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我們離好人有多遠

我們離好人有多遠

每當過年的時候,除了娃娃,人們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隱隱的焦慮和不安,也有歡欣和期盼,但更多的還是焦慮和不安。

不用說為什麼?有這種感覺的人懂得的,沒有的人說也不懂得。

但其實,我們一直在追求完美和理想的過程中,不想要什麼焦慮和不安,不想要痛苦和煩惱;我們都在努力尋找快樂和幸福生活。

可是我們總是在各種焦慮和不安中度過。

曾經以為,如果有一個如意伴侶就好了,當你找到了並結婚了,煩惱和憂愁並沒有減少,或許更多,甚至有一天會彼此傷害,各奔東西;

曾經以為,如果有一個孩子就好了,孩子如天使般降臨,握住的小手漸漸變大,有一天他的手握住了別人的手時,你的手已粗糙不堪,僵硬到不能握住自己的手了;

曾經以為,如果有一天退休了就好了,當退休了之後,發現自己已經沒有那麼多可去的地方,太遠的路走不了,太高的地方上不去,也因三高的原因,能吃的東西也太少,禁忌太多;

太多的曾經,太多的遺憾,太多太多的回憶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原來一點也不受自己控制!

是的,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無論是誰也逃不過。

人的一生很短暫,如何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狀態才至關重要。

當我們在想要快樂不要痛苦的時候,選擇很重要,人生面臨的選擇很多,除了你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一切都在選擇中,學校、工作、家庭,無不是在十字路口。

所以,我們要學會面對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時如何抉擇。

千人千面,各人各心,在選擇這裡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對錯;有的也只是經驗和道理。

佛家對於生命科學的教育很透徹,這裡借鑑一二。

一、做一個好人,一個不傷害別人的人。

佛教以十善法對治十不善,十善即身三口四意三,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言。 五不綺語。 六不兩舌。 七不惡口。八不慳貪。 九不嗔恚。 十不邪見。反之則十不善。

真正能做到的人當然是個好人,甚至是大好人,然而做到十善並非易事,所以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保持警惕和堅持不懈才行,形成習慣後就可以有效避免生活中發生大的行為風險,從而產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對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都能得到很好的選擇決定,每一個決定都是我們的人生軌跡。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時刻保持警惕,佛家說,不能做到十不善,至少做一個不傷害別人的人。

所以,凡事三思而後行,這是告訴我們明白這個道理。

二、了知因果。

有因就有果,即使一花一木都是因果關係,這一點不難理解。如一個人吃了不乾淨的東西,肚子就會痛一樣。有了這個關係,我們就應該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當我們知道了十善的道理,在做事的時候就要承受結果,因為因果絲毫不差,也只有因果才是我們一生中最忠實的夥伴,自作業不失,他作業不得,一分一毫都流入我們的業果裡,生生不息。

《因果定律》是蘇格拉底的書,所以因果不僅是佛教的語言。

三、追求生命質量。

有人說自己要快樂不要痛苦,由於前兩點做好了,所以一個好的人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了。縱觀世間那些富貴之人,他們都是今生或前世做到了十善者,才有那麼美好日子可以過。但是由於因果輪迴的原因,你的這一世又造下了多少痛苦的果在等著你呢?

這一點佛家做了很好的解釋,那就是為我們的下一世去處做準備,爭取一個好的結果即善趣。這在我們生活中不滿足並相信輪迴的人來說,是一個大好訊息,他們將在這裡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善力,並進行系統的戒定慧三學,從而達到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境界。

這也是精神領袖人物產生的重要原因。他們不會只想到自己的幸福生活,他們為別人考慮更多,一定程度以付出奉獻為價值觀,生命從此得到昇華。

這樣做的人,就是在行菩薩道,對於他們來說,做什麼都不會計較得失,也就沒有失去、痛苦可言。

四、無我利他。

完全沒有自我的慾望,一切以利益別人為中心。這種狀態只有佛陀才能達到。因為佛陀已證悟空性,斷除煩惱我執,在佛陀眼中無一分別,無有恐懼,無顛倒夢想,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真正的功德圓滿。

凡夫要做到佛一樣的利他主義也不難,那就是從第一點開始做起。當我們覺得自利利他很開心的時候,也斷除我執習氣了,再透過對空性的瞭解,達到具足真正的空性慧時,成佛指日可待。

有些人會問:為什麼要成佛呢?當然是為了離苦得樂啊,你覺得自己不苦的話,你當然可以不用成佛,從而成就生死輪迴。

以上四點就可以了知,從一個凡人開始,想要得到快樂幸福生活,甚至於了脫生死輪迴,必須要從做一個好人開始,好人的基礎是行十善法,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這樣的人可以是每一個人,每一個人的每一天,每一刻。

守得雲開見月明,從今天開始,從小事開始,從沒有信仰開始,當我們看到路邊一個小動物需要幫助,到自己家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包容,到工作中的各種事情處理,再到與陌生人之間的相處,與有過矛盾糾紛的人相處等等,你都不會發生大的情緒波動時,你就已經在邁向幸福生活的路上了!

我們離好人有多遠

這裡有一首禪詩分享: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為宋朝無門慧開禪師所作,錄入其評釋古代禪門公案的《無門關》一書。

無門慧開禪師,杭州錢塘人,俗姓梁,生於宋孝宗淳熙十年,卒於南宋理宗景定元年(西元一一八三至一二六零年),世壽七十八歲。

慧開禪師因為苦參“無”字話頭而開悟,因此特別著重“無”字法門,他將歷代禪宗重要的公案斟選彙編,選擇其中的四十八期,纂整合為“無門關”一書,並自作序文道:“大道無門,千差有路;透得此關,乾坤獨步”。並且把趙州禪師“狗子無佛性”的公案列為第一則,深得六祖慧能大師“無念、無相、無住”的思想要旨。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如果能沒有閒事煩心,沒有憂思悲恐驚纏繞心田,那麼每年每季每天都將是人間最好的時節。

這首詩所寫的,也正是我們選擇幸福快樂生活的路上,所要有的心態和信念。

達到禪師的標準是"無"字,無也是從有而來,沒有有哪有無。因此我們要在有字上下功夫,才能真正體會到一切皆"無"的美妙。

我們離好人有多遠

也因此,無論你有錢沒錢,內心充滿激情和希望才是真正的富有;無論你此刻多麼艱難,內心深處充滿信心和勇氣才能真正得到改變;

如果要做一個好人,你一定要對自己說:我可以,我愛!

所以我相信,我們都可以是好人!

實際上,我們要與煩惱一起成長,在煩惱中找到經驗和價值,找到煩惱的根源即"因",從而破除煩惱,就能成就幸福快樂的果,這也就是"煩惱即菩提"吧。