紀,偏振式3D技術迴歸,繼續佔據主導地位。3D電影在千禧年後愈發成功,並隨著2009年12月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科幻動作大片《阿凡達》上映,達到空前頂峰。此後的3D電影便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院大幅普及,很快就習慣了這股熱潮的觀眾,對於3D電影的熱情再次冷卻。

而處於如今的網路時代,日新月異的技術革新,鋪天蓋地的視覺資訊,對於普通觀眾或是狂熱影迷來說,3D這種形式早已很難產生奇觀級別的影響力。

我們處在人類想象力最枯竭的時代,同時也處在人類想象力最狂野的時代。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Kids reading "Mighty Mouse", the first 3D comic book, 1953

逐漸地,我們開始渴望純粹,那種只有好內容的電影才能打動人心的純粹。曾經為我們帶來驚心動魄體驗的3D技術,曾經讓我們登上潘多拉星球的3D技術,短短的十年間,怎麼淪落為了“毀滅電影”的原罪之一,這是因為什麼?

3D綁架了觀影體驗?

早在黑白電影時代,3D技術就在恐怖驚悚型別電影放映市場大受歡迎,切身感受到魑魅魍魎逼近上身的體驗,確實比裸眼觀看的效果更上一層。一些作者導演還曾利用3D電影的製作形式,嘗試過更多更加大膽創新的實驗影像,最著名的當屬讓-呂克·戈達爾的《再見語言》。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再見語言 Adieu au langage (2014)

但漸漸地,3D電影綁架了影院的觀影體驗,

它讓本應該靜靜出現在大銀幕上的藝術作品,變成了一場場全息遊戲

。越來越多的電影人也開始選擇不使用後期轉制,而是在拍攝時就選擇3D格式,由此徹底改變了電影的形態。尤其在好萊塢以票房號召力為指標的體系之下,一系列“為3D而生”的電影誕生,主要為動作片和科幻片,還有近年火爆的“超級英雄”電影型別。

可是,影院簡陋的放映裝置、不達標的亮度環境,在我們每每戴上3D眼鏡時,都在無限放大粗糙的觀影體驗。3D不再是為恐怖驚悚的藝術效果而存在的媒介延展,它早已不是新奇體驗,

如今的3D技術,更像是用來刺激感官的“利器”。

它的流行與對影院的“霸佔”,就像這個時代的所有東西一樣——刺激、刺激,我們只想要刺激,就像隨手滑動播放的豎屏短影片,就像一天之內放出一整季的流媒體。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眼線 Le doulos (1962)

因為所有的事情都變得乏味,所有的奇觀都不復存在,一切都變得觸手可及,一切都應該透過一秒的震顫顛覆感官,否則不值得花錢欣賞。這是現代人生來的權利。哪怕是十多年前看完《阿凡達》出來頭暈眼花到走不直路的觀眾們,如今也可以對著瘋狂旋轉向著眼前飛來的螺旋槳無動於衷。許多工業流水線製造的視覺景觀,在人們“驚呼”一聲後就被遺忘在了影院裡。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兇眼 Angustia (1987)

只要是看過3D電影的人,都知道同一部電影同一張銀幕的排片之下,3D電影的票價可以比2D貴上一倍。乍一看,差價的存在本身,似乎不該被譴責。但事實上,觀眾已經逐漸發現,即便排除那些可能存在的眩暈效果和生理不適,3D格式也已經大大削弱了現今許多優秀電影的觀影體驗。

2017年10月在國內上映的《銀翼殺手2049》,想必在很多觀眾心裡都留下了不小陰影。上映的那周,熱度最高的討論大概是:IMAX 2D格式去哪兒了?《銀翼殺手2049》的黃沙世界,在3D眼鏡的一片漆黑下效果所剩寥寥,影迷之間掀起了一場水花並不大的“抵制3D運動”。但這部電影還是以一隻手都可以數得過來的IMAX 2D場次慘淡收場,賭氣不看的和根本沒聽說過的,最終使得這部影片的內地票房連億字頭都沒跨過去。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銀翼殺手2049 Blade Runner 2049 (2017)

但這遠非第一次。時間再往前倒推一年,也許沒什麼人記得《諜影重重5》被引進時的情形了——當時的導演保羅·格林格拉斯親自說明:這部電影中的動作場面代入感過強,根本不適合3D格式放映,拍攝時也並未使用3D技術。

親自出馬澄清的原因,是當時全球大規模安排3D放映,無數觀眾表示觀影過程極度不適。鏡頭的晃動引起大量的負面生理反應,本身恰到好處的武戲,只因放映格式的不適合,毀掉了這部電影某些方面的初步聲譽。發行方這才意識到3D格式對於觀影體驗的真正影響。然而這件事的後果,也像風一樣過去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諜影重重5 Jason Bourne (2016)

3D電影還應該存在嗎?

有人問,影迷們為何如此執迷“沉浸感”,如此新潮而有魅力的概念,難道不好嗎?

從某些方面來說,3D格式可以很適合一些特定的電影,比如2016年初在國內上映了、但可惜討論度低的羅伯特·澤米吉斯的《雲中行走》。片中還原了1974年菲利普·帕特在雙子大廈之間走鋼絲的畫面,高空俯瞰的鏡頭,即使是裸眼都已挑戰心臟,哪怕是在小銀幕上看也是恐高預警。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雲中行走 The Walk (2015)

如果真的談到對於早已習以為常的3D觀影模式的缺點,也許觀眾不喜歡的只是院線替觀眾安排“偽3D”的行為——同樣擁有大型或奇觀場面,諸如《敦刻爾克》《愛樂之城》《1917》就腳踏實地2D上映,而《沙丘》和“007”系列就因為型別元素而被大規模套上3D格式,那誰來決定什麼電影適宜3D觀看呢?也許觀眾不喜歡的只是“中國特供版3D”的行為,《銀翼殺手2049》事件就是典型一例,負責後期的劇組人員親口認證引進中國時專門製作了一版“3D豪華套餐”,可謂吃力不討好;也許觀眾不喜歡的只是3D場次多收票價;也許觀眾不喜歡的只是3D眼鏡太暗太重太夾耳朵且對眼鏡人士太不友好。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上圖:

敦刻爾克 Dunkirk (2017);

下圖:1917 (2019)

各種各樣的特效與吸睛焦點,把觀眾帶離了故事的核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在這種情形下,情節、表演、構圖、打光等等都不再重要,觀眾只是被扔進了遊戲的世界,一個馬戲團的中心,走馬觀花一般地進場、離場。3D眼鏡裡那個黑暗的、縮小的世界,如果不是攝影師創造的、也不是出自導演的原本意圖,那兩片油膩膩髒兮兮的塑膠薄片,只會是強行加成的劣質效果。因此,3D電影經常被批判為“不過是給既有的電影增加了一點景深而已”,這種論斷也不足為奇了。

各國影院各級院線配備的3D投影裝置參差不齊,多數都是無法達到原片攝製與放映標準的影廳,就算是“為3D而生”的電影,也無法達到預期的觀影效果。還記得120幀拍攝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嗎?即便是120幀,也沒法完全徹底地消除眼鏡蒙上一層黑暗帶來的困擾,更不用說其他大多數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芳名卡門 Prénom Carmen (1983)

影院對3D格式的堅持放映,一定程度上出於一種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誕生的恐懼——電視的普及從開始之日起,對影院產生了巨大的威脅。人們的娛樂方式日漸多元化,這是不可避免的,如今的流媒體衝擊又讓電影院的存亡問題擺上了檯面。據目前的經驗看,吸引人們回到影院的方式,任何新奇的花樣也許都只是緩兵之計。

會讓電影死亡的,是沒有必要的噱頭,而不是純粹的電影本身。

昂貴的票價、漆黑的螢幕、沉重的鏡框、被預設的品味、被賦予的刻板價值,這一切都需要停止。沉浸體驗,不只是視覺的進入、感官的衝擊,而是更加迷人的內在,一些收斂的、安靜的事物。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影像之書 Le livre d'image (2018)

3D技術的運用應該是恰如其分的,否則諾蘭也不會堅持使用2D規格配合IMAX膠片拍攝《蝙蝠俠:黑暗騎士》,達到讓觀眾深入底層世界的軸心的效果。當3D技術被大量使用在爆炸場面和飛來橫刀時,觀眾早已面無表情。如果弗蘭克·赫伯特的文字和丹尼斯·維倫紐瓦的演繹都不能把觀眾帶到沙丘星球,如果丹尼爾·克雷格的藍眸和詹姆斯·邦德的身手都不能讓觀眾進入特工世界,那麼3D也不可能做到。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 Weegee (Arthur Fellig)/International Center of Photography via Getty Images

3D電影可以存在,但不是霸佔電影院。它永遠沒有權利奪走電影本身作為平面視聽表達已足夠承擔的魅力所在。“沉浸式”藝術流行的當下,需要更多觀眾,抓住自己理解的機會,抓住“觀賞”的本原。我們,有時候只想取下厚重的、令人負擔的塑膠鏡框,靜靜去看。

✉️

來聊

你看過的最震撼你的3D電影是哪部?

撰文

/Yorkshire Viking

編輯、排版

/苦丁茶

NOWNESS

第三屆 #NOWNESS天才計劃# 評審團官宣!

今年,我們很榮幸邀請到導演  李少紅、音樂人 張亞東、製片人 黃旭峰、演員 張鈞甯、藝術家 陸揚、出版人 肖耀輝擔任本次活動的評委,NOWNESS期待與他們共同挖掘新一代的影像創作者。我們將在近期正式公佈12部入圍短片,同時,敬請期待12月在上海的線下展映活動。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更多「觀察」相關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

為什麼我們開始抵制3D電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