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那些從歷史中走出來的曼妙舞姿,都是對文明的執著與追求

在《國家寶藏》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上我們瞭解到有一種古典舞叫盤鼓舞。

盤鼓舞是一種踏在盤子和鼓上表演的漢族舞蹈,起源於中國漢代。在黃河流域出土的各種盤鼓舞畫像石或畫像磚,印證了當時盤鼓舞的流行。

那些從歷史中走出來的曼妙舞姿,都是對文明的執著與追求

那些從歷史中走出來的曼妙舞姿,都是對文明的執著與追求

河南南陽盤鼓舞畫像石

在四川出土的東漢七盤舞畫像磚,上有7盤2鼓,人在盤和鼓上舞姿輕盈。

那些從歷史中走出來的曼妙舞姿,都是對文明的執著與追求

東漢七盤舞畫像磚

有人說,漢代人認為既然自己無法飛昇上天,那麼索性就把日月星辰踩在腳下。盤鼓舞的七盤就是北斗七星,兩個鼓就是太陽和月亮!漢代人腳踏日月星辰,飛舞而作歌,這就是大漢王朝的氣象!

這種舞蹈在歷史的長河裡逐漸湮滅,人們只能在古籍和史料中看到它的相關記載。幸有孫穎先生的不斷鑽研與追求,1986年終於使該舞重現舞臺,並創立了漢唐古典舞學派。

漢代辭賦家和工匠們將盤鼓舞動人的舞姿表達得淋漓盡致。漢代張衡《舞賦》有 歷七盤而蹤躡 的辭句,這表明舞者既要在盤鼓上騰踏縱躍,發出有節奏的鼓聲,還要完成高難度的動作,同時需要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否則就不能達到高 縱 輕 躡 的要求。傅毅《舞賦》有 及至回身還入,迫於急節,浮騰累跪,跗蹋摩跌 的辭句。它是說舞人在快節奏的音樂節拍中,輕捷地騰空跳起,然後幾次跪倒,以足趾巧妙地蹈擊盤鼓,身體作跌倒姿勢,摩擊鼓面。這頗為形象地描寫了盤鼓舞的優美動作。

00:45

孫穎先生編排的漢唐古典舞有《踏歌》、《謝公屐》、《銅雀伎》、《羽林郎》、《相和歌》、《楚腰》、《群伎獻藝》等,今日我們有幸在國寶欄目見到《相和歌》,希望更多的優秀作品你能夠走進觀眾的視野,走進百姓的眼前,讓更多的年輕人瞭解中華歷久彌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