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票證時代的記憶能否喚醒國人糧食危機意識?

直到上一世紀八十年代初期,誰家要是擁有這麼些個票證,那肯定日子過得相當的滋潤,周圍的人是很眼羨的。那個年代,一個燒餅,二兩糧票六分錢,誰家孩子十天半月能有這種待遇,那是很有福氣的。 說的是1960年代初,夏收時節,我們村一老頭和社員一起碾麥子,晌午飯時,人們都陸續回家了,就他磨磨蹭蹭遲遲不走。有人發現,他在回家的路上走著走著就倒在地上,再也沒有起來。後來,人們為他整理衣物時,發現他的衣兜裡競有一小把麥粒。一個種了一輩子麥子的老實巴交的農民,就這樣結束了他的一生!如今想起來仍讓人唏噓不已。一本記載河南省1942年大災的書上,寫了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個老頭趕著一輛牛車在路上看到一餓得抬不起頭的姑娘,便心生憐念,好心讓姑娘坐上車送她回家。路上,老頭見她餓得不成樣子,便開玩笑地說,只要你肯嫁給我,我就給你一塊饃,不想姑娘滿口應了下來。姑娘吃了老頭的饃,到了自家門口死活不下車。老頭說,到你家門口了,為什麼不下車?姑娘說,你答應過,我吃了你的饃你就要娶我。老頭哭笑不得,說,我都是作你爺爺的人了還能娶你?再說我自己都幾天沒有吃得了,日後怎麼養活你呢?姑娘說,這我不管,反正嫁給你你就得讓我吃飯。好說歹說,姑娘就是不走,後來,還是老頭仰人給姑娘的父母說情,這事才算有了個了斷。 1970年代初,稻黍(高粱)餄撈,先是擱鍋裡蒸,後又放到開水裡煮,之後,碗裡能澆上一勺老酸菜,那是吃得個香,如果那酸菜還是羊油辣子炒過的,真會吃得個嘴裡流油!今天,不少年輕人吃半個饃扔半個饃,吃半碗飯倒半碗飯。真該讓他們過一過60年代的生活,讓他們餓得個半死不活的,看他還浪費糧食嗎。 前兩天新聞播出,美國大旱,糧食大幅減產,國際糧價上升。非洲難民食不果腹……糧食危機依然是全人類的共同擔憂。但願票證時代的記憶能改變年輕人的食品消費習慣。 今天,物質極大豐富的時代,但人類還沒有完全擺脫靠天吃飯的自然規律,特別是地球變暖,惡劣氣候現象頻發,乾旱、水災,地震、戰爭,資源枯竭,揮霍浪費,糧食生產受到極大威脅。誰能保證我們會永遠衣食無憂?不知票證時代的記憶,能否喚醒國人糧食危機的意識?!

票證時代的記憶能否喚醒國人糧食危機意識?

票證時代的記憶能否喚醒國人糧食危機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